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滁州 239000)
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口译逻辑显化研究
——基于PACCEL语料库分析
王敏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滁州 239000)
基于PACCEL语料库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现象。通过对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和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关系连接词的使用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句关系的显化程度;(2)汉英口译逻辑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口译自身的典型特征。
汉英口译;逻辑显化;语料库;PACCEL
显化最早是由Vinay&Darbelnet[1]作为一种翻译技巧提出来的,指“译文把隐含在原文的意思明晰化”。显化同简化、范化一起被归纳为翻译的共性或是翻译的普遍性,柯飞提出,“译文呈现的有别于原文的一些典型的、跨语言的和有一定普遍性的特征”[2]。具体而言,显化现象是指翻译过程中在译文中添加或明示原文中隐含语言成分的过程,目的在于更清楚地传达原文中的语法和非语法信息。
口译过程中的显化现象被视为是克服语言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一般而言,显化是在译文中增加字词,适当的显化能促进双方相互理解,但无的放矢增加译文字词容易造成累赘而引起理解负担。口译不同于笔译,前者可以语言累赘,只要有助于听众理解讲话者即可,而后者相对精炼,衡量口译质量不能完全根据笔译标准。在许多情境下,口译需要采用显化译法,否则译文中就会出现概念模糊、语义不明、文理不通、语气不接、逻辑关系不明或混乱等问题。特别是针对论证类口译题材,其明晰的特点要求译者必须清楚明了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内容。
逻辑显化包括逻辑语义显化和逻辑关系显化。在口译过程中,逻辑语义显化是根据事理关系和逻辑常理显化句中某个词或短语的内涵意义,而逻辑关系显化则是指将源语中各种隐性的逻辑关系通过显化手段得以体现。在汉英口译中,由于汉语是一种形式化程度低的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义连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实现语句之间的连接,因此在口译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通过增加适当的逻辑关系连接词将这些内在的逻辑关系显化。逻辑关系连接词表示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示因果、转折、目的、让步和假设等逻辑关系,其使用频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句关系的显化程度。限于篇幅,本文将基于PACCEL(Parallel Corpu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考察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特征及其动因。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语料库翻译研究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对翻译共性的研究。翻译共性,也称翻译普遍性,是翻译文本的规律性语言特征。Mona Baker认为翻译共性为“翻译文本而不是源语话语中出现的典型语言特征。这些语言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干扰的结果”。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翻译共性被主要概括为显化、简化和泛化三个方面。翻译共性研究中以对显化的研究最为全面。
然而,基于语料库的显化研究均局限于笔译语料,关于口译语料中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显化特征,鲜有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在并不多见的针对口译显化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多为Shlesinger、Schjoldager、Niska、Gumul等西方学者,但都以同声传译为讨论对象。目前国内口译显化研究就整体而言,总体研究仍显不足。2009年胡开宝[3]依据自建的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探讨汉英会议口译中的语篇意义显化及其动因,指出“语篇意义显化是指译者明示源语文本语句之间的隐含关系,或使用显性衔接替代隐性衔接”。其认为,在汉英会议口译中,译员常常选用连接词that、不定式标记to以及逻辑关系连接词来明示源语语句之间的关系,汉英会议中语篇意义显化程度相当显著。分析原因,一是由于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译员往往选用英语连接词明示汉语原文语句之间隐含的关系;二是由于译员为方便听众的理解,频繁运用解释性翻译。2010年胡开宝[4]又以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CECIC)为研究平台,探讨了翻译共性假设对汉英会议口译的适用性以及汉英会议口译英译语料的语言特征,揭示了显化和隐化、简化和复杂化以及强化和弱化等句法操作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产生了影响。2012年郝玉荣[5]借助PACCEL-W语料库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对显化这一现象的认识,指出译者对于原文进行解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原语文本冗长,这一冗长现象可能是由于译语中提高了衔接上的外显程度造成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人称代词手段在构句层面依赖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具体到人称代词主语在翻译转换中的表现,则是人称代词主语显化或隐化现象。2012年张子君[6]基于自建的汉英外交口译语料库,对比考察了各类逻辑连接词在原创汉语、口译英语和原创英语语料中的使用情况,并分析构成口译衔接显化现象的影响因素。2011年高毓申[7]基于小型语料库辅助探究会议交传口译中显化和隐化现象,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后记者招待会交传口译的记录(近10年)小型语料库的研究,试图对口译过程中的显化和隐化现象进行分类。对译者为何采取显化和隐化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给出了其对交传会议口译中显化和隐化的新分类,并结合交传口译语料库给出例证和分析。通过研究译员采取显化和隐化策略的原因,得出是语言、文化差异和口译自身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结论。2011年于德伟[8]以Shoshana Blum Kulka的显化假说、Daniel Gile的IDRC模式、Hans Vermeer的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显化策略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运用,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尝试在检验显化策略是否普遍存在的基础上探索显化的原因及其遵循的规律。使用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CEPC来对原文和译文的转写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显化策略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运用是否普遍。同时采用Michael Barlow研制的ParaConc软件对语料进行了局部的统计分析,以进一步验证上述检验结果。在进行原语与译语的对比描述研究时,也适当提供译文作为参考,以进一步厘清显化策略的运用情况。
以上研究充分运用语料库进行口译中显化现象研究,极大丰富和推动了口译研究发展。但目前对于专业大学生口译的显化现象还没有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简称PACCEL)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现象并探究其动因。
(一)语料选取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选自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该语料库是由我国文秋芳教授等建立的包含中国大学生口译和笔译语料的大型学习者语料库。PACCEL语料库的口译语料主要收录的是TEM-8测试中的口试部分,由于所选语料范围针对性强,所选群体为英语专业学生,故其同质性较高,再加上所选语料为TEM-8全国统一考试,其测试标准一致,所以该语料库在代表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它的建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对教学、研究、测试、培训以及教材编写、网络远程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抽取2005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语考试中的第二次口译任务所产生的语料,共计190个口译样本。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首先,本文采用的是基于语料库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进行探究。通过对已建成的PACCEL语料库进行人工赋码,本研究对逻辑关系连接词在汉英口译中转换的语料进行考察,关注焦点集中在体现行文逻辑的条件、因果、转折三类意义关系上,其中对PACCEL语料库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及频率进行统计属于定量研究的范畴,而对统计结果的描写、分析和解释离不开定性的因素。因此,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以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其次,本文使用ParaConc等软件工具统计和分析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和频数以及汉英口译的句式结构和词汇特点。最后本文依据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口译自身的典型特征来分析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现象及其成因。
(一)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使用ParaConc软件工具统计和分析了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和频数。ParaConc是“用于开展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的软件,对翻译平行语料研究十分有用,可以发现翻译文本中的双语规律性的特征、用法和结构”[9]。本文先是启动ParaConc软件并加载PACCEL平行语料库,然后在检索查询这个界面分别输入汉英双语的逻辑连接词进行检索,查看其分布和翻译规律。图1就是对英语因果逻辑关系连接词so的检索。
根据表1,在PACCEL汉英口译语料库中,英语连接词的频数为760,其中44.6%的英语连接词是显化作用的结果。一些汉语语句之间没有使用逻辑关系连接词,其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根据上下文推导出来,而译员选用诸如so、but、so as to等明示这些语句之间隐含的逻辑关系,这样原文语句之间的隐性衔接转变为显性衔接,语句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听众的理解,尤其是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它们的显化频数分别是50.2%和76.6%。其次是转折关系和条件关系,让步关系显化程度最低。
(二)讨论分析
首先,在汉英口译过程中大量使用逻辑连接词,这主要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口译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汉语是一门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义逻辑、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来连接句子,句子之间的连接无明显的形式手段,是形式化程度较低的语言,而英语是一门意合语言,主要依靠形式手段来实现语句之间的衔接,注重句子形式和显性接应,语言形式化程度较高。将一门形式较低的语言译成形式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就必须突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并借助大量反映逻辑形式关系的连词、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进行空间搭架从而把句子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1 因果逻辑关系连接词so的检索(PACCEL-S)
依据上述统计结果,本文得出了逻辑关系连接词so在PACCEL语料库的应用,以此类推,我们将具有表示逻辑关系的so、but、so as to等连接词逐一做了检索,并统计。见表1:
表1 逻辑关系连接词在PACCEL汉英口译语料库的应用
其次,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口译不同于笔译,它本质上是一种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交流的双方成功实现交流。与笔译的书面语言不同,口译活动的语言载体口头语言转瞬即逝,存留的时间非常短暂。由于口译的这一特点以及人类记忆机制的限制,口译译员很难记住口译原文的语言形式,所能记住的只是原文的意义。口译译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原文每个词汇显然不可能,这时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别人的观点。作为口译实践的主体,口译译员采取解释下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都会对语篇意义显化及其程度的高低产生影响。
再次,显化本质上是译者为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对原文语法、语义、语用和语篇信息所做的解释。译者的解释程度越高,译文显化程度便越高。显然,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差异越大,译者便越需要进行解释,目的语文本的显化程度因此便越高。
根据所得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关系连接词的使用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句关系的显化程度;其次,汉英口译逻辑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口译自身的典型特征。
[1]Vinay&Darbelnet.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uan C.Sager and M.J.Hamel[M].Philadelphia: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342.
[2]柯飞.翻译中的隐与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4):303-307.
[3]胡开宝,陶庆.汉英会议口译中语篇意义显化及其动因研究: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67-73.
[4]胡开宝,陶庆.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翻译,2010(5):49-57.
[5]郝玉荣.基于PACCEL-W语料库的人称代词主语显化现象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7):132-133.
[6]张子君.从逻辑连接词角度探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衔接显化: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考察[J].阜阳师范学院,2012(6):71-73.
[7]高毓申.基于小型语料库的会议交传口译中显化和隐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5.
[8]于德伟.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交替传译之显化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16.
[9]王立非,王金铨.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38-42.
Study on logic explicitation in C-E interpreting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an analysis based on PACCEL corpus
WANG 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uzhou Institute,Chuzhou 239000,China)
Based on PACCEL corpus,the paper analyzes explicitation of logic in C-E interpreting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The findings show that(1)during the process of C-E interpreting,the usage frequency of logical connectives affects the explicitation degree between sentences to a large extent and(2)the major reasons for explicitation of logic in C-E interpreting are due to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formalization degree of the two language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ypostasis and parataxis and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interpreting itself.
C-E interpreting;explicitation of logic;corpus; PACCEL
H315-9
A
1009-8976(2014)01-0049-04
10.3969/j.issn.1009-8976.2014.01.015
2013-10-11
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K2012B343)
滁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1sk011B)滁州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1jyz010)滁州学院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王敏(1979—),女(汉),安徽滁州,副教授
主要研究口译理论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