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霞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党的使命同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幸福安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决心是一贯的,但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结合国情的变化,促进民生的举措又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到民心相背和国家的安定。因此,我们经常把“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中国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生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等,都是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国古代的统治阶级虽然也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执政为民。
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宗旨和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革命的方式促民生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这一概念,但是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其中,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获得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近代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深深地认识到,在这种国情下,如果不以革命手段争得民族独立,不赶走帝国主义,不推翻封建专制,没有国家独立,民生问题就不能根本解决,改善民生就只能是一种奢望。
为了解放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让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国家的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内还存在大量的私有制成分,不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在此基础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功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如此深刻的、大规模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没有引起社会的动乱,是党的又一次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从根本上,为国家的民生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改革开放促民生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努力的探索,也曾提出过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改善民生的举措,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整个社会物资短缺,尤其是农村的大多数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本身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二是因为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问题认识不够清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立足时代特点,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决策,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实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开始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同过上富裕的有尊严的生活。当然,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也不等于平均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根本保障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需要一个过程。
改革开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想象,20世纪90年代,面对某些针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声音,也是为了冲破僵化思想的束缚,邓小平以一个总设计师的能力和魄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要把能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改革,能让人民得到实惠,就要坚定不移的进行下去。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中国的13亿民众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以人民最关注的,也是我们每个人感同身受的衣食住行来说,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靓起来的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的住房,便捷起来的交通,中国人民生活全面而快速的改善使我们看到一个国家昌盛,人民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党建的方式促民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世界范围来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苏共丧失了执政地位,东欧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改旗易帜。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复杂多样,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有经济政治原因,也有意识形态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立党不再为公,执政不再为民,也就是说,不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的重要位置,党抛弃了人民,人民很自然地也就抛弃了党,国际局势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国内形势来说,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也进入关键期,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考验。就党内的情况而言,党的性质和宗旨依然,但是,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党员的纯洁性难以保证,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一些同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相符的现象,严重损坏和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
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总结和吸取苏东亡党亡国的教训,紧密结合我们国家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要求,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抓手,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四、当代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促民生
民生的改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时代不断有新发展,人民群众不断有新期待,旧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新的民生问题又将出现。当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还处于物质极度贫困时,人民的呼声就是要吃饱饭,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在享受着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用更加高昂的呼声喊出了新的民生诉求,民生不再仅仅是吃饭穿衣最基础性的问题。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又成为目前涉及人口最多、人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等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十七大报告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阐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民若有所呼,党必有所应。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近几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及人民民生的政策,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种地不交税、看病不太贵、上学不付费、养老不犯愁、住房有保障”。党的十八大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将成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的主要使命。这一重任和使命,落实到根子上,依旧是民生问题。车轮滚滚,历史前行。回首历史,我们为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自豪;纵观世界,我们同样要收拾心情,看到差距。我们最大的国情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最大的现实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民生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面前依然是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任。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改善民生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13亿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更高层次、更加全面的民生时代正在到来。
[参考资料]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版
2.朱小玲.关注民生与党的执政理念新发展.《理论探讨》[2010-5].
3.范拥军等.毛泽东民生思想初探.《现代经济信息》[2009-9].
4.孙英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党执政的核心理念.《 邢台日报》[2011-1].
5.党的十八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