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平,郑 田,李 勇,王 涛,赵洪伟,B
( 重庆医科大学:A.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B. 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47)
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见习是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口腔外科局部麻醉方法和技巧。这为口腔医学各科的后期临床实习奠定基础,也为执业医师考试做好准备。传统模式教学主要采用电视教育片和临床上学生间互相注射完成阻滞麻醉的操作。传统模式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不能建立立体概念。相互注射常因操作不规范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如注射中反复穿刺出现血肿、面瘫、间隙感染、麻醉药入血引起的中毒症状等,造成彼此间的伤害。因此,改变原有教学方式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需要迫在眉睫。现就近3年来人仿真模型运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阻滞麻醉见习教学所取得的经验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为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6级、2007级和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200人。学生完成口腔局部麻醉理论知识学习后,进入见习课学习阶段。将入选的200名学生随机分为人仿真模型组(Head Emulation Teaching Group,HETG)和传统教学组(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TTG)。
教学方法:两组教学时间分配相同,每个年级每个组均由同一个教师负责带教。
①教学设备:日本株式协会生产的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仿真模型10套,临床常用的一次性注射器(5ml)。②方法:学生在观看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的录像后,由带教教师演示口腔颌面部各主要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步骤,每步操作均在人仿真模型上示范完成。继让每位学生在仿真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随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随后临床上示教各个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步骤。最后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相互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
方法:学生观看口腔颌面局部麻醉的教学录像,教师在人头颅骨标本上演示各主要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步骤,然后由教师在牙椅旁示教各个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步骤。最后以两人一组相互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
学生完成相互注射后,休息30min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患者体位的调整、进针标志点、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和麻醉范围等。同时,对人头仿真模型组学生发放“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人仿真模型教学情况调查表”进行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表的每个调查项目设有高度赞成、赞成、一般、反对四项分别代表4、3、2、1四个分值。
考核成绩以85分及以上者为优秀,低于85分者为一般。人头仿真模型组(HETG)和传统教学组(TTG)考核成绩见表1。
表1 人仿真模型组和传统教学组考核成绩
注:χ2=8.420,P=0.004
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人仿真模型教学情况调查。对人仿真模型组学生进行“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人仿真模型教学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100份,其中有效调查表99份(见表2)。
表2 人头仿真模型教学组对口腔颌面部局部阻滞麻醉见习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相关系数矩阵(Correlation Matrix)分析的Bartlett检验表明:Bartlett值 = 34.232,P=0.003,即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考虑进行因子分析。然而,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愈逼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愈好。KMO值=0.616,偏小,表示不适宜进行因子分析,也就是说因子分析的结果可能不能接受。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3个因子,因子矩阵(Factor Matrix)如下,变量与某一因子的联系系数绝对值越大,则该因子与变量关系越近。如教学方法接受程度与第三因子的值为0.882,与第一因子的值为0.203,可见其与第三因子更近,与第一因子更远。即第三因子绝对值越大,贡献也越大。
在Final Statistics中变量的共同度(Communality)表明:一个因子越大地解释掉变量的方差,说明因子包含原有变量信息的量越多。教学方法接受程度的变量共同度为0.886,值偏高。
口腔颌面外科见习课学习是口腔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步骤[1]。它不仅要巩固理论知识,同时要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见习教学是口腔各科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操作,是医学生见习学习的重要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以头部骨性标本为主,展示和讲解麻醉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反复强调理论课的内容,学生不能重建口腔的三维立体概念,并且学生可操作的机会较少,基本不能完全领悟局部麻醉的基本操作要领。
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人头仿真模型系统是一套模拟临床真实操作环境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工具[2-3]。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口腔局部麻醉教学经验和本科临床教学实际,将其运用于局部麻醉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①人头仿真模型易于学生掌握口腔外科局部麻醉技能[4]。只有正确的阻滞麻醉操作,模型才会发出鸣叫声;错误的操作模型不会发出任何反应。学生可以加深对各种阻滞麻醉的操作要点的理解。虽然不用担心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但是对学生一定要强调爱伤观点,杜绝在见习操作中反复穿刺容易形成不良习惯,避免以后临床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反复穿刺造成神经、血管组织的损伤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②有利于建立临床自信心。与Laschinger认为仿真模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似,但与国内匡世军报道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阻滞麻醉的兴趣不一致[5-6]。建立健全的医学生自信心是其向医生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其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当今较为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确立正确的自信心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关键因素,也为医学生本人争取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是避免医患者纠纷的重要手段。③医学生对人头仿真模型教学模式较为认可。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局部麻醉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建立其自信心,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没有抵触情绪,通常可以在愉悦中完成见习教学,如提高临床适应能力和巩固理论知识[3]。
本研究同时对人头仿真模型组调查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尽管Bartlett值 为 34.232(P=0.003)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但KMO值(0.616)偏小,又不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其存在的可能原因:选择的样本量较少;选取的样本不存在连续性;每届学生的知识层次不一致;学生的知识背景不相似。在Final Statistics中变量的共同度(Communality)变化中以教学方法接受程度值偏高(变量共同度为0.886),说明该因子包含原有变量信息的量越多。并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3个因子,因子矩阵(Factor Matrix)分析表明教学方法接受程度与第三因子的值为0.882,与第一因子的值为0.203,可见其与第三因子更近,与第一因子更远。即第三因子绝对值越大,贡献也越大。
采用人头仿真模型为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保证了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见习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侯 锐,赵晋龙,依 芳,等. 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强化临床前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210-211.
[2]杨 旭,梁 源,刘春灵. 阻滞麻醉模型在口腔颌面外科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3(10):59-60.
[3]Javia L, Deutsch 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imulators in otolaryngology[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2,147(6):999-1011.
[4]贾 骏,段嫄嫄,金 磊,等. 口腔仿真模拟系统及其在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2):29-30.
[5]匡世军,张志光,苏 凯. 仿真模型在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73-74.
[6]Laschinger S, Medves J, Pulling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simulation on health profession students’ knowledge, skills,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J]. Int J Evid Based Healthc,2008,6(3):27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