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4-07-11 09:58张佳静赵凯夏显力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张佳静 赵凯 夏显力

摘要:通过对陕西省延安市农民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比男性的留城意愿要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期望与信心对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单身农民工留城意愿较强,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更倾向于留城;收入、消费水平差异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很大,工作稳定度、亲友数量、找工作难易度以及是否受到歧视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一定影响;住房类型、交往圈、政府关心程度以及市民印象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不显著。为提高农民工留城意愿,应注重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提高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解决配偶、住所及子女教育问题,促进家庭转移,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丰富农民工生活,增强农民工在城归属感。

关键词:Logistic模型;留城意愿;影响因素;陕西省延安市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439-05

收稿日期:2013-08-2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编号:10XJCZH010);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12KRM8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业务费创新专项 (编号:QN2011163)。

作者简介:张佳静(1988—),女,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发展规划与经济评价研究。E-mail:apple190437629@163.com。

通信作者:夏显力,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等研究。E-mail:xnxxli@163.com。在农村发展不足和城市快速扩张的推拉作用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流向城市。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2.3%,但是大量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仅仅实现了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职业转变,其居住地仍滞留在农村,或徘徊在城市边缘,大量农民工这种“两栖式”的生活方式,既是社会体制性约束给他们带来权利不公的真实体现,也是农民工自身可持续生计能力欠缺的实际反映。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不仅要从宏观角度考虑国家政策目标的实施,更应当提升农民工可持续生计能力,增强他们的留城意愿与信心。在当前城乡联动改革日益深化、农民工权益日益受关注的背景下,通过系统调查,分析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留城意愿,揭示影响农民工留城的影响因素,对出台有利于农民工留城的具体政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文献综述

国外很多学者对劳动力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解释。Lee通过总结西方人口流动的规律和进程,将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归纳为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的流向以及迁移的特征4个方面[1]。Spann在研究中发现,各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力的流动均表现出非永久性和循环流动的特点[2]。Hugo认为,许多农村家庭会采取部分留守、部分外出的方式在迁入地和迁出地同时寻找就业和获取收入的机会,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迁移流动的成本[3]。大量研究证明,暂时迁移的重要性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上升趋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迁移自然就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目前国内对于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以地理区域为划分,从个人特征、家庭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4个方面展开。尉建文等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结果表明,单身、配偶在城市或者流出地越穷的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城,教育水平与留城意愿呈正相关[4]。郑华伟等对山东省菏泽市调查显示,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父母的身体状况、子女生活情况、每年务工时间、社会关心程度、月收入水平、找工作难易程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都有显著影响[5]。杨守玉通过对广州市农民工的回归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与配偶是否在一起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倾向有显著影响[6]。刘鸿谕认为,第二代农民工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虽然在经济层面可以很快融入城市生活,但在精神文化方面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7]。夏显力通过对西北4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研究,认为农民工原住地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有一定影响[8]。

2研究主要变量及假设

2.1变量选取

2.1.1因变量以农民工留城意愿为因变量,用“您是否愿意留在城市定居”来衡量,构造虚拟变量,“愿意留在城市”用1表示,“不愿意留在城市”用0表示。

2.1.2自变量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考虑以微观层次展开农民工留城决策的发生机制,将影响农民工留城的因素归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本研究也将从这4类因素展开分析,并引入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期望与信心、家庭被扶养人口数、进城务工前后消费水平差异,对留城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索,具体变量说明见表1。

2.2研究假设

3数据统计分析

为了剔除生活环境、文化烙印、流出地经济差异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决策的影响,本研究重点考察农民工流出地为主,对相同背景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分析,在延安市所辖12个县中随机抽取延长县、洛川县和宜川县3个县,在每个县随机抽取2个镇,在每个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选取9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获得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4%。样本描述详见表3至表6。

3.1个人因素与留城意愿

在203份调查样本中,愿意留城的农民工有73人,占样本总数的36%,留城意愿较低。最终返乡的农民工,在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选择在城务工,这些农民工返乡之后并没有明确的发展计划,不愿意留城主要是在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由表3可知,女性群体中,愿意留城女性占总女性人口的比例为44.6%,远高于男性群体,女性在具有留城意愿的农民工中占56.2%;受教育程度与留城意愿呈正相关;年轻农民工普遍对在城市发展较有信心,期望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在主观上留城意愿较强。

3.2家庭因素与留城意愿

4.3.2结果分析

4.3.2.1个人因素(1)性别与留城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结果表明,性别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性别对于农民工留城意愿有负向影响,女性的留城意愿比男性强,该结果与假设1相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女性在婚嫁市场中的向上择偶行为相关,即女性农民工选择城市男性结合,从而使得女性农民工可以通过选择择偶对象而实现留城目的。(2)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通过了10%和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年轻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更倾向于留城;受教育程度越高,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待遇条件相对越好,留城意愿越高。(3)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信心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期望与信心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期望和信心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农民工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认可,留城意愿越高。

4.3.2.2家庭因素(1)婚姻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婚姻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婚姻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单身农民工家庭负担较小,流动性强,工作变动的机会成本较小,因此更倾向于留城。(2)配偶所在地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配偶所在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说明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留城意愿较强,与配偶分隔两地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主要是为了积累返乡资金。(3)被扶养人口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留城意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结果说明农民工是否决定留城与家庭被扶养人口数没有关系。

4.3.2.3经济因素(1)收入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收入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这表明收入越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越宽裕,能享受的城市生活和服务也越多,越倾向于留城。(2)消费水平差异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消费水平差异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消费水平差异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城市产品多样化及服务多元化比农村更能满足农民工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工的效用增大,留城意愿增强。(3)工作稳定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工作稳定度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工作稳定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工作稳定度决定农民工获取收入的稳定性,稳定度越高,留城意愿越强。(4)住房类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由于房价过高、买房压力太大,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购房打算,因此对住房条件没有太高要求。

4.3.2.4社会因素(1)亲友数量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亲友数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亲友数量越多会使农民工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影响其留城决策。(2)找工作难易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找工作难易度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大多数并未签订就业合同,找工作越容易,则换工作的成本越小,则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较强。(3)是否受到歧视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是否受到歧视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不完全只是为了获得收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务工期间的生活质量、权利义务等都有一定追求,农民工在城市越受到尊重,留城意愿会越强。(4)交往圈、市民印象、政府关心程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留城意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农民工“抱团”式外出务工使农民工的交往圈过小,与市民接触较少,城市融入度较低;国家、政府及媒体一直在关注农民工的生活问题,但是农民工表示并没有真正从中受益,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并没有改善。

5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延安市农民工调查抽样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从整体上来看,有效样本有留城意愿的只有36%,农民工留城意愿不强。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的留城意愿要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期望与信心对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单身农民工来自家庭的压力和责任较小,留城意愿较强,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更倾向于留城;收入、消费水平差异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很大,工作稳定度也有一定影响;社会因素中,亲友数量、找工作难易度及是否受到歧视对留城意愿有一定影响;住房类型、交往圈、政府关心程度及市民印象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帮助农民工构建社会关系网,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再教育培训,扩大就业可选择范围,增强在城市生活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农民工的家庭转移,将农民工进城务工简单的“生存策略”转化为“情感性关系”纽带[9],吸引农民工的异地配偶在同城工作,促使“情感性关系”的形成,并持续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三,应当丰富农民工的生活,引导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第四,规范劳动力市场,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为农民工提供经济和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第五,虽然本研究中政府关心度对农民工留城决策影响不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方面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制定和实施各种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保障体系和设施,扩大就业容量是保证农民工在城市利益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Lee E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 Demography,1966,3(1):47-57.

[2]Spaan E. Labour circ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he case of east java,indonesia[R]. The Hague:Netherlands Interdisciplinary Demographic Institute,1999.

[3]Hugo G J. Migration as a survival strategy:the family dimension of mig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Santa Cruz,Bolivia,1993. New York: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1998:139-149.

[4]尉建文,张网成. 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9-13.

[5]郑华伟,刘聪. 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山东省菏泽市的调查[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98-102.

[6]杨守玉. 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3):13-20.

[7]刘鸿谕. 浅论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中的文化适应[J]. 商场现代化,2012(21):306-308.

[8]夏显力,姚植夫,李瑶,等.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2012(4):73-80.

[9]王毅杰. 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5(5):26-32.

3.2家庭因素与留城意愿

4.3.2结果分析

4.3.2.1个人因素(1)性别与留城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结果表明,性别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性别对于农民工留城意愿有负向影响,女性的留城意愿比男性强,该结果与假设1相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女性在婚嫁市场中的向上择偶行为相关,即女性农民工选择城市男性结合,从而使得女性农民工可以通过选择择偶对象而实现留城目的。(2)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通过了10%和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年轻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更倾向于留城;受教育程度越高,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待遇条件相对越好,留城意愿越高。(3)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信心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期望与信心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期望和信心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农民工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认可,留城意愿越高。

4.3.2.2家庭因素(1)婚姻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婚姻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婚姻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单身农民工家庭负担较小,流动性强,工作变动的机会成本较小,因此更倾向于留城。(2)配偶所在地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配偶所在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说明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留城意愿较强,与配偶分隔两地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主要是为了积累返乡资金。(3)被扶养人口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留城意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结果说明农民工是否决定留城与家庭被扶养人口数没有关系。

4.3.2.3经济因素(1)收入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收入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这表明收入越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越宽裕,能享受的城市生活和服务也越多,越倾向于留城。(2)消费水平差异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消费水平差异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消费水平差异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城市产品多样化及服务多元化比农村更能满足农民工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工的效用增大,留城意愿增强。(3)工作稳定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工作稳定度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工作稳定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工作稳定度决定农民工获取收入的稳定性,稳定度越高,留城意愿越强。(4)住房类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由于房价过高、买房压力太大,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购房打算,因此对住房条件没有太高要求。

4.3.2.4社会因素(1)亲友数量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亲友数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亲友数量越多会使农民工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影响其留城决策。(2)找工作难易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找工作难易度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大多数并未签订就业合同,找工作越容易,则换工作的成本越小,则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较强。(3)是否受到歧视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是否受到歧视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不完全只是为了获得收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务工期间的生活质量、权利义务等都有一定追求,农民工在城市越受到尊重,留城意愿会越强。(4)交往圈、市民印象、政府关心程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留城意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农民工“抱团”式外出务工使农民工的交往圈过小,与市民接触较少,城市融入度较低;国家、政府及媒体一直在关注农民工的生活问题,但是农民工表示并没有真正从中受益,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并没有改善。

5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延安市农民工调查抽样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从整体上来看,有效样本有留城意愿的只有36%,农民工留城意愿不强。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的留城意愿要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期望与信心对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单身农民工来自家庭的压力和责任较小,留城意愿较强,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更倾向于留城;收入、消费水平差异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很大,工作稳定度也有一定影响;社会因素中,亲友数量、找工作难易度及是否受到歧视对留城意愿有一定影响;住房类型、交往圈、政府关心程度及市民印象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帮助农民工构建社会关系网,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再教育培训,扩大就业可选择范围,增强在城市生活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农民工的家庭转移,将农民工进城务工简单的“生存策略”转化为“情感性关系”纽带[9],吸引农民工的异地配偶在同城工作,促使“情感性关系”的形成,并持续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三,应当丰富农民工的生活,引导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第四,规范劳动力市场,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为农民工提供经济和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第五,虽然本研究中政府关心度对农民工留城决策影响不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方面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制定和实施各种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保障体系和设施,扩大就业容量是保证农民工在城市利益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Lee E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 Demography,1966,3(1):47-57.

[2]Spaan E. Labour circ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he case of east java,indonesia[R]. The Hague:Netherlands Interdisciplinary Demographic Institute,1999.

[3]Hugo G J. Migration as a survival strategy:the family dimension of mig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Santa Cruz,Bolivia,1993. New York: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1998:139-149.

[4]尉建文,张网成. 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9-13.

[5]郑华伟,刘聪. 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山东省菏泽市的调查[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98-102.

[6]杨守玉. 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3):13-20.

[7]刘鸿谕. 浅论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中的文化适应[J]. 商场现代化,2012(21):306-308.

[8]夏显力,姚植夫,李瑶,等.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2012(4):73-80.

[9]王毅杰. 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5(5):26-32.

3.2家庭因素与留城意愿

4.3.2结果分析

4.3.2.1个人因素(1)性别与留城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结果表明,性别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性别对于农民工留城意愿有负向影响,女性的留城意愿比男性强,该结果与假设1相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女性在婚嫁市场中的向上择偶行为相关,即女性农民工选择城市男性结合,从而使得女性农民工可以通过选择择偶对象而实现留城目的。(2)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通过了10%和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年轻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更倾向于留城;受教育程度越高,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待遇条件相对越好,留城意愿越高。(3)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信心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期望与信心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期望和信心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农民工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认可,留城意愿越高。

4.3.2.2家庭因素(1)婚姻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婚姻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婚姻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单身农民工家庭负担较小,流动性强,工作变动的机会成本较小,因此更倾向于留城。(2)配偶所在地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回归结果表明,配偶所在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说明与留城意愿负相关。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留城意愿较强,与配偶分隔两地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主要是为了积累返乡资金。(3)被扶养人口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留城意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结果说明农民工是否决定留城与家庭被扶养人口数没有关系。

4.3.2.3经济因素(1)收入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收入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这表明收入越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越宽裕,能享受的城市生活和服务也越多,越倾向于留城。(2)消费水平差异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消费水平差异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消费水平差异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城市产品多样化及服务多元化比农村更能满足农民工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工的效用增大,留城意愿增强。(3)工作稳定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工作稳定度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工作稳定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工作稳定度决定农民工获取收入的稳定性,稳定度越高,留城意愿越强。(4)住房类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由于房价过高、买房压力太大,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购房打算,因此对住房条件没有太高要求。

4.3.2.4社会因素(1)亲友数量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亲友数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亲友数量越多会使农民工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影响其留城决策。(2)找工作难易度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找工作难易度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大多数并未签订就业合同,找工作越容易,则换工作的成本越小,则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较强。(3)是否受到歧视与留城意愿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是否受到歧视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不完全只是为了获得收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务工期间的生活质量、权利义务等都有一定追求,农民工在城市越受到尊重,留城意愿会越强。(4)交往圈、市民印象、政府关心程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留城意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农民工“抱团”式外出务工使农民工的交往圈过小,与市民接触较少,城市融入度较低;国家、政府及媒体一直在关注农民工的生活问题,但是农民工表示并没有真正从中受益,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并没有改善。

5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延安市农民工调查抽样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从整体上来看,有效样本有留城意愿的只有36%,农民工留城意愿不强。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的留城意愿要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期望与信心对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单身农民工来自家庭的压力和责任较小,留城意愿较强,已婚农民工与配偶在同一工作地的更倾向于留城;收入、消费水平差异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很大,工作稳定度也有一定影响;社会因素中,亲友数量、找工作难易度及是否受到歧视对留城意愿有一定影响;住房类型、交往圈、政府关心程度及市民印象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帮助农民工构建社会关系网,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再教育培训,扩大就业可选择范围,增强在城市生活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农民工的家庭转移,将农民工进城务工简单的“生存策略”转化为“情感性关系”纽带[9],吸引农民工的异地配偶在同城工作,促使“情感性关系”的形成,并持续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三,应当丰富农民工的生活,引导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第四,规范劳动力市场,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为农民工提供经济和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第五,虽然本研究中政府关心度对农民工留城决策影响不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方面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制定和实施各种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保障体系和设施,扩大就业容量是保证农民工在城市利益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Lee E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 Demography,1966,3(1):47-57.

[2]Spaan E. Labour circ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he case of east java,indonesia[R]. The Hague:Netherlands Interdisciplinary Demographic Institute,1999.

[3]Hugo G J. Migration as a survival strategy:the family dimension of mig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Santa Cruz,Bolivia,1993. New York: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1998:139-149.

[4]尉建文,张网成. 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9-13.

[5]郑华伟,刘聪. 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山东省菏泽市的调查[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98-102.

[6]杨守玉. 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3):13-20.

[7]刘鸿谕. 浅论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中的文化适应[J]. 商场现代化,2012(21):306-308.

[8]夏显力,姚植夫,李瑶,等.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2012(4):73-80.

[9]王毅杰. 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5(5):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