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丁武
不做税务系统的“害群之马”
文_丁武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重拳出击,态度之坚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并查处了一大批腐化堕落的党员干部,其中也存在少数税务系统的“害群之马”。作为基层地税机关,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引以为戒,坚守廉政线,始终坚持克己奉公、廉洁从税,严守纪律、廉政、执法三条底线,确保权力运行不出问题,自觉维护地税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勿踩纪律“红线”
如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其中设置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每周通报”专栏,对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且每周一公布。从身边来看,关于规范公务接待、严禁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送礼、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清理整改办公用房以及公共场所禁烟等纪律的规定越来越细,各类明察暗访和社会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要求也越来越严。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税务部门可以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此,岳塘区地税干部及时转变观念,居安思危,十分注意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没有在以往认为的细枝末节上放松要求。
严明政治纪律。对地税部门来说,必须把严明政治纪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严明政治纪律,一定要从干部的思想抓起,切实纠正存在的糊涂认识。比如对中央、省、市反腐倡廉的决心估计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改进作风的规定视而不见,我行我素;对地税工作面临的内外部形势缺乏正确判断,把握不准,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滥发议论,无组织、无原则地对各级党委(组)的决策部署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泄私愤、发牢骚,甚至无事生非,闹不团结,唯恐天下不乱等。这些错误认识与上级的要求格格不入,对此,地税干部必须以统一、严明的政治纪律,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共同维护地税安定团结的局面与和谐发展的氛围。
严管劳动纪律。劳动纪律是最能体现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地税干部要经常用这面镜子来照照自己,看是不是存在劳动纪律涣散的问题。岳塘区地方税务局把严管劳动纪律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从身边不起眼的小事抓起,启动了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做到了上、下班签到,外出办事进行外出登记。此外,开会纪律问题也是地税干部必须铭记于心的准则,对于无故缺席、交头接耳、打瞌睡、看报刊、玩手机等现象,虽然微小但负面效应非常明显,往往给老百姓造成不好的印象,严重影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而严管劳动纪律,就必须从这些小事上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做起。只有抓好了这些小事,我们队伍的形象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才能与老百姓走得更近。
严肃财经纪律。财经问题的特殊性、严肃性,不仅要求有关单位要做好事后监督,更要从源头抓起,稍有不慎,有可能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基于该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首先是抓审批程序。哪些字能签、哪些字不能签,都要按照财经纪律的要求来做,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有助于把好资金进出的关口。在中央治理奢侈浪费、规范津补贴的敏感时期,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十分注重发票的规范。众所周知,发票管理是财经管理的起点,严肃财经纪律就必须从严管发票做起。同时还要抓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对不按预算执行或超预算的人和事,要做到严禁报销,进而捍卫预算的严肃性。只有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严肃财经纪律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不触廉政“高压线”
廉政纪律是条带电的“高压线”,现在我们有少数干部游走在这条高压线的边缘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和严重性。有少数人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不徇私枉法,用公款吃点喝点、给亲朋好友经商办企业提供点便利、到基层检查收个红包、和企业老板打打麻将、在涉税事项的处理上打打招呼等,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没有什么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没有看到问题。严守廉政“高压线”,不仅要加大对税务人员廉洁从税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执行的日常检查,而且要开展对踩红线行为的查找,对挥霍浪费公共财产,接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随意打招呼说情等“病菌”,要及时清除,防止其成为煮青蛙的“温水”,成为滋生大小腐败的“温床”。
全面落实责任制。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党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划分了廉政责任区,印发了《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与各单位、全体干部签订了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及重要工作安排,对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项,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党组书记(局长)末位表态。
党组成员依照巡视工作的有关规定,每季度至少牵头进行了一次巡视监督。全局上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此外,各级党组把“保平安”作为带队收税的政治责任和廉政底线,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既要严格约束自己、作出表率,又要切实带好队伍,勇于负责、善抓善管。纪检监察部门时刻牢记自己的监督职责,把全部精力放在作风建设、执纪监督和惩治腐败上来。
加强宣传教育。岳塘区地方税务局通过纪律检查日、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以及“一把手”上党课等形式,组织干部学习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文件规定,各单位撰写了学习情况反馈,部分科室结合学习内容,修改了相关工作制度。岳塘区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将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简化资料报送等流程进行了规范和统一,出台了“一窗式全程服务”制度,征管科把相关要求融入了税源分级分类的规范管理之中。办公室修订完善了《车辆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了公车使用规定。
另外,岳塘区地方税务局还采取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访贫问苦等多种方式强化廉政教育,把廉政准则和法规的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制作廉政文化展板,形成了区局特色廉政文化理念。各级领导敢于负责、敢于碰硬,对发现有问题或有苗头的干部,当前当面批评教育,直接指出,及时处理,限期改正,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挽救了干部,又提前化解了危机,消除了隐患。
化解廉政风险。岳塘区地方税务局通过规范内部权力网上运行机制,加强对管人、管财、管物、管税、管基建等高风险岗位的管理,加大对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干部选拔等关键环节和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的监督力度,增强制度约束力,消除廉政隐患。针对不同业务管理部门、不同业务岗位以及业务流程进行风险点排查,明晰监管责任,突出监管重点,形成科学合理、方便操控的监管系统。此外,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坚持以“零过错”为防范执法风险的目标,加强对税收执法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强化自查自纠和督导落实。
2014年,重点学习运用市局编发的《税收执法风险防控案例探析》,通过对70个案例的分析,全面防范执法风险。2013年,岳塘区地方税务局纪检监察干部在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中,做到了单位和个人会员卡零持有。关于领导干部个人和家庭重大事项报告9人次,干部廉政建设自查自纠117人次,拒吃请45人次、拒礼品4人次12件、拒礼金3人次共3000元,上交红包礼金、购物卡3人次共9000元,上交礼品2人次11件,折价约23000元。
远离执法“雷线”
针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不佳,严格依法治税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不严格依法治税又怕税收流失,导致失职渎职,可以说税收执法工作陷入相对尴尬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地税干部更加注重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控税收风险,远离执法“雷线”。2014年,岳塘区地方税务局重点杜绝为了应对征管考核,进行虚假申报、制作虚假资料的情况发生。
推进政务公开。将税收工作的重大措施、优惠政策等及时传达给纳税人,做到审批的事项公开、查处的案件公开、工作规程和监督途径公开,以此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税收工作透明度。2013年,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充分利用网上监督平台,认真落实省局内部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的工作要求,对公务接待、干部选拔、政府采购、会议管理等23项内部权力在网上进行公布,同时,对减免税在外网上进行公布,做到“晒权”“亮权”,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化征管改革。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全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强化岗位责任,实行征、管、查三分离,使权力得到合理分解配置,从而预防执法风险的发生。同时,制定了更为科学详尽的“征、管、查”内部协调配合制度和具体操作规程,既做到了相互之间信息互通、协调配合,也减少了职责交叉,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税款流失风险。
2013年,纪检监审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减免税执法监察、财务收支审计、票证检查盘底、政府采购监督和“一案双查”等活动7次,在督促检查中发现问题2起,发出监察建议2条,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和行政问责。此外,岳塘区地方税务局还受理了信访举报3起,通过认真调查核实,对反映失实的及时澄清,使得所有信访举报件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
优化纳税服务。岳塘区地方税务局积极开展“四检查一评议”“发展环境优化年”等活动,领导深入干部群众之中,开展“两督一谈”活动,市局领导和区局领导带队深入纳税人之中,下户走访辖区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点15户,发放调查问卷,查找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中层干部和基层干部在组织纪律、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落实“一窗式全程服务”制度,实现了税务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努力建立诚信、公平、和谐、有序的税收新秩序。另外,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全面深化落实 “九项便民新举措”,结合自身职能,推行便民服务措施。转作风是要整歪风、树新风,不能整了歪风没有新风,去了邪气没来正气。
(作者系湘潭市岳塘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