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带生态设计

2014-07-11 21:52杨奇沈守云
绿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

杨奇 沈守云

摘要:针对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休闲景观带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现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的原理,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以指导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并得出了相应结论,对道路景观建设中功能、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道路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景观生态规划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如何维持城市的生态健康成为当前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道路景观绿带则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补充。为了使之能成为城市大型绿地的有效补充,道路景观绿带应积极有效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为我们在道路景观规划中如何设计好的道路景观绿带提供了新的方向[1]。本文依照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和手段,对如何建立“绿色道路”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2道路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

21景观

关于景观的定义,有若干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从狭义上来说,景观是在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由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并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的地理单元,而从广义上来讲,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景观是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2]。

22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景观生态学以强调景观格局、生态学过程与空间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核心[3]。

23道路景观带

传统的道路模式基本上是交通功能兼顾绿化,而新型景观道路是兼顾交通和旅游两方面的功能,具有交通运输、历史遗存、文化传承、景观游览、休闲度假、自然风光、文物保护等现代园林景观所同时具有的多种功能。在道路景观带道理论体系的探索中,园路(Parkway)、景观小道(Scenic Byway)、文化走廊(Culture Routes)、风景公路(Scenic Highway)等理念经常被大多数学者在研究道路景观带及类似问题时所采用。从广义上来说,相关的多种概念互相穿插交错,有一些含义则不尽然一样,但基本上都是指“道路两侧或视线范围以内拥有美学、生态自然、文化、历史、游览、休憩价值,考古学上值得被保护和修复的景观道路”[2]。

道路景观带在1991年美国交通运输部的一则报告中被阐述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在该报告中,既有交通运输功能也有景观游赏功能的通道才能被称为广义的道路景观带;狭义的道路景观带则单指道路两侧(或)和视线范围以内的所兼具景观美学价值的、天然的、文化的、历史的、文物考古学上的和(或)值得留存、修缮、保护和增进的具游览和休息价值的景观道路,包括景观公路(小路)、绿带和园路、道路景观带和自然风景道路、和文化线路廊道等[3]。

3景观生态学格局理论

作为景观生态学格局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于解释和研究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等。福尔曼提出的健康生态结构,主要是以大型生态斑块为主要核心,并补充中小型生态斑块,斑块与斑块之间通过廊道连接成为生态的整体格局[4]。

31斑块

斑块是非线形地表区域,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5]。由于成因的不同,导致斑块在大小、形状及外部特征上各有不同。斑块可以使有生命的,如动物和植物群落;斑块可以是无生命的,如土壤、岩石和建筑等。在道路景观中,斑块主要通过规则或不规则的绿地、或大或小的景观节点、硬质铺地和自然或人工水体构成[5]。

32廊道

廊道指得是狭长地带,它不同于两侧的基质。廊道通常以呈隔离的条状的形式出现。廊道分割了几乎所有的景观,同时又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在道路景观中,廊道主要有相互联通的水系、绿地植被及道路系统[6]。

33基质

基质是景观结构中连接性最好、面积最大的景观元素类型,例如无边沙漠、广袤的草原和连片的森林等[6]。由于其本身功能的影响,校园景观中的基质的性质也随着发生变化,它与斑块以融为一体,本身不再发生独立的作用。

斑块、廊道与基质涵盖了景观中的任何一点,并一起构成了景观的基本空间单元。在大学校园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指导校园景观空间的优化重构,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景观生态空间[7]。

4湖北鄂州吴都休闲景观带生态规划实践

41项目背景

吴都大道位于鄂州市区,西接火车站广场,东接葛山大道,全长约4900m,大道南部有与其基本平行的武黄城际铁路。而吴都休闲带作为武黄城际铁路作为武黄城际铁路鄂州段配套的建设项目,既要作为鄂州市主城区的景观休闲与生态长廊,有需要满足城际铁路区段的防护措施。

42设计原则

为了体现吴都景观休闲带的特点、性质和湖北鄂州的地域特色,本设计着重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做到起点高、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好、统一规划[8]。

421服务于交通和旅游的原则

通过规划设计体现出道路景观设计既能服务交通又能兼顾休闲游憩,突出吴都景观休闲带的地域文化特色,

422因地制宜,与原有环境性融合的原则

尊重场地特有的自然特征,强调绿地生态效益在道路景观休闲带中的作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3以人为本的原则

不同空间采用不同的设计,来满足人的需求,给周边居民游客、工作、生活、管理等带来方便、顺畅、舒适及人与自然的亲和力[9]。

42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要经得起地域环境、四季更迭的长期检验,在兼顾近期效果的同时,充分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可扩展性[10]。

43景观生态学格局理论在道路景观规划规划中的应用endprint

431景观板块的多样性

通过场地分析,结合主题,吴都景观休闲带结构为一带九区。本次道路景观设计的理念是“重返诗性大地”,对当地生态环境景观的恢复和保护十分重视,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日益关注,因此决定将城市还原给大自然,将道路景观休闲带还原给大地,吴都休闲景观带的设计理念也着眼于此,旨在还原诗性的大地。整个景观带以“重返诗性大地”为主题,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跟随返璞归真的潮流,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求一篇自然的净土。

432景观廊道的营造

不同于传统道路景观规划以标准段分布为出发点,绿地类型简单地沿交通流线重复设置的方式,一吴都休闲景观带以道路和绿地的互相衬托为环境的灵魂。整个绿带对原有的地形和环境进行了系统的整合,营造出了人工廊道与水体廊道相间分布的景观格局。道路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绿带外部的城市主干道及景观带中的休闲步道。休闲步道外轮廓为自然式曲线,以乐为主题,意在展现出音乐乐曲般得韵律,用各式铺装作为载体,在节奏和韵律的变换中,体现出鄂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给周彪的游客居民带来游玩中不一样的节奏感。主干道一直线为主,既是整个设计的骨架,也是景观带与城市相沟通的媒介,大卫林奇说过,组成城市的意向元素是通道、边缘、区域、节点与标志物。而景观廊道的作用正是作为区域之间的通道和边缘。

除此之外,吴都休闲景观带的景观廊道也发挥了廊道的经济效益,其可以引导车流和人流,便于车辆集散[11]。交通的主要环道环绕整个休闲带外围,次级道路贯穿主要景区,既起到引导作用,又能将生态区的景观干扰减到最低。

44规划目标

鄂州市吴都景观休闲带位于城际铁路鄂州市城区路段,地处繁华,人流量大,是一条代表城市风貌的景观带。鄂州市植物资源丰富,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植物众多。因此,吴都休闲景观带的规划以生态型景观为前提,充分满足有人休闲游憩观赏的需求,结合商业服务功能,反映当地民风民情及植物文化内涵,以重点建设植物景观为主线,打造成具有休闲、生态、娱乐、商业性质的生态文化景观长廊。

45规划策略

451植物突出

以鄂州本地观赏性较强、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乡土植物为主,以当地原生态植被为基础,营造观赏性与生态性并举的生态植物景观带。

452交通便利

交通系统独立完整,同时充分考虑到景观带与城市轻轨及城市主干道的空间联系,内部连通顺畅,同时由于外部进行有效的有机衔接。

453凸显地方特色

充分利用当地植物多样性强、民俗文化丰富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凸显出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展示城市文化的主要窗口来打造。

454充分考虑轻轨影响

低端的特殊性在于,道路景观带内有一道轻轨穿过,在场地规划中不仅要充分考虑轻轨对景观带内整体性格局的影响,更要将其融入到景观带整体设计的范畴之中,在空间和视线上充分考虑到轻轨带来的正负作用。

46规划原则

461生态优先

项目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加强项目区域内的生态建设。

462以人为本

适当布置小品建筑,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使现代都市文化和古代人文余脉有机结合。强调相关服务设施的完善,充分考虑人性化。

463因地制宜

尊重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带地现有地形地貌,新建和恢复水体驳岸形态及周边生态群落系统;尊重地域原则,充分发挥地域环境资源;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化林木结构,最大程度应用地域适生树种。

464交通便捷合理

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相衔接,内部方便通畅,合理设置自行车慢行系统,在人流、车流以及物流的的引导上精益求精。

465景观、文化、商业三位一体

满足生态休闲景观需求的同时,满足相应的商业服务和文化宣传功能。推行景观、文化、商业三位一体,打造多功能商业道路景观休闲带。

2014年3月绿色科技第3期47规划概念

主题——“重返诗性大地”。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当中,大多营造的是现代化的场地空间以及大型的广场设施,往往在绿色景观上只是做了简单的绿化,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考虑。城市当中的绿色景观空间的缺失,以及缺少绿色植物景观所带来的自然是的柔美性等问题日渐严重,成为了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营造极其重视,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日益关注,因此将城市还原给自然也是大势所趋,城市景观的任务则是更加生态的还原大地。吴都景观休闲带的设计理念着眼于此,旨在还原诗性的大地。整个景观带以“重返诗性大地”为主题,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跟随返璞归真的潮流,在喧嚣的城市中却求一篇自然的净土。

在本次道路景观绿带的设计中,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重返诗性大地”。第一个层面表现在生态方面,重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经管系统。对当地特色植物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探索,如樱花、对节白蜡、梅花等,利用植物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景观,打造绿色生态空间,绿意与诗画融合于一体,使景观升华到更高的一个境界。第二个层面表现在空间方面,打造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开放空间,并结合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将人们的生活置于绿意盎然的景观当中,给人一种“人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感觉。

48吴都休闲景观带整体景观规划结构与布局

481规划结构

通过场地分析,结合主题,景观结构为一带九区。一绿带为吴都大道北侧30m绿化带,主要起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纽带作用。九地块分别为重点打造古树树阵的万树广场、展现对节白蜡的虬香驻春、体现茱萸特色文化的夕湾萸踪、表现竹的丰富文化底蕴的丝竹清音、表现樱花烂漫的涵谷流芳、展示梅花倩影的雪溪梅影、展示紫薇花茸的翠薇花语、展示桂花飘香的畔溪留香、展示水杉等原生态自然群落的曲池杉影共九种特色植物为主题的景观地块。endprint

482规划布局

南边景观带以九个区为结构主体,而北侧景观带起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纽带作用。

(1)万树广场。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意。表现出鄂州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欣欣向荣,也有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来之思。主要分为“银杏广场”、“古木广场”两个片区。中间用滨水景观带和植物景观带相连,形成景观层次丰富、气势磅礴的植物景观。

银杏广场、神树广场、万树坪和风情商业街组成了万树广场整体结构。

银杏广场以银杏为基调树种,以树阵广场的形式成片大规模栽植,在四季皆形成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特别是在秋季气势磅礴独具特色的秋色叶景观、

神树广场以水景结合音乐喷泉,及以大型原木园林小品为主体的环状广场,营造出可供居民及游客进行集体活动的场地。万树坪以多种园林树木配置种植,形成春夏秋冬各有景观可赏的植物景观,同时,通过地势的高低起伏,形成有层次的植物景观,同时起到引导人们进行健身散步的作用。

风情商业街以鄂州当地特色饮食文化为背景,结合商业休闲等功能而设立。

(2)虬香驻春。取“风流看客知多少,哑木何时泪眼干”之意。通过景观营造来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守护人们的感情。主要分为“白蜡树阵”、“白蜡野趣园”、“白蜡桩景展示带”,再配以入口广场,环水广场和大草坪的连接,让游人体验密闭或开敞的多重变化空间。

本区分为主入口景观、环水广场、对节白蜡树阵、对节白蜡野趣园、对节白蜡桩景展示带和大草坪。

主入口由对称式的弧形景观墙及花池围和成的广场和列植对节白蜡的中轴线景观带组成,注重空间的收放和景观的变化。

环水广场给游人提供了一个集会的场所,同时兼有景观、休憩的功能,集中展示对节白蜡的树形美。

对节白蜡树阵在集中展示对节白蜡形态美的同时,通过对树阵的强化,形成了一个可供游人休息和活动的空间。

对节白蜡野趣园位于水滨的岩石园结合散布的岩石和岩生植物,质感粗犷,充满野趣,其中点缀几株对节白蜡,以展现其枝叶的美。

对节白蜡桩景展示带以疏林草地的形式结合镂空白色景墙展示对节白蜡的根的形态美,镂空京腔与游步道呈30°角布置,后面以密林为背景,随着游赏点的变化,从而产生丰富的景观。

山林地围和成大草坪,给游人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开放场所,包括野餐、休憩、运动、赏景等等。

(3)夕湾萸踪。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意。通过营造登高远眺之景,表达思念乡亲的情怀。主要分为“茱萸云纹主题广场”、“茱萸水岸”、“明心亭”三个景点,形成平易近人,强调修生养性的景观。

接下来看到的是展现四季景观的高潮序列。

根据现有地形,结合实际理念,布局紧凑,具体由茱萸云纹主题广场、阳光草坪、茱萸水岸、亲水平台、明心亭组成。茱萸云纹主题广场、茱萸水岸以景观功能为主,集中展示茱萸的景观效果,阳光草坪以休息、亲水平台、明心亭以活动为主。

(4)丝竹清音。取“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之意。竹与万物的结合,暗喻着潇洒、倜傥和包容的情怀。主要分为“竹雾逸云”、“三友小筑”、“咏竹地景”、“竹廊”四个景点,运用光影、风雨、墙体和道路的不同结合和变化,让人们体会到竹的“影”、“阴”、“声”、“韵”,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

(5)涵谷流芳。取“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之意。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浓烈的爱意,那份等待爱人归来的深刻。主要分为“樱香亭”、“樱花渚”、“花语台”三个景点,以鸟语林、樱花大道和樱花广场为连接,展现繁花似景的春观樱潮景象,营造一个充满浓情爱意的园区。

(6)雪溪梅影。取“梦裹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齡冰霜”之意。寄予梅花报春、五福临门的期盼,也无损其本身清雅俊逸的品质。主要分为观赏休息区,休闲购物区,老年活动区,其中布置有一些特殊设施供老人休闲娱乐,营造宁静祥和的休闲景观。

(7)翠薇花语。取“紫薇花最久,烂漫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之意。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平安的祝福。主要分为“紫授花镜”、“紫薇阁”、“紫茸广场”三个景点。通过精心设计的夜景照明设置,形成“月色如昼,高柱闪烁”的夜间娱乐休闲场所。

(8)畔溪留香。取“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之意。让人们体会中榜登科之时携一束桂枝来表达喜悦和幸福。要分为“桂花广场”、“桂花亭”、“邀约廊”、“映月池”四个景点,利用下沉的地形和植物的围和,塑造葱林郁馥的凝香空间。

(9)曲池杉影。取“你曾有一个水杉的名字,和一个逆光隐去的季节”之意。让人们铭记着长久、珍贵的深沉感情。主要分为“小桥流水”、“莲心泛舟”、“七彩花池”三个景点,通过高低错落的植物搭配,还原鄂州市的自然群落,让人们有置身于自然湖区的感受。

(10)路北景观带。地块卫浴吴都大道以北,以列植、孤植等种植方式相结合,形成树荫草地的游憩空间,同时又以片植、群植的形式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置身于自然林区的感受。

5结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道路景观的发展也日趋多元化。面临诸多建设中的问题与矛盾,道路景观带规划建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景观生态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给予了道路景观生态规划的方向。湖北鄂州吴都景观休闲带正是给予景观生态学格局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的指导,结合自身生态环境条件,融入地域文化和历史,努力建设成为生态、文化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景观,为居民及游客提供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和谐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于秀波,付超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的战略规划——走向综合科学的未来[J]地球科学进展,2007(10):1 087~1 093

[3] 魏培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网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4):78~81

[4] 王云才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J]地理学报,2005,60(4):645~655

[5] 余青,胡晓冉,宋悦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与计划[J]中国园林,2007,9(14):73~77

[6] 余青,吴必虎,刘志敏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J]地理研究,2007,(11):1274~1284

[7] 毛文碧,段昌群公路路域生态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8] 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9] 丁宏,金永焕,崔建国,等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域范围研究进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810~816

[10] 章家恩,徐琪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及其生态建设[J]生态学杂志,1995,14(6):74~77

[11] 李月辉,胡远满,李秀珍,等道路生态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3):447~452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
试论城市森林体系中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生态意义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云南省烤烟产量空间格局及其原因分析
长江经济带城市物流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