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民富绿更浓

2014-07-07 05:02向云峰蒋小平海书山吴良树
林业与生态 2014年5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绿化

向云峰+蒋小平+海书山+吴良树

绿色,是绥宁的名片。绿色,是绥宁的身份。截至2013年底,绥宁林业用地面积达23.2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9.3%;活立木蓄积达16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漫山遍野的葱茏,美不胜收的绿色,供养滋润着绥宁大地。

10年来,绥宁县坚持不懈地抓好植树造林,让山更青,让民更富,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大县提供了强有力的绿色支撑。

高位推进,开创造林绿化新局面

重视绿化、爱树护绿是绥宁人民的优良传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绿化造林工作当作一场绿色接力,一棒一棒传递下来,一步一步走向更高。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把建设生态经济大县作为发展战略,提出打造生态绥宁、绿色绥宁。先后启动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三边”造林等生态绿化工程,逐步构建起绥宁林业生态体系的主体框架。

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化造林绿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林工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促进竹资源培育和精深加工的若干规定》等重要文件,为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并每年都召开林业会议和营林生产阶段性督战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造林绿化工作。全县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包村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全党动员,全民参与,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每年春季造林,县领导班子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干部职工,坚持奋战在造林绿化第一线。县领导还经常采取现场办公、现场观摩等方式深入造林现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十年汗水林成海,人勤山青遍地金。10年间,全县共造林3.46万公顷,中幼林抚育10.31万公顷;封山育林3334公顷,封山护林6.67万公顷。毛竹低产改造8000公顷,丰产培育4000公顷。大力推进社会化造林,非公有制造林已成为了主体。全民义务植树已成为自觉行为,绿化美化意识得到加强,义务植树600万株,建立绿色通道450公里,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市级13个。

绥宁人播撒绿色的执着,为这里赢得了“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湖南省绿化先进集体”、“全省重点工程造林质量优秀单位”和“全省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等众多美誉。

措施得力,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

10年来,绥宁从注重实效出发,科学谋划,积极做好造林绿化的发动、组织工作,做到了宣传有声势,办点有特色,资金有保障,督查有力度。

宣传发动深入开展。先后开展绿化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举办讲座、培训班30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3万份;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广泛宣传绿化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绿色文明,激发了全民“热爱家园、绿化家园”的积极性。

办点示范树立样板。县四大家领导每年办点200公顷;县林业局领导及林业系统每年办点334公顷;乡镇办点200公顷。10年来,全县建成5334公顷示范林。县里投资300余万元,分别在枫木团乡望州界和长铺子乡赤木滩建立了138公顷、27公顷楠竹丰产培育及竹林道建设示范点;在党坪乡龙家村、李熙桥镇苏洲村、鹅公岭乡文溪村建设80公顷油茶新造示范点,在朝仪乡隘门村建设了约7公顷的油茶低改示范点。

资金扶持力度加大。10年来,共投入各项造林资金2亿余元。县林业局对面上造林验收合格的,每公顷补助750元种苗费。农民发展楠竹、油茶,政府都有奖补。出台了《关于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新造、扩鞭连片面积在0.34公顷以上、按标准实施、经验收合格的,县政府每公顷分别补助3000元、1500元。对完成山场清理、垦复或削山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培育措施的,经验收合格,每公顷补助1500元。竹林道经验收合格后,县政府凭验收报告按铺砂路面18.8元/米、未铺砂路面10元/米给予补助。对连片新造油茶林0.7公顷以上的,无偿提供优良苗木,并每公顷奖励肥料750公斤、现金1500元;连片垦复施肥0.4公顷以上的,每公顷奖励肥料750公斤、现金750元;垦复施肥高接换冠的,每公顷另外奖励穗条和工钱1500元;对利用银行贷款种植油茶14公顷以上的大户,给予财政贴息补助,并奖励定点育苗单位、生产先进单位和示范户。

造林质量严格把关。一是严把造林整地关。坚持先整地、后栽植,对重点、难点部位造林采取专业队施工,实现整地、栽植、抚育管护专业化、精细化。二是严把造林种苗关。认真做好种苗信息服务,严格落实种苗“四证一签”制度,保证苗木质量。三是严把检查验收关。县林业局每年开展春季造林、第一次幼林抚育、第二次幼林抚育与其它营林生产工作“三次大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将其作为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评先评优及提拔的依据。

主动作为,铸就造林绿化新成效

10年来,绥宁县积极作为,通过启动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走出了林业发展的新路子,达到了造一片、管一片、绿一片、成林一片的效果。

抓好林业项目工程,确保青山常在。10年来,全县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达7768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3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每年都顺利通过国检、省检,而且面积核实率、面积保存率、林权证发放率、钱粮兑现率、管护率、档案率、成林率均为100%,名列全省前茅。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项目2807公顷,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3567公顷,退耕还林974公顷,森林抚育5000公顷。

抓好“三边”绿化工程,美化人居环境。一是突出城边造林,狠抓满顶界公园绿化和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化建设。绿化县城荒山13.3公顷,植树50万株。启动了满顶界植树纪念园建设,种植桂花等名贵树种1000株。二是突出水边造林,重点在巫水河、蓼水河、莳竹河等河堤绿化。绿化河堤300公里,植树20万株。三是突出路边造林,对黄桑路、S221省道关峡至红岩段实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采取乔灌结合,多树种造林配置。绿化公路50公里,植树3.3万株。endprint

抓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构筑绿色屏障。全县划定公益林8.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5.5万公顷,并对天堂界、神坡山、花园阁等生态小区实行全封保护,对全县100年以上的15万株古树、120个古树群实行挂牌保护。通过建设和管护,全县公益林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66万吨,蓄水1641万立方米,释放氧气114.89万吨,固碳120万吨。

全民参与,形成爱绿植绿新风尚

栽下万株树,引得春风来。每年冬春,在山上山下,沟里沟外,街前巷后,总会看到成群结队的植树队伍。他们之中,有党员干部,有造林公司的专业施工人员,有主动参加义务劳动的普通群众。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兴绿蔚然成风。

在每年造林绿化中,县林业局领导与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全力融入植树造林第一方阵,挖大坑、栽大树、保成活。林业系统许多干部职工几十年如一日,为绿色事业奉献青春。营林站沈序登在营林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在乡镇林业站工作的12年中,他严把炼山、整地、调苗、栽植及抚育的各个环节质量,完成造林3400余公顷,幼林抚育1.4万余公顷。

双手植下致富树,家园增绿人添寿。红岩镇焦溪村村民不仅高标准种植、抚育好本村的667公顷林地,还租赁其他村334公顷土地植树造林。村民每年自觉对林地进行3次抚育。为保护幼苗不被牲畜破坏,划清界限,村民在自家林地周围筑起了篱笆墙。如今,种植3年的林木高达6至7米。寨市苗族侗族乡李家村10年来先后造林近7000公顷,成为县里累计造林最多的村。

在优惠政策激励下,经济林成为各类资本和大户争相投资的“香饽饽”。10年来,共吸引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投入到油茶、楠竹等经济林建设,县财政投入奖补资金400万元,新造油茶1334公顷,低改6667公顷;新造楠竹667公顷,低改8000公顷,修建竹林道500公里,全县涌现出3.3公顷以上的种植大户1000余户。长铺子苗族乡濑水村残疾人刘文忠,20年间承包营造速生丰产林145公顷,带领村民造林207公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春风浩荡千山翠,绿色绥宁万象新。接下来,绥宁县将以培育资源、提升生态功能为重点,大力修复生态系统,实施森林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资源总量、质量和均量。其绿色的姿态,必然是绥宁绿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绿化
植树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