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边
完美的劫掠故事
赵某某从钱某某手上三十块买的那个石头,孙某某跟他三万块买走了,李某某又出了三百万,将这块石头弄到手,周某某找来,李某某说,这块石头啊,给三千万也不会卖……
这样的故事,石友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情节大同小异。
单从情节性来说,这样的故事堪称完美,并“令人神往”。但故事的实质却让人感伤:上回我们说过,石头现下是被当成丫环的公主,当成丑小鸭的天鹅。她本是高贵无价的天然艺术品,而那些被当作励志榜样的层层翻滚的价位,不是石头的真正升值,反倒暴露了一个层层打劫的事实。
谁在打劫石头?
一种是石农对石农的打劫。这种掠夺的结果是一些石农做大了,从一个石摊整出了一个大展馆,自己不下河找石头了,坐在馆里等着大佬们来泡茶。
一种是城市石友对乡村石农的打劫。由城市工薪阶层、生意人、老板组成,他们到河边,在石农的家门口转悠,然后石农的石摊冷清了,城市里出现了石头市场。
一种是大老板、大财团对石友、石农的打劫。他们往往采取“斩首行动”,平时不见人,来时一阵风,将他们自认为的好东西一下卷走,然后将一个看起来有点兴奋、又显得很落寞的乡村和城市奇石市场丢在身后。
这就形成了劫掠过后的必然结果——
一是刺激了奇石市场,但让市场变得落寞。
二是刺激了奇石文化,但让文化停留在商场。
三是刺激了奇石队伍,但让石友更加急躁。
打劫者,“有价无市”的元凶
每次打劫过后,都会出现一个诡异的现象:市场不是繁荣了,而是出现退化的痕迹。市场的退化现象,证明一个客观事实——石头不是可批量生产的商品,大面积的“有价无市”,是局部的“天价冲击”产生的机体瘫痪。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是价格的飙升中,没有相应地为奇石市场带来普及性的文化增值。文化增值没有实现,这就是奇石打劫带来的最残酷的现实。
天鹅没有醒来,公主没有现身。文化界还没有正眼看奇石的时候,打劫石头的土豪们,茫然于如何阐述天鹅的天性、公主的贵胄家世。这个任务咱期待谁来呢?下一回咱说说——城乡的石头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