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2014-07-11 14:09邢玉娟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邢玉娟等

摘要: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若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并加以中医、西医结合施治该病,临床效果事半功倍。本文介绍了犬细小病毒感染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原则和方法,热在卫分,以轻剂辛凉清解;入营动血证,应清热解毒、凉血行瘀,血分湿热证,应化湿透热、凉血宁络;阴竭气脱、脉微欲绝,须益气救阴、敛汗固脱;恢复期犬低热不退可养阴透热。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感染;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S852.6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60-02

收稿日期:2013-08-26

基金项目:国家骨干性院校重点建设项目(编号:G03-07-01-03);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课题(编号:20111209)。

作者简介:邢玉娟(1964—),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兽医教学与临床工作。E-mail:1903048595@qq.com。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1]。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该病,感染该病后犬死亡率高,该病是危害养犬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根据明代医家吴又可的“杂气”病因学说,犬细小病毒属于四时气候不同的条件和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不同特性和毒性的一类病邪,属于“毒邪”[2-3]。目前对于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治疗,对出血性肠炎型病例主要采用紧急注射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配合对症和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而对非化脓性心肌炎型病例采用上述治疗措施收效甚微[4]。笔者在多年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发现,该病若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并加以中医、西医结合施治,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探讨了犬细小病毒感染的中医病机与辨证思路,分析卫气营血辨证的证治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卫气营血辨证

1.1犬细小病毒感染初期属卫分证

1.1.1证型分析外感温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肺位居高,首当其冲。肺主气属卫,主一身之表,卫气敷布于皮毛,卫分病证初起即出现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咽痛咽干等肺卫证候。由于温邪是卫分证形成的先决条件,无邪不有毒,无毒不致病,温邪致病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毒性,“毒”是温病的致病主因[5]。根据季节“淫气”不同,毒邪致病特点可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温邪犯卫的不同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流行的最严重月份是3-4月和10月,多表现为风热犯卫证或湿邪犯卫证。风热犯卫证表现为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咳嗽,频频饮水,舌边尖红,脉浮数;湿热犯卫证多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困重,纳呆不渴,乏力,腹泻,舌淡,脉濡。

1.1.2治则与方药的选择应用毒邪致病临床表现除具有卫表特征外,还具有热毒伤阴和湿毒困阳的特殊表现。“清解”温邪是祛除卫分证病因的关键,但由于温邪种类不同,清解温邪有清热解毒和清解浊热之别,临床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风热犯卫证,治宜辛凉清解,方用“银翘散”加减。取银花12 g,连翘9 g,淡豆豉6 g,桔梗5 g,荆芥6 g,淡竹叶4 g,薄荷6 g,牛蒡子9 g,芦根6 g,甘草4 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方中主药银花、连翘除辛凉透邪之外,更取其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应用时,津伤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咽喉肿痛甚者,加马勃、射干、板蓝根以利咽消肿。

湿热犯卫证,治宜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取藿香6 g,半夏4.5 g,赤苓9 g,杏仁9 g,生薏苡仁12 g,白蔻仁2 g,猪苓4.5 g,淡豆豉9 g,泽泻4.5 g,厚朴 3 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方中茯苓、猪苓、苡米、泽泻等皆为清解浊热之品。

1.2犬细小病毒感染急性期表现毒邪入血证

1.2.1证型分析犬细小病毒感染起病急,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在卫分证前驱症状之后,一般很少出现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的气分热证,而直接出现热入心营或气血两燔症状,临床表现心悸、心律失常、高热夜甚、烦躁不安,或嗜唾、意识模糊、抽搐、便血、皮肤斑点隐隐,或出现斑疹、舌绛而干、苔薄或无苔、脉细数。入血证包括营分与血分证,营为血之渐,营与血无本质的区别,仅是症状轻重不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证和神经方面的症候表现[6]。毒邪深入营血,邪热深伏于内,难以透达于外,导致营热炽盛,气机不畅,或毒癖交结,气闭络阻,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若邪热进一步内陷心包,则可表现为窍闭神昏之证[7]。

1.2.2治则与方药的选择应用入营动血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行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取犀角(用10倍量水牛角代)1.5 g,生地25 g,芍药12 g,丹皮7 g,水牛角锉细与其他药共为末,开水冲调或煎汤,候温灌服。方中犀角清心凉营,生地滋营阴凉血热,赤芍、丹皮凉血行瘀止血。具体应用时,热扰心神所出现神昏、体热、舌绛、脉细数者,加石菖蒲、胆南星、人工牛黄等;便血者,加地榆、槐花;心火甚者,加黄连、黑栀子、银花、连翘等。

血分湿热证,治宜化湿透热、凉血宁络,方用“加减正气散”合“桃花汤”加减[8]。取赤石脂15 g,干姜9 g,粳米30 g,藿香6 g,厚朴6 g,杏仁6 g,茯苓皮6 g,陈皮3 g,神曲4 g,麦芽5 g,茵陈蒿6 g,大腹皮3 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方中赤石脂涩肠固脱,干姜温中祛寒,粳米养胃和中,藿香、厚朴、陈皮、茯苓泻湿满,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杏仁利肺气,茵陈蒿清热利湿,神曲、麦芽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具体应用时,便血严重,加血余炭、桑螵蛸等。

2辨证施治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1卫分证使用清解法应合理运用宣透与清解方药的配伍比例

清解法是治疗温病卫分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应视温邪性质的不同,将清热解毒药与解表药配用,以疏泄腠理,逐邪外出,处方择药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随证候特点灵活变通[9]。若纯用或不加辨证地使用清解法,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有冰伏邪气,甚则迫邪入里而深入营血之弊;反之,若纯用“宣透”,邪虽有出路,但“毒”难以清除,终难愈病。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宣透与清解方药的配伍比例,若热毒较轻,卫表之证较重,病势有外出之机者,宜主用宣透药,邪毒较重,热势较盛者,宜重用清解之品[10]。endprint

2.2热邪入营后“犹可透热转气”

在清营滋阴药物中,需佐以透热转气之品,将已入营分之热邪透转至卫分、气分而解。因热郁迫入营分者,可用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竹叶等,如郁结重者,还可加用蝉蜕、僵蚕等;因湿遏迫热入营者,可用藿香、佩兰、苦杏仁、淡豆豉、金银花露等宣化湿浊,湿浊得化,则营分热邪自易外达。同时,不可因细小病毒为“毒邪”而过用石膏、大青叶、板蓝根、黄芩、黄连等苦寒、辛寒之类药物,否则易使邪气久陷营阴,病深不解[11]。

2.3阴竭气脱的重症病例宜用生脉散益气救阴

犬细小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表现为阴竭气脱,气短喘息,脉微欲绝,可用“生脉散”益气救阴、敛汗固脱。取党参15 g,麦门冬10 g,五味子5 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方中党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冬甘寒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病犬多已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症候,绝不可误认为阳气暴脱而用四逆汤火上浇油[12]。

2.4恢复期病例注重养阴透热

在犬细小病毒感染恢复期,病犬表现为低热不退,夜热早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余邪未解症候时,可用“青蒿鳖甲汤”等养阴透热。取青蒿9 g,鳖甲15 g,生地12 g,知母 7 g,丹皮10 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临床应用时,阴虚火旺、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石斛等。

3结论

卫气营血辨证为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为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纲领。但将该理论应用在宠物临床上却鲜有报道。笔者认为,只要掌握卫气营血辨证的证治规律,就会对治疗犬细小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热在卫分,风热犯卫用“银翘散”加减以辛凉清解,湿热犯卫用“藿朴夏苓汤”加减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入营动血证,用“犀角地黄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凉血行瘀,血分湿热证,用“加减正气散”合“桃花汤”加减以化湿透热、凉血宁络;阴竭气脱、脉微欲绝,用“生脉散”益气救阴、敛汗固脱;恢复期犬低热不退可用“青蒿鳖甲汤”等养阴透热。在使用上述方药时,如能配合西药和针灸进行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则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侯加法. 小动物疾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郭谦亨. 温病述评[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谭芸,冯麟,黄琴,等. 温病“毒邪”形成之探析[J]. 中医药导报,2009,15(10):12-14.

[4]陈玉库,邢玉娟,宋旭东,等. 108例犬细小病毒病感染的中西结合治疗[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149-152.

[5]周永学. 温病之“毒”初探[J]. 山西中医,1988(2):4.

[6]冯维斌,岑鹤龄. 试论温病的基本病证[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1):1741-1742.

[7]王志花. 论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在外感发热中的应用[J]. 四川中医,2008,26(11):40-41.

[8]陈宝国. 湿温邪陷营血辨治[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4):187-188.

[9]胡居息. 以清热解毒法为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体会[J]. 四川中医,1987(8):13-14.

[10]陈宝国. 论温病卫分证治之宣透与清解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3):21-22+24.

[11]周承志,邱明义,张道亮. 病毒性心肌炎从卫气营血辨治[J]. 新中医,2006,38(5):1-2.

[12]张灿玾,张鹤鸣. 温病的治疗法则[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2):6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