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读了“资产性收入”提法

2014-07-03 00:45
党建文汇·上 2014年1期
关键词:陈杰居民收入比重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在《第一财经日报》上撰文说,自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很多人就有一个误读,认为就是要想方设法鼓励居民积累资产,尤其让更多人拥有住房资产。甚至不少人主张,当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拥有资产之后,社会主干群体就成为基于利益联系的共同体,会大大增强社会凝聚力。理论基础就是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

然而,这里有一个陷阱。只有资产持续保值增值才能称为“恒产”,否则一旦大面积贬值,就会动摇社会根本,反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以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住房自有率过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都遭受沉重打击,而住房自有率较低的德国、法国、瑞典等则基本安然无恙。而为了稳定民心,政府实际上就要背上让房价只涨不跌的隐性义务。这不仅违反市场规律,而且即使做到也增加社会阶层间矛盾。

让房价合理回归到与经济发展和普通居民收入相平衡的水平,关键就是要限制住房的投资功能、资产积累与财富储蓄功能,让住房更多回归到消费属性。同时,政府不能以资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高为美,而要高度警惕资产性收入比重过高而带来社会系统风险大、加剧贫富差距和阶层对立矛盾等种种负面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杰居民收入比重
初恋的临终之约:去往下一场爱情春天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放风筝
收条上多写个“今”字 5万元欠账要不回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