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丽
课堂教学环节的多样性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我做过很多尝试,例如: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互相质疑等。这些策略都有各自的效果,恰当的应用,对丰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辩论作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新的活动形式,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作用。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还有助于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在课内所学信息的提炼。辩论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碰撞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更多的依据。同时,辩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益处多多。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伟人细胞》教学就是很好地运用辩论方式教学的实验平台。首先,这篇课文本身具有可以拓展的内容,即普通学生身上都具有伟人细胞;其次,想成为伟人的种种尝试中的失败和不经意间的成功之间的关系;再次,贾里自己思想的大幅度转变;最后,贾里的经历让我们重新思考伟人和普通人的定义。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讨论并进行拓展的地方。为此,我在课堂的拓展环节设计了辩论并将辩论的题目设定为:正方观点——贾里是伟人,反方观点——贾里是普通人。
正方:我方认为贾里是伟人,首先,他有想成为伟人的想法,这本来就是一个伟大的、不平凡的;其次,在这样的想法的驱动下,他敢于付诸行动,这种勇气也是不凡的;最后,他敢于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所以,我方认为贾里是伟人。(这名同学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讲起来头头是道)
反方:我方认为贾里是普通人。我相信世界上有他这些想法的会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我也有这类似的想法。有伟大的想法,但是并不一定就是伟人。
正方:但是贾里会做普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例如自己拿坏书,把好的留给别人。我想,贾里的这种先人后己的品质就是伟人的品质。
反方:以后可能成为伟人,并不能说明现在就是伟人啊。
正方:在贾里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候,贾里爸爸说:“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这实际上是爸爸对贾里的肯定,肯定他的这些看似滑稽的事情上的价值。我觉得,爸爸认为,贾里走上了伟人之路。
反方:是啊,连贾里都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这说明他的认识是清醒的,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就是说,他只是个普通人。
正方:这点我赞同,我觉得那些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过或多或少贡献的人,他们都是伟人,都应该值得我们尊敬。
反方:是的,改变世界不仅需要那些所谓的大人物,每个平凡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身边的人,都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世界。
……
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辩论正酣,很多同学的手还是高高举起的。正方的一个同学提议说:老师,我们继续吧。我笑笑没说什么,示意大家下课,但我能看出,不只是这位提议的同学,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当我走出教室的时候,有些同学仍然在辩论。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辩论的效果呈现出来了。
在辩论中,学生们不仅将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向深入,而且开始触及人物性格的细节之处。如,贾里的想成为伟人的这种想法的价值;贾里将想法付诸行动的种种表现;贾里成为轰动人物的意外;贾里对自己的重新定位;爸爸对贾里的评价等。最终使学生明白:首先,普通人身上有很多伟大之处,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为伟人的可能,包括想成为伟人的这种想法也是非常宝贵的;其次,伟人的平凡的一面,读过一些名人传记的同学一定还记得,那些伟人们都或多或少有和我们一样的地方,不论是想法还是做法。而且伟人也是从普通人走来的,他们的起点和我们是一样的,甚至比我们还要低。所以,伟人的前身都是普通人;最后,伟人是如何炼成的,他们是如何从普通人修炼成伟人的。通过贾里的经历,大家或许应该有所感悟,如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是走向伟人之路的垫脚石。
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运用辩论,但像《伟人细胞》这类的课文,如果引入辩论这一形式,确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具体的操作中,还要注意:1.明确辩论的基本要求,即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对方的观点;2.注意表达方式,即要条理清晰,有说服力;3.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辩论场面,甚至在引导中可指定一名同学发言;4.教师在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的时候,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最好能引用学生的发言。
总之,在相关课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辩论的形式进行拓展,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转化,即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对阅读过程中理解的深入都有很大的好处,语文课堂的知识空间也因此而大幅度的拓展。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