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中青年尼克形象解读

2014-07-12 15:06李战杰
短篇小说 2014年9期
关键词:短篇小说尼克海明威

李战杰

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中青年尼克形象解读

李战杰

一、引 言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出生于1899年,1923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 《三个故事和十首诗》,此后雄踞美国文坛数十年,先后创作了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胜者一无所得》等家喻户晓的长短篇小说,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重量级奖项。[1]海明威的文学创作语言精练、情感含蓄、文思隽永,尤其是他塑造了一系列 “硬汉”形象更是为人称道,这些 “硬汉”于重压之下依然保持优雅的风度,他们或许能够遭遇毁灭,但从不能被打败,有评论者认为,文中这些 “硬汉”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是作者海明威的人生写照和毕生追寻。[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辞去记者一职奔赴战场,被编入红十字会的救伤队,战争的残暴与血腥给海明威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也成为他日后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

在国内,译介、研究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时间已久,其中研究最为集中的在于上文所述的海明威的代表性长篇小说,事实上,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国内评论界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也逐渐加以关注。通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尤其是海明威创作初期的短篇小说,其中有一个几乎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即尼克·亚当斯,在不同的小说中,尼克虽然以不同的年龄、身份、地位出现,但这一人物形象却共同指向了作者本身,可以说,尼克在不同小说中的孩童时代、青年历程、成年经历均与作者海明威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M·福洛拉一生致力于对海明威其人其作的研究,他曾对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列,据统计,其中含有尼克·亚当斯这一人物形象的短篇小说多达26篇,排除未能出版发行的8篇,其余篇目集中存在于 《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胜者一无所得》这三部短篇小说集中。[3]这三部短篇小说创作于1925年至1933年,属海明威早期的文学作品,在 《在我们的时代里》中,含有尼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小说有 《印第安人营地》《医生夫妇》《拳击家》《“尼克背靠教堂的墙坐着”》《大双心河》《了却一段情》《三天大风》《越野滑雪》;在 《没有女人的男人》中,尼克存在于 《十个印第安人》《杀手》《我躺下》《阿尔卑斯山牧歌》之中;在 《胜者一无所得》中,尼克是《世上的光》《你们绝不会这样》《等了一整天》《两代父子》等四部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本文将立足 《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 《胜者一无所得》三部短篇小说集的文本阅读,以其中的代表作品 《印第安人营地》《“尼克背靠教堂的墙坐着”》《你们绝不会这样》《在异乡》为例,解读其中的青年尼克形象。

二、战争中的青年尼克形象

在上述短篇小说中,每一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尼克形象,其中主要包括童年尼克、青年尼克、成年尼克,其中青年尼克的形象塑造一直伴随着战争与硝烟,在不同的作品中,海明威对身处战争硝烟之中的尼克的书写也有不同的侧重,细读之下,我们也不难从尼克这一人物形象身上发现作者海明威的影子。

在 《印第安人营地》中,海明威书写了即将奔赴战场、参加战争的尼克的心路历程,在尼克心中,战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此他感到迷惘,不自觉地呈现出了一定的逃避心理。《印第安人营地》中的尼克在童年时期就感受着死亡带来的冲击,家庭中的不幸、社会上的暴力……[4]这些近在咫尺的死亡使尼克仿佛获得了对于死亡的 “免疫力”,他并不畏惧死亡,对于可以带来死亡的战争也从未恐惧,他在参加战争前坚定地相信自己不会轻易地死于战争。事实上,尼克的这种 “免疫力”的本质并非投身战争、高举正义的大无畏精神,而是在心理层面对于死亡的逃避,他不断用自己不会死亡的观念来麻痹自己,这是不能正视死亡、畏惧战争的表现。从表象上看,《印第安人营地》中直面死亡的尼克和参加战争前的海明威十分相似,战争爆发后,海明威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身战争,如同其笔下不畏艰险的 “硬汉”们一样,在战争与死亡面前展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从精神内核上看,小说中的尼克和参展前的海明威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区别在于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海明威在参加战争之前对参战怀有狂热的追寻之情,与许多美国青年一样,希望凭借一腔热血投身正义之战;相比之下,小说中的尼克在参加战争前便毫无狂热之情,反而呈现出迷惘之态。究其原因在于,《印第安人营地》创作于海明威参加战争之后,参战后的海明威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和价值,内心状态呈现出狂热退却后的迷惘,所以此时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难以再现作者参战前的狂热,转而成为迷惘的代言人。

在书写对于死亡的淡漠和对于战争的迷惘之外,海明威还在短篇小说中塑造了战争中的青年尼克形象,即《“尼克背靠教堂的墙坐着”》中的尼克,《“尼克背靠教堂的墙坐着”》也是海明威早期尼克系列短篇小说中唯一一部直接描写尼克参战情景的作品。脊椎中弹的尼克被安置在教堂之中,与它相邻的士兵曾是尼克的对手,在对方奄奄一息之时,尼克提出与之 “单独讲和”,这种讲和的意义不在于取得和平,而在于其展现出的尼克对于战争的深切怀疑和难以消散的迷惘。置身于死尸与哀嚎中的尼克开始思考战争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对于同样受到战争伤害的士兵之间是否还存在敌我之分别……战争中受伤使尼克沉下心来,认真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但这种思考并没有带领尼克走出迷惘的深渊。在另一篇作品 《你们绝不会这样》中,主人公尼克也是身处于战争之中,在满目尸体的环境中,尼克感受到的不是震撼与悲伤,而是对于人性的失望及对于战争迷惘之情的不断深化。这些尸体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衣兜均有被翻找的迹象,能够卖点钱的东西都被翻走了,罪恶的人性在战争的催化下暴露无遗。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尼克进一步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与可怕,在进入自己军队的范围内后,尼克屡次遭到了质疑和盘问,即使自己出示了证件或遇见与自己相识的战友时,也未能免于盘问。在愤怒与失望的情绪交织中,尼克最终选择离开军队,逃离这种战争所带来的隔阂和隔阂所带来的恐惧。在现实层面,战争带来了无数的死亡,在精神层面,战争又使个体对生存意义的迷惘不断强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消磨殆尽,甚至是人性中的善良之光也消失在战争的硝烟之中,对此身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的消沉之态可想而知,可以说,《“尼克背靠教堂的墙坐着”》《你们绝不会这样》中的尼克就是战争中迷惘、彷徨的作者海明威的真实写照。

在 《你们绝不会这样》中,尼克选择了离去,逃离战争所带来的可怖硝烟,那么逃离战争后的尼克将彻底摆脱战争所带来的身心创伤么?海明威在另一部小说 《在异乡》中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在异乡》讲述的是在战争中受伤的尼克回到法国进行康复训练时的故事,在疗养院,许多因战负伤的士兵聚在一起,他们受伤的背后是战功、是荣誉,这时伤员们的相处十分融洽,他们一同回忆在战场上的辛酸往事。然而,其中 “我”即尼克和另一位上战场第一天便负伤的小伙子却成为其中的另类,没有获得战功、背负荣誉的我们自然成为其他士兵们所排斥和鄙夷的对象。在与这位小伙子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尼克逐渐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战争对人性的异化。小伙子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受伤经历,他说:“我决不会冒那种危险,我多么怕死……有谁能不怕死呢?”[5]确实如此,畏惧死亡是人类的天性,然而战争却极力地抹杀着这种天性,通过对正义的鼓吹使青年们陷入对战争的盲目狂热之中,这种对人性的异化也是作者海明威在亲历战争后的真切领悟。

三、结 语

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在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及整体艺术价值方面虽不及其后期的 《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长篇小说,但其中存续在多篇目中的尼克这一人物形象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一,尼克是一个贯穿于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虽然在不同的小说中,尼克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通而观之,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尼克经历了童年、青年和成年这一完整的人物成长历程,这在美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其二,尼克具有鲜明的自传性色彩,是经历战争的海明威真实的身心写照,通过将亲身经历艺术化地呈现于文本之上,使读者看到了作者海明威本人的生活历程;其三,尼克还是海明威后期创作中诸多人物形象的原型,兼具硬汉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和战后 “迷惘的一代”的迷惘特质,在《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永别了,武器》的亨利等人物形象均可寻觅到尼克的身影,可以说,对于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尼克形象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对海明威人物塑造、写作风格的探析,而且对解读海明威的精神世界和创作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

[2]王婵娟.冰山风格在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体现[J].世界文学评论,2008(02).

[3]王宁.海明威的美学思想及创作实践[J].外国文学研究,1983(03).

[4][美]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M].蔡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2.

[5][美]海明威.尼克·亚当斯故事集[M].陈良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91.

李战杰(1979—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医药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短篇小说尼克海明威
短篇小说中的时间——评余静如短篇小说《好学生》《平庸之地》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鲨鱼尼克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小尼克的第一笔生意
致命失误
甜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