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霞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
2004~2012年巢湖西半湖水质状况及变化特点
许霞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
本文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巢湖西半湖2004~2012年部分水质特点:藻类含量高,年均1 600多万个/升,夏秋季容易爆发蓝藻,冬季相对较少;氨氮冬春季含量高,一般大于1.00mg/L,夏季少;亚硝酸盐氮在春夏两季之间4、5、6月含量最高;PH在夏季7、8月份最高;浊度、嗅味总体是冬季好于夏季,除了大风天气。
藻类,氨氮,亚硝酸盐氮,PH,浊度,嗅味
巢湖位于长江及淮河之间,居安徽省中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水资源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由于沿湖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排入,以及巢湖流域内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整个湖泊水质急剧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藻类大量繁殖。巢湖水体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两岸居民生活,制约了该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极大关注。因此分析巢湖营养状态情况及变化原因,控制巢湖富营养化,保护重要水资源,直接关系到实现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合肥供水集团水质检测中心2004年~2012年期间的部分巢湖水质检测数据,总结出巢湖西半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及变化特点,以期为研究巢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便于更好地为治理和利用巢湖水服务。
采样地点位于湖心,离西岸边的巢湖水源厂有三公里,设有特定标志。检测方法依据GB5750-2006《生活引用水标准检验法》和美国EPA《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项目为藻类、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氮(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PH、浊度和嗅味,并记录每日的风力、风向。
3.1 巢湖水质情况总概
通过对历年来巢湖水质数据分析得出,巢湖西半湖水质年平均氨氮约0.89mg/L,最高时达4.00mg/L;亚硝酸盐氮年平均数值为0.064,最大值为0.480mg/L:浊度年平均值在43NTU左右,最高时可达250多NTU;藻类较多,年均藻量在1 600多万个/L,最多时超过1亿个每升;PH一般在7—8之间,呈弱碱性,最高可达9以上;嗅味一般维持在Ⅱ级,但夏秋季由于藻腥味的影响,有时会达到Ⅲ级以上。
3.2 所检水质指标具体变化特点
3.2.1 藻类变化特点
巢湖水质富营养化后带来一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藻类大量繁殖,特别是蓝藻频繁暴发,蓝藻暴发时,形成“水华”,水体呈墨绿色,并且散发浓浓的腥臭味,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图1 藻类变化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巢湖水藻类从4月份开始逐渐生长,到5月份迅速增长,直至8月份,这一阶段基本呈直线增长趋势。夏季6、7、8月份藻类基本维持在2 000万个/升以上,其中7、8月藻类数量最高,在2 800万个/升以上。另外,图中还可以看出,秋季9、10、11月份藻类数量也较高,含量远高于1 500万个/升。其他月份藻含量相对较低,特别是1月,藻量最少。分析原因是由于夏秋季气温高,适宜藻类生长,冬季气温低,藻类生长缓慢。
此外,通过长期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巢湖水体中,夏秋季节优势藻种为微囊藻,冬季为硅藻。微囊藻的繁殖速度快,周期短,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8℃~33℃,而最适温度大约为30℃,所以夏季是微囊藻的暴发时期,藻量最高。进入秋季以后,气温稍下降,微囊藻生长速度减慢,藻量开始降低,但是相对于其他季节则依然较高,往往也容易暴发蓝藻。冬季气温低,硅藻相对来说,能耐低温,所以冬季显微镜下观察主要为硅藻。
3.2.2 氨氮变化特点
图2 氨氮变化趋势图
从图2可以看出,巢湖水中氨氮的变化趋势与藻类大体相反,从4月份开始,氨氮逐渐减低,至7、8、9月份最低,一般在0.50左右或小于0.50mg/L;1月最高,均值远高于2.50mg/L,而此时藻类含量却是一年中最低的时候;2、3、4月氨氮较大,大于1.00mg/L,仅次于冬季,而藻类在这季节仅高于冬季含量;10、11、12月氨氮值在0.50~1.00mg/L之间。对这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出相关系数为-0.740,相关显著,呈负相关性。这是因为氮是藻类生长合成的必要成分,夏季气温高,藻类的生长繁殖迅速,消耗了大量的氮,导致氨氮的含量大大降低;而冬季气温低,大部分藻类死亡或处于休眠期,水体氨氮得不到利用,又维持了较高的水平。
3.2.3 亚硝酸盐氮的变化特点
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实质上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在氨化过程中,水中有机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过程中,首先在亚硝化杆菌的作用下,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然后在硝化杆菌作用下,亚硝酸盐氮进一步被氧化成硝酸盐氮;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氮被彻底去除了。所以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与硝化细菌的活动是非常密切的。
每年3月份开始,水温慢慢回升,水中的硝化细菌也渐渐活跃起来。从图3可以看到,亚硝酸盐氮含量开始迅速增高,4、5、6月份亚硝酸盐氮含量最高,普遍高于0.15mg/L。分析原因是由于这几个月的水温最接近硝化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25℃;从7、8月份开始,气候炎热起来,水温非常高,亚硝酸盐开始逐渐降低;9、10月水温虽然也比较适宜硝化细菌生长,但由于这时巢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与细菌共同竞争营养物质,特别是微囊藻释放毒素,大大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导致亚硝酸盐含量降至一个较低的水平。
图3 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趋势图
3.2.4 PH的变化特点
通过对2008年3月~2009年2月的PH数据统计,汇总出一年内,每个月出现>8.00<8.5和>8.50的数,结果见表1。
表1 8.50>PH≧8.00,ph≧8.50的PH次数
表1的数据是两年内出现的满足条件的PH次数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到在5月到8月间,PH值出现>8的次数多,尤其是7、8月份最多,PH>8.5的次数也比较常见,这一段时间正好对应着藻类的增长曲线。分析原因是由于藻类的快速生长,消耗了水中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H-离子,消耗H+,造成水体呈弱碱性。
3.2.5 浊度、嗅味的变化特点
根据这几年的观察,巢湖西半湖水体的浊度和嗅味,像大部分水体一样,冬季明显优于夏季。因为冬季微生物和藻类数量减少,水体清,浊度小,嗅味较好;而夏季由于藻类和微生物的影响,浊度大,藻腥味浓,嗅味差。
但是,当湖面上起大风,风力大于6米/秒时,常常会在湖面卷起波浪,带动湖中的底泥和沉藻,短时间内造成浊度升高,嗅味加重。不过当风力大于10米/秒以上时,湖水夹杂着底泥在强风力作用下被充分混匀,一旦风力减小,这些悬浮物质逐渐沉降下来,特别是夏季高藻期,水中大量的藻类也被沉降下去,短时间内,水体会呈现较好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巢湖西半湖水质2004~2012年总的特点是:藻类含量高,年均1 600多个/升,在夏秋季最高,这段时间容易暴发蓝藻,以微囊藻为优势藻种,冬季含量最少;氨氮冬春季含量高,一般大于1.00mg/L;夏季少,一般在0.50左右或<0.50mg/L;亚硝酸盐氮在春夏两季之间(4、5、6月)含量最高,其他季节含量都比较低;PH在夏季7、8月份最高;浊度、嗅味大体是冬季好于夏季,除特殊大风天气。
[1]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国标准出版社[S].2006.
[2]水合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王凤.巢湖水体营养状态分析及富营养化防治对策[J].江苏环境科技,2006,20(1):47-49.
许霞,女,本科,工程师,现就职于国家水质监测网合肥监测站、安徽省合肥供水集团水质检测中心。
X824
A
1003-5168(2014)04-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