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有序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命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如何以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支持和支撑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和谐建设,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而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其中重要的是要在继续扩大高层次人才供应的同时,切实优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结构。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乃题中之义。其中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不失时机地以国家示范高职为基础建设一大批新型本科高校,应该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新课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快速的推进和发展,经济社会也在不断协调和谐地运行,尤其是世纪之交,中国做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优化了人力资源的供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我国高层次人才结构,解决学以致用问题,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人力资源绩效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但我们必须清晰的看到,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言,我国高层次人才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而结构性矛盾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首先,现行高等教育普遍遵循学术本位而建立。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建国初期的改造利用时期,由旧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为我党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所用;文革时期,高等教育遭受严重破坏和摧残阶段,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制度后,高等教育重新恢复生机和改革创新阶段;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有了空前的大发展。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尤其是第四阶段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穷国办大教育的格局,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也成为世界之最。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曾研究并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即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四个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应用型(教学型)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或从国家的具体管理政策看,又有“985”、“211”等项目,进而人们把学校又分为四、五类,如:“985”高校、“211”高校、一般高校、新建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一些地方尤其是“985”、“211”学校比较少的地区,为了加快提升本地高等学校的水平,又实施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办法和省部共建的方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门类林林总总,但无论如何,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评价体系和高等学校自身的努力方向而言,都是以学术评价为最高乃至唯一标准。多少重点学科、多少重点实验室,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多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仍是最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标准。正因为这样,无论是学校、院系、还是教师本人,都以学术为追求方向,这本身也没有错,但它在事实上忽视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
其次,面向实践和应用的高等教育尚没形成好的气候。应该说,从形式上看,这几年我国已经开始有了面向实践和应用的高等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12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上已占据半壁江山;但毋需置疑的是,它虽被冠以一个类型,但实质为专科层次,因而难以达到社会各方的认同。农民子女、贫穷家庭报考是基本特征,就读高等职业院校乃考生和家长无奈之举也是真实写照,尤其是在全社会招工用人本科标准和本科情结及文化的背景下,这些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专升本的冲动和目标,而且大约8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在实施,面向实践和应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大打折扣。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新建立和专升本的本科学校,在学术界把它定义为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主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等人才,但在事实上,这些学校在暗中或明中仍以抓学术、抓学科等作为工作目标,面向实践和应用的属性大打折扣。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力主及倡导下建立起了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联盟,但成效似乎并不明显。
解决结构矛盾的关键是建设一大批新型本科高校
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后,我国高等教育在总量上已不再是突出矛盾,而关键是结构性矛盾;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全面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而这一改革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结构又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并存的现实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推进,我国自1999年开始了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紧接着,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和教育部每年都要召开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大学生就业难几乎与高等教育扩招和大众化同步。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大大高于普通高等教育,为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不断喊出口号,希望找到合适的高层次人才,甚至开出高价,希望招收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种严重的结构不匹配和不协调状况,需要引起深思:它除了社会观念和大学生就业观念以外,与我们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也就是说,社会需要的是“行为操守好、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忠诚度高”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而我们的学生大多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和动手技能很弱,对基层一线和基本工种的适应力也不够强。
国家尚未形成一个面向应用、注重实践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
如果要追索问题的本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上发展很快,但从根本上看,始终没有从重知识、轻实践,重学科、轻专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到普通高校的知识重复,我们在创新教育、实践教育等方面还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2006年开始实行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及其由此推动的开放办学和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改革为核心、双师教学团队为重点、工学结合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积极的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能否建立起持久的机制和真正的推动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从当前看,国家示范的热潮似有退去之嫌,不少媒体已贬称国家示范校目前集体遇冷。应用型学校转型发展联盟已经成立,且初步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尚属“只听冲锋号、不见枪和炮”的状态,真正的考评和指导政策还在研讨之中,还值得期待。上述分析表明:如何真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打造一个以面向应用、注重实践、培养职业化专业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是我们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建设和发展几百所新型本科高校是重大的战略选择
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和数量上的扩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高等院校数近2000所,应该说数量不足的矛盾已经缓和,而结构性矛盾仍相对突出,从向规模要质量转到向结构要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解决这一课题的矛盾应该是建设一批新型本科高校。
所谓新型本科首先是指本科层次水准的高等学校,它主要实施高中后教育,如果按当前基础教育学制政策,它主要针对18~22岁适龄青年进行教育和培养。
所谓新型本科,其基本特征是职业化和应用性,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第一线,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坚持职业化培养,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以“行为操守好、岗位适应快、动手能力强、稳定度高”为主要特征。
所谓新型本科主要突出区域性或专业化特征。区域性特征是指学校主要是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调面向区域招生为主、面向区域就业为主、面向区域服务为主、传承区域文化为主。专业化特征是指这类学校以相应的产业链和行业管理服务为主,突出产教深度融合、对接产业链、服务行业和行业内企业发展急需,学生具有较强的产业和行业文化因子,具有较高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学校具有较强的行业性文化。
新型本科可以新建,也可以通过改造和转型,包括目前的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也可以是目前的优质高职院校升级发展,可以采用多管齐下的途径来解决。
新型本科需要足够的数量和相当的规模,几百所乃至上千所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因此,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升格发展应该是两条同步之道。
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是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的重要路径,教育部分设成立高等职业教育司或高教二司,应该是一个重要举措,必须用改革的思维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切实推进这项工作。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是建设新型本科高校的重要力量
关于如何建设一批新型本科高校的问题,至今尚未形成共识,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从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或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等提法、概念。笔者个人认为,还是以提建设一批新型本科为宜,新型本科不同于传统本科,主要基于职业化和应用型培养,它属于本科层次,而举办新型本科学校的,应该包括地方新建本科学校转型,独立学院模式构建和高职院校升级,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是新型本科的重要力量。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应用型、职业性高等教育的最早实践者和创新探索者
如果说高等职业教育在比较早的时间里就高举类型特征旗帜的话,那么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就是这个旗帜的最初诠释,而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定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从一开始就在坚持其理念和定位的基础上,强调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强调依托行业、服务地方,强调工学结合、学做结合,强调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新型本科的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已初步形成宝贵经验和长效机制,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进和建设新型本科应该是顺理成章,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已经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多由老专科改造和重点中专升格而来,经过至少10多年的发展,这些学校现代化校园和教学条件已经形成,教学设施有了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其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十分牢固,依托行业企业办学的意识十分明确,为行业企业和地方服务的机制已经建立。这些学校不仅形成了一个兼职教师的聘用机制,而且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双师”素质加强。绝大多数示范性高职院校已具备为新型优质高校的六条标准,即:一个现代化的校园与一大批理念认同的校外基地的有机统一;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和一大批质量合格、机制有效的兼职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一个相对充裕的财政拨款机制和学校较强的服务创收能力的有机统一;高质量的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多路径、全方位社会培训体系的有机统一;较高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学生在岗位上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教师具有较强水平、稳定保障的福利收入水平与众多成名成家机会和平台的统一。
升格发展为新型本科高校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毋容置疑,从2006年开始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极大地调动了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了全国高职院校的热情,对推动高职教育、带动中职教育、触动本科教育改革也产生了巨大力量,但项目结束,尤其是体制调整后,也由于学历层次等因素,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似乎面临着发展受阻、创新乏力的困境,这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担心和担忧。要把示范校建设成果巩固好、发展好,并保持其强盛的可持续发展势头,继续给整个战线以榜样,我们要对照条件、因势利导,研究其改革建设之道、创新发展之路,而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等多重的立体意义上看,通过一定程序、放开一定政策,把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乃至另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升级为新型本科学校是切实可行之路。之所以让其走新型本科之路,既不是按传统老办法和老标准批建本科,也不是不给其出路和通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改革成果不被夭折,改革创新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