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7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后全部治愈,无中转开腹。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有效、康复快优点。在有条件的医院,对子宫肌瘤符合腹腔镜适应症的患者优先选择腹腔镜治疗,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51-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26.8%左右的已婚妇女都患有此病,这几年来,未婚妇女患此病的几率也在上升[1]。子宫肌瘤的危害性极大,不但会影响女性生育,还会引发流产、贫血、输卵管堵塞,以及其他器官的病变[2]。子宫肌瘤行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瘢痕大,术式并不理想。随着微创术式的不断推广与成熟,腹腔镜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日益广泛[3]。我科于2013年1月~2014年0月共收治77例子宫肌瘤患者,并行腹腔镜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7例患者,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为40.5岁;42例为单发性的肌瘤,35例为多发性的肌瘤;28例为浆膜下的肌瘤,39例为肌壁间的肌瘤,10例为浆膜下肌壁间混合肌瘤;适应症:肌瘤数目≤3个,最大肌瘤直径≤8cm,所有的患者都符合妇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对于异常出血者进行诊刮除外子宫内膜恶性变。
1.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消毒阴道、会阴部和腹部的皮肤,并铺无菌巾,留置尿管。建立人工气腹,把气腹针插入腹腔内,采取平卧位,头低臀高位,注入CO2形成气腹,把腹腔内的流速控制在30L/min,压力控制在13—15mmHg。把气腹针退出,插入穿刺套管,当感觉有突破感后拔出针芯,使用腹腔镜头观察。观察患者的大网膜、肝胆肠管是否有异常情况,同时观察腹腔中的粘连情况,并对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进行检查。对于浆膜下的子宫肌瘤,若瘤蒂较细,直接进行电凝切断,并将瘤体摘除。若瘤蒂焦策,需要先切开表面的假包膜,拉出瘤体,再给予“8”字缝合。对于肌壁间的肌瘤,首先切开肌瘤突出的部位,采用穿刺针对子宫肌层进行穿刺,注入10U的垂体后叶素,将假包膜选择单机电凝进行切开,并选择大抓齿钳牵引、钳夹瘤体,给予电凝止血,并剔除肌瘤,给予肌层的缝合,对剔除肌瘤选择粉碎器进行旋切,并分次取出,同时将瘤腔关闭止血,避免形成死腔。在内镜下检查盆腔内的脏器有无出血或损伤。对腹腔积血进行冲洗,把CO2气体放出,缝合腹部切口,并使用敷料贴把切口覆盖住。
2结果
77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后全部治愈,无中转开腹。术后并发恶心、腹胀5例,皮下气肿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3讨论
子宫肌瘤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下列几方面:使用避孕药、遗传、肥胖、生育年龄、环境因素等。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月经出现异常、腹部有包块、腹部疼痛、不孕等。因此,达到育龄年纪的妇女应定期体检,才能及时防治该病。若在日常生活中已出现上述症状,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4]。临床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微创,术野好,操作简单,节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腹腔镜手术明显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保留了子宫[5],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腹腔镜手术要把握好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张庆霞[6]等认为其适应症为:浆膜下或阔韧带子宫肌瘤≤3个中等大小(≤6cm)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7~10cm单发壁间肌瘤,而对肌瘤直径>10cm壁间肌瘤或数量在4个或近黏膜的子宫肌瘤,则为该手术禁忌症。对肌壁间、体积小等肌瘤不易发现,医生要注意其适应征。通过B超确诊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等,镜下严密检查,注意被遗漏的部位。医生的责任性很重要,因为腹腔镜手术不能触膜子宫。正因为诊断准确,预防手术并发症措施到位。通过本次的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法对子宫肌瘤剔除的效果非常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彩萍,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67.
[2]马丽,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0(3):24.
[3]李卫民,朱静洁,王艳明.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9):664-646.
[4]徐美春,孙航,朱高香,比较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62.
[5]王晓雷,秦玉静,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2005,21(9):545-547
[6]张庆霞,朱兰,刘珠凤,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4(24):278-281.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