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曦
得知《丘陵之雕》问世,好奇地想,以散文著称的野夫先生,诗作究竟如何?购来一读,再读。好的诗歌,读一遍是不够的。更因为,很多时候,现代诗的隐喻和象征,使诗界之外的读者,确实要咀嚼多次才能领悟作者想表达的东西,甚至,永远也无法领悟。
一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我坚信自己最本真的定位是诗人。”是的,唯其是诗人,才会为着那道民族的伤口冲冠一怒,抛却锦绣前程,用青春年华的自由祭奠逝者。唯其是诗人,才会为着文学的理想,放下已成就的事业,自我放逐于边城埋头写作。他“像诗一样活过了我们的80年代,甚至活到了21世纪”。读《丘陵之雕》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作为诗人的野夫。微博上的野夫,很多时候是平和淡泊的,散文里的野夫是浓墨重彩的,真正的野夫隐藏在诗歌里,敏感、多情、激情、愤怒。很多时候,野夫先生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诗作只是私人日历。”
《丘陵之雕》分为三部分。《狼之夜哭》是早期作品。就藝术性而言,已是十分成熟,想象丰富,比喻奇妙,用词凝练。既有表现年少轻狂的《后现代之触须.三.伞》,有表达被文明束缚了本真欲望的《床》,以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辞藻铺开游子孤寂的《瞬间》《在黄昏》,更有痛切奴性
侵入民族血脉的《老树》,有追悼青春痛挽冤魂痛陈绝望的《狼之夜哭》,有呼唤自由至死不屈的《牛》。每一篇都力透纸背,苍凉、遒劲。
作为书名的《丘陵之雕》,气势宏大,雄性的勇敢和力度溢于言表。最喜欢这两句——把灵魂这样不屈这样坚韧地暴晒在日光下/然后竖起头颅来接受世纪风的选择/我活着,以一个男人的姿势。
二
中编《门后的守望》,是作者“90年代在禁中为一个陌生女人所写的情诗集”。这一编的诗篇,多次出现“门、石门、铁窗”的字眼和形象。被弃绝在生活之外的诗人渴望友谊、渴盼爱情、渴念人间的生活。他犹如失去了天空的鸟,只有“隔着云层的遥望”是自由的,只有思念和遐想是自由的。阅读关关跋涉了千山万水的来信,对关关的喁喁倾诉,成为他幽暗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一丝温暖。天空、小鸟、明月、星星,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事物,在诗人笔下,成为自由的化身。不同于散文的委婉周全,他的情诗,常见不容违拗的口吻,满是诗人的浪漫和男人的雄风。深情之余不乏霸气,令人想起李煜的“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想起柴静“一半是土匪、一半是警察”的评语——
在我必经的路口等着浪子回归/储存了多年的芳香已溢出了胸怀/你做好准备将接受我任意的惩罚(《夏天的十四行》)
只需要/再一个再一个黄昏之后/我便能/真正占领你的全部/像今夜/我拥有这无限的星空一样(《囚徒的一天.3》)
《生命之舞二重奏》的主调是作者的自传性叙述,与之并行的复调是关关的成长经历。如同电影的蒙太奇镜头,结构新颖,很有现场感——
破旧的书包盛满了初次流浪的故事/在边城/吱呀的课桌承受了他全部的奢望//学会使用拳头/树一般布满裂口/在结痂的心灵上长出男人的骄傲/为长高/绝不仰望任何一颗头颅(《生命之舞二重奏C》)
作者近期词作“贺新凉”之末句“终此世,不臣叩”,与之异曲同工,读者可循迹找到诗人的心路。
禁中的野夫,并非只有关关这一处寄托——“深深地懂得/今天的一切/曾经是史记中的伏笔(《经历》)”。儿女情长,无碍英雄气壮。真正的大丈夫,当如是矣!
三
下编《现象系列》,是他近年来的诗作。尽管他以茶喻己,“一切成为往事/在回顾中宁静而淡泊(《茶的寓言》)”,但诗为心声,那场导致他牢狱之灾的往事,已成为镌刻在心中难以痊愈的伤口,至今鲜血淋漓,令他成为一道“永远也退不出的身影”。不是为了曾被禁锢的青春年华,而是为了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
体温可以冷却/而血色/却固执地不肯暗淡(《无题》)
都老去了么/那些/穿过此夜的人物//不可挽回的梦境/令人感到活着的漫长/感到/夜雨萧疏/没有勇气走出这间屋/去面对那满地弹洞般的/眼睛(《现象.1》)
就艺术成就而言,第三部分诗作更凝练、更冷峻,也更成熟。他以弹弓般射出的火车比喻这个不公的时代(《致火车》),写横流的物欲对世人心灵的残害(《现象.1》),写他对即刻板又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倦(《现象.10》),写逝者如斯夫的人生思考(《在河之洲》)……
我读到了战士的勇毅(《无题》)、对死亡的思索(《公墓》)、对某些垂死而又怕死者的嘲讽(《寻死的人》),还有战士号角般的《风歌》、堪与王小波那篇猪兄妙文媲美的、充满了黑色幽默的《乡村记事》……亦有难以免俗的脆弱,以及,年华老去的浩叹——
磨难使心灵变得多么脆弱啊/仿佛一只充满裂纹的陶碗/已不堪盛满这些轻灵的水滴/只能搁置在檐下/让偶尔溅起的涟漪/注入几丝潮意(《听雨》)
最熟悉的是在微博上读过的《异国冬夜》——
……我在异国的雪夜忽然潸然/肤色各异的国土上/只有雪白血红是一致的/善与恶应该一致/疼痛和笑容都一样通感//可是我们的罪与罚还远未一致/真正荣与耻的不同反应/还在无限拉大着她与我的距离/这些遥远坠落的雪啊/像从更加遥远的前世飘来/堆积在我们今生的罪孽上……
但凡对极权心存警惕的读者,读到此,也已潸然了。
四
野夫先生的诗,不如散文华丽,依然用尽了十二分力气,又加上了十二分真情,必须正襟危坐,用十二分的力气去读。诗歌里的野夫,率性、勇毅、凛冽,浸染着时代的泪痕和墨汁,充满了纯粹的激情。我以为,野夫先生这几句话,足以作为这本诗集的总结——
“我很难真正地摆脱对这个世界如此顽固的依恋,包含那些真实的高贵和善良、纯美的爱以及平凡岁月里的健康人性。”“真正像诗人一样存在,更为重要”。
一个用人生来写诗的诗人,一本催人思考过去、展望未来,教人珍惜生命、友情与爱情的诗集,值得一读。
(摘编自共识网,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