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秀 王奕衡 ( 辽宁工业大学 121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化妆品便成了每个人都关注的消费品,而化妆品行业也就是随之而兴起。作为化妆品和消费者之间媒介的化妆品广告应该说是一种具有时尚艺术美感的广告宣传手段,是实用性、艺术性和新颖性的创新结合。成功的化妆品广告设计是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心理和购买者的需求心理的共鸣。这种共鸣离不开设计者对广告画面视觉语言三要素的设计与经营。
首先是化妆品广告的标题设计,广告标题是广告创意和内容的浓缩与提炼,起着画龙点睛,先声夺人的作用,标题可以有主标题和副标题。在设计中,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和视觉效果的需要,标题往往字体要大,具有简单明了的概括效果,另外还要选择具有视觉美感和艺术享受的字体,才能让大众对其有好感,使其更容易被接受,从而增强人们对该产品的购买欲望。还可以用简单而且具有煽动力的广告语,来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所以说好的广告语也可以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设计中也不能忽视广告语的重要性。
在化妆品广告的的文字设计中,有时仅仅只是某一笔画的变化,就会使文字具有更深刻的艺术感染力,而这种艺术效果常常是一种画意的体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字形的丰富变化,会使得文字的意义在视觉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延展。同时还应注重文字的编排设计,文字的编排要美观和谐、风格统一,以使视觉的流速合理并提高其阅读的效率。选择字体要注重字体的时代性和艺术性。这种美观和谐的字体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字体的视觉传达功能并使广告更富有成效。在化妆品广告设计中,不宜采用过多风格的字体,过多的文字形式使画面凌乱失去应有的品位,也不应只注重局部的美观,而应从整体出发,注重笔形的协调统一。
在化妆品广告的设计中的图形表现可以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种形式,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以互为融合的方式出现,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的创意和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实际运用时作为针对化妆品的广告宣传,设计者往往选用具象图形作为设计元素,具象图形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它是人们乐意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很容易从心理上取的人们的信任。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它那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视觉上激发起人们对产品的兴趣和需求欲望。
抽象图形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表现,其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并使具象与抽象能有机结合,互为渗透,极大地拓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其表现不受时空的局限。抽象图形的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主要形象要与广告诉求的目标一致,否则,会使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分散或转移,从而导致偏离诉求的目的。图形的形象应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情与理的高度统一,情理交融的形象有助于人们感情因素的积极参与。形象的情感色彩越浓重,则越能激发起人们的兴趣并使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在图形形式选择的设计上,画面要有美感,体现美的元素有很多,可以是优美的线条,可以是漂亮的形象,也可以是利用抽象图形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而且也可以运用绘画的方法来体现,因为设计是客观的、传达的,绘画是主观的、欣赏的。由于不同的人对美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在选择上我们更要以美来吸引人的眼球。在设计中我们常用的是明星代言的方式来做广告,因为明星本来就具备美的特征,而且引领着一定时期的潮流,在美感传递的同时,还可以给产品带来效益,一举两得。
色彩的设计在化妆品广告中也是重要的。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化妆品更多的消费群体大多数还是女性,这样在设计颜色上我们还是要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所以在化妆品广告设计中更多的色彩或是色彩绚丽或是简单单纯都要具有一定格调,从而创造出不俗的视觉效果,这样更能感染观者情绪,增强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大多数的化妆品广告都是以蓝色,绿色和粉色为主要背景色,因为色彩是经人们视觉器官接受外来光线而产生的感觉,所以蓝色,绿色可以给人感觉到清新,更接近于自然,这样的颜色效果更加适合化妆品广告设计,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是纯天然的。而粉色正是代表女性的颜色,也会让人联想到花瓣,让人感觉细腻柔软,其本身有着温馨高雅美丽的感觉。
随着现如今男性对自己的关爱度增加,男性化妆品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么男性化妆品在广告设计中的颜色呢就不同于女性化妆品了,男性化妆品广告的整体色调偏向于沉稳稳重,朴素中带有刚烈的感觉。在配色中,选择的是庄重的颜色,比如说黑色,深蓝色,这两种颜色在视觉上就给人沉稳的感觉,也会加入一些暖色来与之相互搭配,这样又不失细腻的美感。另外根据广告的主题和视觉传达效果,选择一种处于支配地位的色彩作为主色,并以此构成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也是很重要的,这决定于你能不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决定于能不能与你所宣传的化妆品是否搭配。
[1]罗胜京.《广告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汤义勇.《招贴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