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蔡敏
公共服务一直是我国政府和普通民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国家近年来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文化部的《“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中都指出了出版业的公共服务功能。在互联网普及、数字技术发展、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全媒体环境下,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云出版等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新业态能为民众提供怎样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完善和发展,正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我国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现状
1.借助数字出版重点工程,促进公共服务基础建设
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服务涉及到的主要是民众的文化、教育以及其他民生服务,政府和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推出了一批重点惠民工程,以加强数字出版公共服务。例如国家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建设工程、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字化工程、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出版促进工程等。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公众日益提高的数字出版内容需求,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内容资源充沛、覆盖领域广泛的现代科学知识公共服务基础网络。
2.创建数字出版公共平台,优化公共服务形式
数字出版的公共服务,还体现在数字出版平台的创建上。数字出版公共平台多以政府为主导,是推动数字出版企业的集聚和协作,实现内容和服务的集聚和整合、发行和传播渠道互联互通、终端共享、受众广泛的公共平台。例如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就包含有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它承载了数字出版工作全流程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服务内容和形式上都完整地体现了数字出版的功能和作用,能实现数字阅读公共服务、整合新闻出版数据资源、建立公共服务数据库、数字版权保护等功能。
3.开发数字出版产品,丰富公共服务内容
数字出版产品,有互联网期刊、多媒体互动期刊、电子图书、原创电子书、数字报纸、博客、网络文学、手机出版物等,形式多样,内容海量。新型的阅读载体具备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网络社交等一系列的媒体应用功能。数字出版的服务不仅停留在满足人们多层阅读的需求层面,还满足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拓展的需求,满足了信息构建与社群传递的需求。
4.提升数字出版技术,拓展公共服务渠道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数字出版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便捷的渠道。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PC、手持阅读器,还有新研发出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多种终端获得公共资源和服务。数字出版的公共资源和服务,有传统的出版发行单位的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提供的公共资源,有图书馆数字化馆藏,有数字出版企业形成的数据库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还有各地或社区形成的“城市社区数字图书馆”或“新农村数字文化站”或“数字文化社区”等。例如上海图书馆的市民数字阅读网站,就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字阅读入口,支持PC、iPad、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各种终端设备的接入访问,用户可以一键链接到相关资源,无需重复进入各个资源库进行检索,直接阅读资源全文,并且可以通过微博、豆瓣等社会化媒体应用交互接口将用户的体验互动融汇到阅读的过程中。
当前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的困境
数字出版业虽然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制本身的不足,以及数字出版产业自身困境,数字出版公共服务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限制了公共服务水平
数字出版是朝阳产业,我国数字出版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日益清晰,产业链逐步完善,但是就目前而言,数字出版产业在产业标准、产业规模、产业政策、产业环境、版权保护等多方面离大发展、大繁荣的成熟阶段还有一段距离,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由此,它能带给民众的公共服务也会有所限制。
2.数字出版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数字出版产业涉及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和娱乐产业等多个方面,建设主体多元混杂、后期管理尚未成型。行业与行业之间如何划分界限,怎样制定和实时运行制度统一规划公共服务的资金、政策、方式、内容等,尚需深入思考。公共服务功能的主要实施者是政府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除了中央支持之外,还有其他各级政府,另外还有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之间如何明确责任和义务以便更好地进行公共服务,如何投入资金,如何具体运作等,这些都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明确,以便更好地实施数字出版公共服务。
3.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对于文化的引导有待加强
现阶段是个强调多元为特征的时代,但民族的发展必须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的基调,能对多元文化的格局加以调控,能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加以引导,否则公民集体的精神生活便失去了一种共同理念的支撑。数字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出版应该发挥这个作用。虽然数字出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方式,具有越来越宽广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的传播手段,但在实现主流价值观的维护,对多元价值观发挥影响力方面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大众文化、多元文化的引导还有待加强。
4.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均等化未能体现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公众对文化、教育的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长,但是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需要有网络覆盖,需要有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接收设备,而且还需要具备使用这种终端的能力,大众的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掌握信息的条件以及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服务机会。对于农村人口和城市贫困人口而言,他们很难获得均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难以获得均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
我国数字出版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策略
数字出版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其公共服务既是民众期盼的,也是大有发展空间的,怎样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民众的需求,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建立公共服务长效机制,多元化主体实施公共服务建设。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的建设,各级政府、各相关管理部门以及行业组织,都应积极参与。政府应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合理有效地将社会其他团体、组织和个人吸收到新闻出版的公共服务建设中来。抓紧进行制度管理的软件建设,其中包括资金投入来源、资金使用监管、日常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体系等,形成一套常规的制度,从而保证各个环节都能以较高的效率运转。
第二,拓展数字出版产业,实现文化引领。数字出版的公共服务,是基于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前提,行业产业发展了,其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数字出版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数字出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开发健康有益文化资源,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占据数字化网络文化传播的主流阵地,净化和规范网络文化传播内容和秩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提升文化水平。
第三,普及技术和条件,减小公共服务不均衡。数字出版的公共服务的实现是需要技术和条件支撑的,这都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有所把控,尽力纠正种种原因造成的现实不均,从制度架构、财政投入、决策参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确保城乡居民、各地区民众都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服务,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避免歧视和差距扩大,才能为更广泛的社会公平公正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保障民众的幸福真正实现,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第四,分类制定标准,完善绩效评价体制。由于数字出版公共服务涵盖的服务区域广、服务内容多、服务手段新,因此,数字在服务程序、标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规范化和公平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系数。这就需要政府或新闻出版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广大群众的需求,分门别类地制定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的标准,以使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在服务目标、内容、基本程序、评价机制、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基本参照体系。尤其是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需要特别重视,可以从服务规模与水平、运作机制、产品与服务创新、影响力、社会满意度等方面考察,并制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促进和落实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其他社会组织的兴趣,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更好满足民众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出版业的公共服务功能及其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重要,除了具有服务于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服务于教育等功能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保障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