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祖传
江西省广昌县地处抚州市南部,连接赣南和闽西。土地革命时期,红四军开辟了广昌苏区,属中央苏区江西省管辖。1934年苏区失陷后隶属江西省国民政府第十一、第八行政区,1949年9月解放后至1952年隶属宁都专区,1952年至1954年隶属赣州专区,1954年至1983年隶属赣州地区,1983年后隶属抚州地区(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辖5镇6乡1场,县域面积1612平方千米。
1929年3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转战广昌,8月始,广昌县苦竹、尧山等地陆续成立了中共党支部,隶属赣西南特委。1930年5月,在红十二军和南宁特委帮助下成立中共甘竹区委员会。1931年1月,红四军进驻广昌,在其帮助下成立了中共广昌县委,杨成武任书记,隶属江西省委赣西南特委,10月改属苏区中央局赣东特委。1932年2月,成立了中共南广县委;8-9月间,成立中共南广中心县委(初称中共南丰中心县委),辖中共南广县委(与中心县委合署)。1933年1-2月间,中共南广中心县委改称中共广昌中心县委,1933年5月又分设中共广昌县委和南丰县委,受中共广昌中心县委领导。均隶属江西省委管辖。1933年8月,成立中共赤水县委,隶属中共广昌中心县委。1934年6-7月间广昌、赤水两县合并,成立中共广赤县委。同年9月中共广赤县委与县苏改编为广赤游击大队。
高虎脑战斗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1931年初,广昌县成立革命委员会,随即召开广昌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广昌县苏维埃政府,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设城厢、尖峰、白水、头陂、甘竹五个区苏维埃政府。1932年2月,南丰、广昌两县苏区合并成立了南广县苏维埃政府,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3年5月,南广县苏维埃政府分设南丰、广昌两县苏维埃政府,均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3年7月,人民委员会决定从广昌划出赤水以南区域成立赤水县,8月成立赤水县苏维埃政府,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4月底,广昌弃守,广昌县苏维埃政府被迫南移。6月下旬,广昌、赤水两县合并,成立广赤县苏维埃政府,9月,县苏维埃政府与县委迁至高田(现属石城),此时,红军主力正准备转移,广赤县苏维埃政府改编为广赤游击大队。
1929年3月,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转战广昌“焚署纵狱”,8月,陈富生在苦竹组建农民赤卫队。1930年初,毛泽东还在广昌留下著名词章《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8月,中共苦竹支部组织赤卫队七百多人,甘竹区成立游击队。1931年1月,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部署扩大武装。2、3月间,红一方面军“在广昌、宁都、永丰、乐安、南丰以及三都、七堡各地新争取到数十万的群众,都有相当的武装组织……”。5月27日,广昌独立营及赤卫军3000多人,配合红军攻打广昌县城,取得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的胜利。1932年5月,南广独立团有220人,180支枪,地方武装有枪247支。1932年7月至9月,广昌就有177人参加红军,409人参加游击队,建有模范赤卫队1605人,模范少先队806人,参战群众5143人。秋,红军和县独立营以及游击队、赤卫队,击毙匪首吴文荪及其靖卫团,红军并进占南丰、宜黄、乐安几个城市。苏区期间,宁广石指挥部(设广昌中寺)调集地方工农武装,配合红军在赤水、驿前、塘坊一带多次围歼大刀会,并开展政治攻势,有数百人自动脱离大刀会。1934年春夏之间,广昌成为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红军主力与国民党军在广昌进行广昌大会战、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驿前(蜡烛形)战斗等一系列战役战斗。期间,广昌地方武装、群众积极参军参战。1934年9月后,红军主力北上,广赤游击队活动于广昌、宁都、石城、建宁四县边界地区。
1929年8月,红军和地方武装在广昌开辟苏区之后,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斗争。1931年1月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开展没收和分配土地,建立赤色武装等工作。1931年3月,县工农兵代表大会讨论土地分配问题。9月,周恩来致信广昌县委领导关心广昌白水、驿前、尖峰一带还没分田的问题。1932年5月,全县有土地45000万担,每人最多分得11担,最少分得6担。1933年8月,省苏维埃主席曾山同志还去信给毛主席汇报广昌、博生两县的查田运动情况,9月,广昌查处69家地主38家富农。
广昌苏区是在红四军和江西红军独立二团的帮助下开辟的。1931年初广昌全境解放。年内,在第二、三次反“围剿”期间,地处国民党军进攻前沿的广昌苏区几度被占,县委、县苏被迫迁至宁都、瑞金等地,但反“围剿”胜利后得到恢复和发展,以至“悉被匪化”“迄未克服”。1932年5月,广昌县是江西省苏15个县苏之一,是7个占有全县和县城的县苏之一。全县有12区,74乡,人口15万。10-12月中共南广县委两个月冲锋工作报告中全县(包括现南丰的白舍、长陂)均开展了扩红等工作,1933年11月29日,广昌县苏还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933年秋至1934年初,周恩来、朱德、李德等到广昌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4月广昌战役失利,苏区缩小。至8月底,广昌苏区全部失陷。以上可以证明1932年初至1934年春(1931年不稳定),广昌全县范围成为苏区,维持了两年多时间。
广昌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第二、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广昌苏区人民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方面,广昌苏区积极响应扩红号召,全县参加红军人数达1.5万多人,约占当时人口的10%,牺牲人数达6100多,其中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3378人。并组织担架队、做饭队、慰问队等,帮助红军搞战时勤务。1932年7-9月扩红177人,参加游击队409人,参战群众5143人,10-12月扩红206人,担架队、运输队1533人,在1933年江西省红五月革命竞赛工作比赛中广昌就有400余人充实了独立四师,扩红300人。1934年4月,广昌城市工人为保卫赤色广昌,宣布总同盟罢工,一致加入赤少队,领导城郊农民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先后涌现了驿前冯报发、冯报喜、冯报秀、冯报兴一家四烈士,旴江桥头黄贤财(时任青桐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夫妻同时就义等感人事迹。1934年10月,红军北上后,广昌人民备受摧残,全县人口急剧下降。广昌县人口在苏区建立时为15万人,到解放时下降仅7万余人。
另一方面,广昌人民节衣缩食支援红军。苏区时期,广昌共筹集革命战争经费60万余元,粮食200万公斤。1932年1-4月,广昌慰劳红军两次,送布草套鞋925双、用品320件、猪4头等。同年10-12月,扩红206人,组织担架、运输队1500人,长伕775人,短伕7895人,推销公债39688元。1933年8-11月筹款3824.5元。此外,广昌县对外贸易代办局秘密发展苏区与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贸易,收购粮食、晒烟、泽泻、白莲等,秘密地向敌占区输出,换回大批食盐、棉花、医药、煤油等紧缺物资,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有力支持了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