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苗
摘要:介绍了园艺疗法,分析了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阐述了园艺疗法对老年人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探讨了园艺疗法的活动内容、实施环境、材料与用具,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园艺疗法;老年人;积极作用
1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在欧美日等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美国园艺疗法协会对园艺疗法所作的定义是: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园艺疗法的治疗对象包括残疾人、老年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滥用药物者、犯罪者以及社会的弱者等。
因此,植物生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都不是主要目的。其最大的目标,是在通过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治疗对象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改善,或者成长了多少。也就是说,园艺疗法中,比起生产量和质量,建立关系的方法及过程更加重要。因此,日本园艺疗法研究者泽田曾说过:在园艺疗法中,人是主角,这一点与植物是主角的园艺截然不同。
2老年人的界定和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岁以下为中年人,65~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90岁为老年人,90~120岁为高龄老年人。但在我国,一般认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即为老年人,其中60~79岁为老年期,80~89岁为高龄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专家预测,至2015年,老年人人口将突破2亿人,而到2040年将达到4亿人。在整个21世纪中,老龄化问题将伴随着中国的发展。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理代谢存在明显的差异。从生理上来讲,老年人的生理代谢明显减弱,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趋于老化,出现衰老现象。例如,基础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导致能量代谢减少、体脂肪含量增加;体内细胞代谢逐渐由合成代谢占优势转变成为分解代谢占优势,以致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失调,引起细胞功能老化,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症状;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如牙齿脱落、消化能力下降、肝脏贮藏肝原减少、肾脏功能衰减等;激素代谢发生变化,如甲状腺萎缩、脑垂体功能减弱、雌激素分泌减少等。
此外,老年人还具有一些此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例如,老年人过去在单位受尊重,退休后感到被冷落,在家庭中由支撑家庭的主角变为被家人照顾的对象,心里反差很大,失落感强,使家人觉得脾气怪,不好沟通;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减少,又由于子女忙于工作顾不上探望老人,丧偶或老朋友相继去世等,都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老年人在心理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健康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又向往健康长寿,对衰老死亡有恐惧感,等等。
3园艺疗法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园艺活动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从身体、精神、保健、社会性等几个方面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1)参加园艺活动时,植物茎叶花的色、形、味会刺激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和触觉,环境中的虫鸣、鸟啼、虫嘶可以刺激人的听觉,从而延缓器官的衰老。
(2)园艺活动如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整地等可以进行全身性运动,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强化运动机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可以延缓衰老。
(3)参与园艺活动的老年人置身于花园、菜园等环境中,可以放松精神、减缓疲劳,同时劳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可以使老年人暂时摆脱悲观情绪,抑制冲动,因此可以消除急躁感,有效控制情绪。
(4)园艺活动多为群体活动,在劳作过程中,老年人之间交流协作,可对自己感兴趣的各种话题进行交流,会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提高社交频率。
(5)园艺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种植活动,看到自己培育的蔬菜瓜果长大成熟,老年人心里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同时,植物生长、开花、结果、死亡,可以让老年人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规律,逐渐接受衰老过程,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
园艺劳动可以说是最佳的休闲方式,对老年人更是如此。修美玲、李树华曾经对敬老院40位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进行研究,每两周一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组合盆栽制作、盆花管理、插花、修剪和扦插枝制作等园艺活动。结果表明:园艺疗法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五感共同作用于人的身体并对其进行调节,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4园林疗法的实施
41活动内容及环境要求
老年人进行园艺疗法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康复和娱乐两种。但不论哪种目的,园艺疗法的内容都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室内活动包括简易种植、手工艺品制作(标本、花艺、盆景等)、花卉摆设,等等。其场所既可以是自己家中,也可能是医院或养老院的专门活动场所。进行室内种植活动时,应注意室内的光线、温湿度、土壤条件等条件是否适宜植物生长,如有不利因素,应作出相应调整。如果进行其他活动,如花艺、盆景等,也建议在宽敞、整洁的环境中进行,老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效果更佳。
室外活动与室内活动相比,老年人的活动量更大,活动的区域也更广。老年人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甚至药材;种植地可以选在露地,有条件的也可以在温室进行。种植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包括:播种、育苗、移植、收获、松土、除草、浇水、施肥、修剪等等。老年人既可以参与其中一两种活动,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也可以在时间和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程参与。此类活动实施的环境可以是自家小院落、屋顶花园、小型农场,也可以是医院或疗养院的专设区域。此外,到郊区采摘和游赏自然风光也是很好的活动形式,新鲜纯净的空气和开阔的自然环境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很有好处。
室内环境的优点是环境条件比较稳定,可以人工调节;但活动面积毕竟有限。室内环境虽活动空间大,可进行的活动种类多;但环境条件不可控,风雨等天气会阻碍活动进行。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交叉进行。endprint
42材料与用具
进行园艺疗法选择的植物材料应易于成活,抗性强,管理粗放,长势强健,最好具有鲜艳的色彩或香气,如月季、桂花;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要符合当地的环境条件;要选择繁殖容易的种类;根据老年人的爱好,也可以选择一些名贵植物,如兰花等;还可考虑种植一些可食用的种类,如樱桃番茄、彩椒等,可食可赏。
考虑到老年人年龄大,操作过重或繁琐的工具十分不便,因此,建议使用比较轻便的工具和方便掌握的器具。另外,老人根据自身条件改良的工具也是很好的选择,如依靠手腕或臂力使用的花铲,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老年人使用自己改良的工具会产生成就感。有条件的情况下,活动设施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进行设计,如将种植床改为种植台,使其正好满足老年人站立或坐着操作。
43注意事项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全体,他们在进行园艺活动时一定要保证环境和设施的安全性。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安排活动,切不可勉强劳作;室外活动应结伴或在人员较多的地方,以免发病或遇到其他危险时无人救助;室内活动如标本制作等,应每隔一段时间缓慢起身,以免损伤腰背或久坐突然起立引发急病;若是在医院等专门机构进行,需有专业人员在场指导辅助。另外,一定要理解园艺疗法重视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正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才更能品味到胜利果实的甜美。
5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推广园艺疗法可以解决或缓和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同样,对于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及其他弱势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园艺疗法,也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园艺工作者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HT5H]参考文献:
[1]
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J]中国园林,2000(3):17~19
[2] 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 吕红家有老人:老年人家庭护理宝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4] 园艺疗法在美国的历史、现状及在老年疾病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13,10(4):20~22
[5] Make园艺疗法的健康新法[J]北京农业,2013(29):33~35
[6] 修美玲,李树华愿意操作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J]风景园林调查与研究,2006,20(2):32~37
[7] 李树和园艺疗法在社区和学校的实施[J]现代园林,2013,10(4):15~19
Abstract:Horticultural therapy is a methodwhich takesgardening asthe medium and the peopleas the obje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horticultural therapy,analyzes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d,andexpounds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horticultural therapy on the health of the agedIn addition,it brieflypresents the content,operation environment,materials,tools and matters need attention ofthe horticultural therapy
Key words:horticultural therapy;the aged;activeeffect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