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和偏差

2014-07-11 04:58陈燕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记忆力偏差

陈燕

每次判卷,面对学生答案是否要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总会引起一场小小的争论。

小学老师说了:“中学老师不但上课死性,讲课按部就班。判个卷子吧,还得按考点来,和标准答案差一个字都不给分,至于吗?意思一样,差不多就行了呗!”

中学老师更不服气:“敢情你们没有升学压力,小学直升初中。可你们看看你们小学讲的那点课,真正有用的有多少,小学的知识和中学一点衔接也没有,我们还得从头教起,不照标准答案来,丢了分谁负这个责,谁知道我们鸭梨(压力)山大啊?”

说的虽是气话,但多多少少反映了一定的客观现实。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有想象力固然好,但面对考试,学生应该是在“标准”的基础上再去“差不多”。你问他为什么,他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我个人觉得,这恰恰隐藏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一是“死记硬背”要不要?二是我们老师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我很想反问一句:老师,您那里有没有孩子们需要的那个“渔”?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多人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学会在需要用知识时能查找到它们就行了,不必花很大的力气去记忆很多知识。其实不然。我个人认为记忆力是极为重要的素质,而且是其他所有素质的基础,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的“死记硬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记忆获得的。说某人很有学问,博学,实际上是因为他记住了很多东西。说某人很聪明,是因为他能将头脑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加以利用。说某人“笨”“什么都不懂”,并不是他脑子有毛病,而是因为他记住的东西太少,或不能把所记的知识加以运用,我个人觉得,记忆力的强弱是人的智力开发程度的主要标志。人的创造力、业绩、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记忆力。大家所熟知的“大家”,哪一个不是博闻强记的好手。首先是“强记”,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然后才去“博闻”,用“博闻”去验证所记忆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创造。

有人会说:那好,知识性的问题需要记忆,理解性的问题难道也需要记忆吗?我很坦诚地告诉你,为什么有些学生的答案能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那是因为他们能从众多的词汇中选择最精准的词去加以概括,这些众多的词汇从哪来,当然是平时的记忆和积累。至于那些答题总是答不到点子上的孩子,那是因为他平时的积累就不够丰厚,他大脑中仅有的词汇只有那么几个,怎么可能组

织出内容丰富而富有内涵的句子呢。他的“偏差”自然是显而易

见的。

如何纠正学生的“偏差”呢?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法,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渔”的问题。

大多数老师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上课。何谓按部就班,就是按照教学进度把书上该讲的讲了,把作业做了,把卷子判了,那就可以了吧。这已经很辛苦了,大家不都是这样吗?考试之前,再发一大堆卷子让孩子们去做,老师没时间判,就让家长判,至于用什么方法讲,学生是否明白,作业做了几个小时,孩子几点睡觉,那就是学生和家长的事情了。其他的还有什么呢?如果说我讲得不好,五个指头还有不齐的时候呢,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考一百分?那些不及格的是不是也应该向一百分的学生学习!我有什么责任?

可是,或许事实并非如此。很有可能是那个得一百分的学生家长把教师讲过的内容又用他自己的方法给孩子重新讲了一遍!责怪孩子不用功,责怪家长没有尽到责任,责怪孩子学习方法不对,那么,我很想请问您——老师,您自己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呢?

很多老师在从事教学这项工作时是带有刻板印象的,他会想,我当小学生的时候,老师是这样讲课,做中学生了,老师还是如此讲课,甚至到高中生的时候,老师依然如此讲课,十多年过去了,原来我们的课堂依旧没有太多的改变,就好像我们的童话故事永远

是狼来了、小红帽等一样。我为什么要去做太多的改变呢?对于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我想他最初的模仿是从他心目中曾敬佩的教师开始的。然后才是陆续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学校的一些听评课及磨课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时间常常是有限的,相对新教师的成长来说,还远远不够。大多数的时间,新教师看到的往往是,用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的老师们,就是:在学校工作中,最可怕的也是最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愚蠢的教师在用力、用命而不用脑子在辛勤地工作。

所以,“减负”不应该从学生作业减起,而应该从老师减起。只有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才可能真正地得到减轻。老师的“负担”减轻,不是说把这种“负担”转嫁到家长身上,而是要动脑子,要钻研教法,搞教育科研,要去做研究,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包括自身的问题,并逐一加以解决。

首先想一想,作为一名教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会觉得那么累,自己的累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来自于自身,还是来自于教学,还是来自于学生?这三个方面,我可以在哪些地方做一些改变。

对于自身,我需要做哪些调整?是心理问题?还是健康问题?抑或是家庭问题?怎么做,才能重获心灵的自由?

对于教学,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领会和掌握?抄写生字就一定要抄十遍吗?能不能更少?改错字一定要一百遍吗?为什么一百遍无效?我“零作业”或者是留更少作业,学生就不会了吗?我这个课怎么教?作业怎么留?学生怎么学?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学生,我的态度、方法上还需要哪些变化?

……

只有解放了学生,我们才能更大限度地解放自己。也只有解放了自己,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得到解放,减负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我们的老师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前提是,你要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我这里说的想做的事情,是在专业上的建树和学问上的精研。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标准答案是需要的,但它只能给予一个人分数上的衡量,而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它是有“偏差”的。我们做教师的,不只是去关注由标准答案所带来的这个分数,而是应该关注这个分数背后的内容:它是如何得到的。这里包含着教法和学法的问题,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师应该如何去教、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这方面多下些工夫,想必“偏差”自然就会缩小了,我想这应该是必然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记忆力偏差
你的记忆力好吗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丢失了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的反思
关于均数与偏差
超强记忆力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