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从来无小事

2014-07-04 00:58
党建文汇·上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车中央纪委通报

从4月7日起,在对各地违反八项规定行为的“曝光”频率上,中央纪委由过去的不定期通报、月报制,改成了周报制。4月14日、21日、28日,这一栏目都准时与群众见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周一见”。

中央纪委在“曝光台”制度建设上的变化,正体现出对作风建设的全方位重视。

查看“周一见”栏目中曝光的行为,很多人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连这种“小事儿”都会被中央纪委点名道姓地通报,甚至受到撤职、降级等严厉处分?

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以往人们“见怪不怪”的公车私用问题,比如开公车接送孩子上学、拿公车给孩子办婚礼的行为,被查了;公款给单位职工买点福利,发个月饼、用购物卡“犒劳”一下下属,被查了;工作日午间喝个酒,被查了;上班时用电脑浏览购物网站被查了;办事人员对群众态度不好,也被查了。

这些是“小事”吗?被处分的官员可能觉得是。正因为他们觉得是小事、不值一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这真的是小事吗?当然不是。群众问题、作风问题从来就无小事。一个党员的错误,影响的是群众对党的整体观感;一件小事上的作风不正,累积起来,在庞大的党员队伍里就成了不正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这个道理。

相较于以往,这次“廉政风暴”的洗礼,比以往更猛烈、更深刻,不仅力度大,而且用制度给公务员群体套上了一个又一个“紧箍咒”。

抓作风建设的意义也不止于此。在多地的通报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作风”问题,还有一些涉及诸如公务员在行政上不作为、在市场上乱作为,或是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这不仅宣告了一些官员用“懒政”躲避“风暴”的希望之破灭,更说明了作风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官员不仅要廉政,还要勤政;不仅要约束好自身,更要服务好改革。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申孟哲/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车中央纪委通报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数学通报》问题征解2387另证
最“狠”通报
《数学通报》2305号“数学问题”的简解与探讨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漫画
“空降”宁夏任纪委书记
2013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中国产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