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大山终不悔

2014-07-07 04:59肖学文
林业与生态 2014年5期
关键词:瞭望台尖山火警

肖学文

陈水秀,女,48岁,是湖南省临湘市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名普通职工。自1993年驻守在林场条件最艰苦、位置最偏僻的鹰嘴尖担任瞭望员以来,她远离城镇、以林为伴、扎根山顶,准确报告火警200多次,创造了连续20年森林火警报告记录无差错的奇迹,将自己如花似玉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绿色,被同事们戏称为“嫁给大山的女人”。

受命:正值花样好年华

鹰嘴尖,位于五尖山林场最顶峰,距五尖山林场场部20公里,海拔588.1米,林场瞭望台就修建在鹰嘴尖的山尖上,由于既不通电又远离水源,是一个让林场职工望而生畏、谁也不愿去的地方。1993年,前任瞭望员退休后,安排谁来接这个班呢?正当市林业局和林场的领导感到为难之时,陈水秀的心动了,她主动找到场长说:“要不,先让我去顶几天吧?”场长一听,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你一个年轻妹子,受得住这份清苦吗?要不,你先顶一阵子,有了合适的人选,我一定把你换下来!”晚上,陈水秀忐忑地把这事告诉了同是林场职工的丈夫。丈夫一听,更是大发雷霆:“你,你疯了吧?那是女人能干的活吗?你一个人守到山尖上,我怎么办?两个孩子怎么办?”陈水秀小心地说:“我已答应了场长,总不能反悔吧?再说,也就顶几天……”这一夜,陈水秀好说歹说,终于说通了丈夫。第二天一大早,这个执拗的女人狠下心来把一个5岁,一个2岁的孩子托付给山下的亲戚,毅然走进了荒无人烟的大山之巅,接过那一座用青石垒起的7米高的瞭望塔。可谁也没有想到,她这一干,至今已是21年。

坚守:千难万险只等闲

初到瞭望台时,陈水秀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孤独与寂寞。出嫁前,她是父母心尖上的肉,出嫁后,她又成了丈夫手心的宝,不管什么事情来了,都有一个稳稳的依靠,心中有什么话,总能找个人喋喋不休的念叨。可来到这里,她就如同被丢在大海中的孤岛上,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特别是晚上,没有电灯,一盏煤油灯在山风中忽明忽暗,塔外除了呼呼的风声,就是野兽的嗥叫,有时还有猫头鹰凄厉的叫声,这一切,常常吓得她不敢睡觉。

最让陈水秀无法忍受的是生活物质的馈乏。从山下通往瞭望台只有一条野草丛生的羊肠小道,米、菜等用品都要靠肩扛手提走10多公里路运上来,连生活用水都要下到3公里远的山沟里去挑。曾记得有一年夏天,临湘连续3个月没有下雨,山沟里的水断流了,生活用水必须从离瞭望台5公里多的村子里去挑,因天干物燥,自己一分一秒都不敢离开岗位,她只好让丈夫一个星期送一次水,自己也只能一个星期抹一次澡,心中的苦闷无法言说。如果遇上冰雪封山的季节,日子就更难熬了。2008年冬天,南方遇到百年一遇的冰冻天气,瞭望台被冰封48天,地上的冰雪足足有一尺多厚,屋顶的椽子都被冰雪压榻了,床上的被子上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冰,呆在屋里,就像在冰窖里一样。几天下来,瞭望台里不仅断了吃的,连柴火都烧完了。后来,是丈夫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背了些生活用品上山,才让她度过难关。

更可怕的是,经常受到毒蛇的侵袭和雷电的威胁。2005年6月的一天夜里,天气有些闷热,陈水秀半夜醒来,准备例行瞭望,伸手去枕边摸手电筒时,手指触到一个冰凉的东西。她心中一惊,小心翼翼地拿过手电,打开一照,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一条刀柄粗的花蛇正盘在她的枕边呼呼大睡。她战战兢兢地找来一根木棍,将蛇赶走,才熬过了这一夜。比起毒蛇,雷电对生命的威胁,更是凶险。1997年初春的一个晚上,突然电闪雷鸣,她知道,森林因雷击起火的几率很大,此时必须时刻注意火警,于是,她站到瞭望台顶,手握望远镜向四周巡视,突然一个闪电,随之一声巨响,将她震倒在平台上,所幸的是,巨雷击中了离她一丈多远的太阳能接受架,才幸免于难。

责任:练就慧眼识火情

要搞好森林火情监测工作,没有一身过硬本领是不行的。陈水秀刚进入大山的时候,望着层层叠叠的青山和渺渺茫茫的林海,她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更谈不上说出各个山头的小地名。为全面掌握管护区的情况,她利用雨天初晴不易发生山火的时机,将辖区内的所有山头和沟谷跑了个遍。每天早上,她带着一把砍柴刀,几个馒头出发,对管护区内的山头地形、交通道路、扑救劳力等方面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踏查,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做到了如指掌。

为了准确了解判断火警,掌握技巧,她不仅向山下的老农请教,还仔细研究前任留下的观察日志,并养成了天天记日志的习惯。20多年来,她对每天的天气变化,风向,瞭望情况都做有详细的记录,炼就了一双慧眼,能在第一时间根据林间烟色、空中飘来的烟灰来判断是否有火警,及发生火警的地点与距离。

2009年7月的一天,她发现城南乡王禾村的一处山坳冒出一股烟雾,她从烟雾的形状与高度,判断是有人放鞭炮,但她总觉得某些方面有些不对劲,就立即与场部联系,场部又与该村取得联系,该村防火员说是一户村民家给80岁的老父庆寿,放了不少鞭炮,没有火警。信息反馈到陈水秀这里,她坚持自己的看法,说是一定有火警。果然,不到10分钟,一股浓烟冲天而起,她再次报告火警,林场立即与当地取得联系,并派人扑救。原来,是因为那户村民放炮时,炮筒冲到屋后的林地,引起了山火。由于她判断准确,报告及时,使山林和农户避免了一场灾难。

20多年来,她凭着这份责任心和积累的经验,细致地区分出林地里面生活用火、生产性用火以及失火的差别,每年监测到的林区用火达600次以上,基本上做到了准确无误。

奉献:以台为家无怨悔

为了守护这片3.3万多公顷的山林,陈水秀长年累月以台为家,一心扑在瞭望工作上,“忘记”了家和孩子。每到年节,正是森林火险高峰期,别人都一家团团圆圆,可她一刻也不敢放松,只有盼着下雨下雪的日子,才能回家一趟。可这个小小的愿望,对于陈水秀而言却成了一种奢侈。

说起孩子,是陈水秀心中最愧疚的。到现在,在外打工的大女儿还常常怨恨她这个不称职的妈妈。那时两个孩子上小学,每天晚上别的妈妈都会在灯下辅导孩子做作业,周末还会带孩子逛公园,可她只能将孩子们寄放在山下的亲戚家里,只有周末才能让丈夫将他们接到山上来住两晚。记得女儿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周末,因丈夫要回老家办事,就托付亲戚将孩子们送回家。没想到的是,女儿竟带着上一年级的弟弟上山了。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当两个湿淋淋的孩子站在门外时,她一下子懵了,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后来,女儿上初中、上高中,都一直住在学校,直至上大学参加工作,也很少回家。

想起这些,她常常暗自落泪,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丈夫,对不起这个家。很多人对她不理解,有的直言不讳地说她傻。也有的说,在瞭望台上好玩,天高皇帝远,上不上班都没人知道。对于这些议论,陈水秀总是一笑了之。曾经有人问她:“你长年累月一个人在瞭望台上,不觉得苦吗?”陈水秀只是淡淡地笑道:“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再苦再累,我也会一直走下去。哪怕哪一天我真的走不动了,我也无怨无悔。”

21年的坚守,陈水秀用执着与责任,让五尖山筑起了一道森林“防火墙”,将无数次的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她的无私奉献。她多次受到岳阳市、临湘市政府的表彰,年年被评为公园防火先进个人,市防火先进个人,2009年被临湘市人民政府授予“爱岗敬业标兵”荣誉称号。endprint

猜你喜欢
瞭望台尖山火警
怎样报火警(一)
吉林省林区瞭望台配置与林地可视性分析
火警电话
留在苏窦山瞭望台上的诗
人间仙境尖山子——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子游记
十二月,瞭望台
瞭望台
胡尖山油田A17区块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
胡尖山油田采出水处理药剂研究与应用
胡尖山油田分注工艺技术改进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