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王义正 本刊西南通联中心主任 陈鹏
广安纪委的改革“加减法”
文_本刊记者 王义正 本刊西南通联中心主任 陈鹏
提到四川广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如今的小平家乡,是一座繁华而又静谧的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现代工业文明与当地人喜欢安静和朴实生活的传统思想交相辉映。
如今,在这座城市,改革的步伐没有停滞。纪委系统正用实际行动涤荡着当地的党风政风。“这次机构职能调整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纪检监察机关就像伸开的五指攥成拳头,比以前更加凸显其主业,更加坚定有力了。”广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光辉告诉本刊记者。其实,这次广安纪委的“加减法”不止体现在机构职能的调整上,还有其他方方面面。
原来广安市纪委的查案数量在四川省内排名较低,但改革后,到2013年,广安市纪委实现了数质并举,进步明显。
十八大之后,反腐力度加大,纪委的责任愈加重要。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与反腐加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成为一大难题。
在广安市纪委,他们从纪委的定位上找到了突破口。广安市纪委研究室主任邓勇告诉本刊记者:“一是在工作方向上,纪委的工作将进一步回归到党章中来,根据党章赋予的三项职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二是在工作重心上,按照中央纪委‘三转’方针,着力向监督、执纪、问责上转,解决工作发散有余、聚集不足问题;三是具体工作中,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执法的再执法,克服越位、缺位、错位现象。”
这些年来,各级纪委承担了大量与纪检监察机关不相关的工作,比如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招投标监管以及党委政府临时分配的各种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一些具体性、事务性工作直接由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的执法监察往往等同于执法检查,效能监察等同于效能建设,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与组织部的部分工作重合等等,经常出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情况,甚至成了出了问题的“挡箭牌”。
机构的调整是职能转变的关键,广安市纪委原来只有两个纪检监察室,去年变成了3个,今年增加到6个纪检监察室。广安市纪委一共有15个机构,纪检监督部门超过了1/3。资源配置的变化体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纪委把更多的资源放到监督、执纪、问责上,体现出今后纪委的工作重点将转向再监督、再检查、再执法方面。
“以前纪委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其实纪委正确的角色应该是场外监督。”邓勇对本刊记者说。这种资源配置的变化引起的工作重点的变化,也直接引起了工作结果的变化,原来广安市纪委的查案数量在四川省内排名较低,但改革后,到2013年,广安市纪委实现了数质并举,进步明显。
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反腐,拓展举报渠道,多样化举报方式,保护举报人,这就是广安市纪委的新思路──全民反腐。
在工作方式上,广安市纪委也是屡出新招。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都有一名纪委派驻(派出)的纪检组长,以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稻草人”,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监督职能。纪检组长算是该单位的下级,很多人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尤其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如何监督?如何查案?广安市纪委针对这一情况,成立了纪检片区组,遇到查案时,由片区组调查,避免了同单位间查案的尴尬,也让这一职务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他们给每名驻单位的纪检组长配备了一个会议记录的笔记本,要求对所在单位所有“三重一大”事项全文记录。因为很多问题并非只是执行过程中产生,往往在决策过程就已经“埋下伏笔”了,国外的“白色腐败”就是这样。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一把手”一言堂现象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一个小小笔记本却能杜绝这一现象。因为这个本子记录了会议所有内容,而且规定除上级纪委机构外,任何人不得调阅,一旦出现问题,谁说过什么话,决议是怎么产生的,一目了然。这就让纪检组长变成了一只“活电子眼”。
96960,这是广安市纪委的举报电话,据邓勇介绍,在广安市的很多公交车、路边的垃圾箱、路灯广告牌、出租车、药店里都有。这样能增强民众的反腐败意识,当发现腐败时也能有举报渠道。广安市纪委把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安辑廉线”网上举报、96960效能投诉以及网络舆情等三方数据一起汇总,产生了一个“天成指数”(天然形成),然后排名。对排名靠前,群众反映最多的部门,纪委会找这些单位的领导谈话。对于举报指数较高的官员,纪委则会进行备案关注。据了解,2013年因为“天成指数”被约谈的就有广安市公安局局长、法院院长、教育局长等。“因为这个数据是老百姓给出来的,我们没有任何加工,所以不管找谁谈话,他们都没什么可说的,都服气。回去后也都能很好地改进工作。”邓勇对本刊记者说。
述职述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但在广安却是另一番场景。广安的述职述廉不确定对象,没有人知道会轮到谁,决定谁进行述职述廉的是一台摇号机。先给所有官员编号,然后现场摇号,借来的彩票摇号机是不会作弊的,摇到谁就是谁。“不指定谁准备,大家都会自觉准备。”2013年曾经有一位县长被“幸运”地摇到,但述职述廉报告没能通过审核。事后这位县长说:“我自己都觉得很没面子,以前觉得这个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而且党风廉政建设是书记的责任,与我没什么关系,看来是我的思想意识有待提高。”事后,这位县长又认认真真地进行了总结,在工作中更加细心。一个小小的摇号机,一种超越常规的突破,让一项在很多地方都只是流于形式的制度变得能真正让领导干部提高警惕,提升责任意识。到2015年,广安市纪委打算实行脱稿“三述”,看看官员们平时的工作究竟熟不熟。
广安市纪委在工作方式上的创新不光体现在制度层面,他们还充分利用了新媒体。互联网虽说很多单位都运用了,但广安市纪委的很多细节与众不同。在“安辑廉线”上,如果网民举报官员,现在用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用户的ID查找到举报人。为了保护举报人,广安市纪委通过技术手段,将举报人的ID生成一个符码,在其他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纪委内部通过输入这个符码才能查到举报人的ID。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保护举报人。虽然并不是什么大事,但不难看出广安市纪委保护举报人、鼓励举报、鼓励民众给纪委提供有用线索的用心和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
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安市纪委诸多改变中,最有看点的不是职能转变,也不是机构设置,更不是他们反腐的决心和努力如何与之众不同,而是他们的身体力行。
早在前任纪委书记主政时,广安市纪委就提出过一个“五不准”,其中一条就是:所有的纪检干部,不准出入酒吧、会所、歌厅等娱乐场所。有人觉得这样太过苛刻,纪检干部也可以自己去消费。但该纪委书记说:“让老百姓看到我们纪检干部去那种地方,影响太差,说不清楚,不如不去。”选择了一种职业,就要有为了这个职业舍弃一些东西的觉悟。这大概就是这位书记的意思。如今虽然书记换了,但这项制度保留了下来。
要肃清官风、民风,首先得自己肃清自己。正人,先要正己。这一两年,广安市纪委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系统自身建设力度,严防“灯下黑”。正在筹备阶段中的干部监督室,就已经处理了好几位违纪的纪检干部。纪委自律使得纪委自身风气率先发生变化。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安市纪委诸多改变中,最有看点的不是职能转变,也不是机构设置,更不是他们反腐的决心和努力如何与众不同,而是他们的身体力行。广安市纪委宣教室只是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面却有6个人办公,坐着宣教、预防腐败、电教几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办公室略显杂乱,但正是这种杂乱,给人以真实感:这是一个在干实事的办公室,这是一群在办实事的人。当邓勇让其中的一位工作人员为本刊记者打印一份单位资料时,这位工作人员先是找打印过一面的废纸,没找到后又对资料重新排版缩小字体后打印。管中窥豹,细节往往才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不难想象出他们平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
有一位学者曾说过:“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所有人靠文化。”广安市纪委不光从短期的反腐目标出发,更着眼长远的社会风气提升,开展了“广土工程”(广泛的社会土壤性条件改善工程)。从社会学角度入手,通过社会风气的改变,反哺官风、政风。在学校开设廉政教育课,就是“广土工程”的一部分。廉洁要从娃娃抓起,并非广安市纪委首创,香港廉政公署早在很多年前已经开始践行,效果不错。从根本上改善地方的社会风气,才是长远的、有效的反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