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对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蕴

2014-07-02 00:01阙明坤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信仰

阙明坤

摘 要: “中国梦”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具体体现形式是:报国梦、成才梦、创新梦,“中国梦”主题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动力,有利于大学生砥砺健全人格。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应体现“四个结合”:与思政课堂结合,与学生成长结合,与文化建设结合,与实践育人结合。

关键词: 中国梦;信仰;思想政治;大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4)01000105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不仅为中华民族描绘了波澜壮阔的美好蓝图,而且也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表达了对青年勇担时代重任的殷切期盼,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用“中国梦”打牢青年大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以“中国梦”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这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一、“中国梦”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体现形式

(一)报国梦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国梦”,具体体现就是怀揣爱国热情,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掌握真才实学,投身到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实现“报国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一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是促进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从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远赴欧洲勤工俭学,探求救国良策,到13位平均只有20多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五四”青年运动到发出抗日救亡最强音的“一二九”运动,青年大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抛头颅、洒热血,满腔赤诚;从5.3万名大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到10多万名青年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今年的芦山地震,大学生一直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心系人民、无私奉献,他们青春靓丽的背影为时代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西部、在边疆、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青年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西部、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身影。在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第四代核电等一批重大工程中,到处都有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神十”载人航天总体部,4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仅32.6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青年大学生只有融入时代大潮,跟着党走,才不会偏离方向,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报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大学生应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在实现“报国梦”中为“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二)成才梦

青春是最宝贵的年华,青年大学生富有激情,朝气蓬勃,怀揣出国梦、考研梦、创业梦、致富梦、明星梦等五彩斑斓的梦想。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个体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本构成,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当前第一要务就是要珍惜大好时光,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通过个体的“成才梦”助力“中国梦”。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能说某个人最优秀,只能说某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最优秀,成才的渠道多种多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重点大学高材生,还是高职院校学生,大学生只要学有所长,就一定能施展才华,立志成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大学生可以施展身手,展翅翱翔。无论是遨游太空的“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还是28岁就当上武汉大学最年轻教授的海归邓鹤翔,抑或24岁就当选十八大党代表的大学生村官石磊,还有35岁就当上航母设计高级工程师的王治国,他们的成功都是幸于时代。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当前,大学生践行“中国梦”,就是要勤于修身、立志高远,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如饥似渴地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牢固掌握扎实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施展抱负、报效祖国夯实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增砖添瓦。

(三)创新梦

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有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涌动着创新的梦想、创新的冲劲,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就是要燃起“创新梦”,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备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拥有解放思想、创新创业创优的品质,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以创新创业托起“中国梦”。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源。科学研究发现,人才成长的最佳年龄区在25至45岁之间,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古今中外,青年创新人才一直都是时代最闪耀的星星,照亮历史的天空。爱因斯坦26岁提出著名的狭义相对论;牛顿24岁发现微积分,27岁成为教授;马克思23岁获博士学位,29岁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华罗庚依靠自学数学,25岁发表震惊世界的数论专著。同时,青年杰出人才往往也是创业先锋,引时代风气之先。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时年仅19岁;比尔·盖茨20岁辍学后创立微软公司;乔布斯21岁时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25岁时创办谷歌公司。美国硅谷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的摇篮,正是由于拥有一大批斯坦福大学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急需大量创新人才。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但是我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大学生创业比率偏低,无论是李约瑟之谜,还是钱学森之问,都直指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创新梦”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青年大学生要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敢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奋勇当先、勇攀高峰。

二、“中国梦”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中国梦”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信念是事业的基石,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念,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心灵就会没有皈依处,就会变成欲望的奴隶和物质的犬儒。”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讲,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理想信念是推动事业发展、个人进步的强大力量。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指引方向。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要破解当前中国社会遭遇到的转型难题,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无疑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价值多元化、信息国际化的冲击,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西方价值观激荡碰撞。一些大学生受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理想信仰面临冲击,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少数大学生出现理想彷徨、道德失范、心理失衡、信仰危机等问题,逐渐陷入困惑、迷失自我、混淆价值、虚度光阴。中国梦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弥合了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隔阂,代表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凝聚力、向心力。中国梦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有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与国家民族利益一致;有利于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团结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融入改革开放时代热潮,提高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自觉性,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青春使命,从根本上解决为谁读书,为谁学习的问题,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

(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动力

创新动机在人才的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才只有产生了创新动机,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对创新活动产生兴趣,诱发创新情感,产生创新勇气和毅力。创新动机使人才的创新活动指向一定目标和对象,并与人才的其他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结合,共同推动创新活动的发展。远大志向和崇高目标对人才会产生巨大动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动力就越大。“百学须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青年杰出人才都有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成就救国救民的千秋伟业;茅以升矢志造桥,负笈苦学,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李四光、邓稼先、钱三强等一大批旅居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怀揣满腔爱国热情,毅然决然回归祖国,成就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

当前,“90后”大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兴趣广泛、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主体意识强、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大多数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和对生活逆境的体验,接触社会、生产实践的机会很少,依赖性强,缺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畏艰难的优良作风,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一现状亟需改变。今日实现中国梦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自己,每个大学生都是“梦之队”的成员。“中国梦”向人们展示了美好蓝图,可以化作大学生开拓奋进、不断创新、超越前人的强大动力,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和成才报国之志。“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有利于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大学生,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大学生,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增强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激励大学生勇作追梦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三)有利于大学生砥砺健全人格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智商至多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有80%归功于非智力因素,即“情商”。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将创造性人格概括为八个特点:广泛持久的创造兴趣、不可遏制的创造动机、富有创新的理想追求、健康的生活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勤奋刻苦的钻研能力、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习惯[3]。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的反映。古今中外,凡彪炳青史、誉满天下的科学巨匠、学者大师,无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例如,居里夫人不仅是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毅力坚强、无私奉献、不计名利的伟人;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品德高尚、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反对战争的正义人士;钱学森既是我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一位拥有超凡人格魅力的爱国知识分子。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后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高智商,只是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商,但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高度的自信心、健康的心理水平、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等人格特征。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中国梦”宣传教育有利于大学健全人格,养成良好品行。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提升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中国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马克思曾表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致力学术研究的人,首先要拿自己的学识为人民服务。“中国梦”有利于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水丰大河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中国梦主题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人格,马克思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可以锤炼大学生坚毅顽强、积极进取、勤勉奋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的品质。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政治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