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一天

2014-06-30 09:24图宾根木匠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重演诺曼底边缘

图宾根木匠

对军迷来说,6月6日是颇具纪念意义的“最长的一天”,七十年前的这天,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影迷来说,6月6日则是科幻动作大片《明日边缘》公映的日子,七十年后的这一天,汤姆·克鲁斯开始在大银幕上一路冲杀,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按说《明日边缘》跟诺曼底登陆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但看过电影你就明白,其实在影片中导演和阿汤叔一再向诺曼底登陆致敬——影片改编自日本的小说/漫画《杀戮轮回》,大背景是人类在未来世界与怪物作战,主角误打误撞地获得了起死回生的能力,同时发现自己每一次复生都是前次事件的重演,就像自己被困在了时间的死循环里一样,故事就此展开,应当说这种时间循环的科幻设定屡见不鲜,影史上早有《土拨鼠日》《十二点零一分》等珠玉在前。不过这种科幻设定无非是个噱头,影片内里还是部不折不扣的快节奏动作大片——导演道格·里曼曾执导过《谍影重重》《史密斯夫妇》等动作片,《明日边缘》也保持了他一贯的火爆风格。

在原著中,人类对抗怪物的最后基地是日本列岛,因为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发达的机器人工业。到了《明日边缘》里,机甲战士从大和正太变成了美国帅叔,主战场也被放在了西欧,而且主角参与的战役正是通过空降在法国海滩登陆,进而进攻欧洲腹地——很显然,这与诺曼底登陆如出一辙。而战前在希斯罗机场堆积成山的军火和集结的美军士兵无疑都暗合着七十年前美军的那段光荣战史——在不断地起死回生,诺曼底登陆的战史就被一再重演,而原著中日本人的守土精神自此也被大美国主义完美置换。

好莱坞的科幻作品常常与其历史自豪感暗通款曲——美国的历史并不长,貌似“面向未来”的科幻电影其实承担了不少凝结美国历史集体无意识的功能。譬如在《星际迷航》《星际之门》等影视作品中,开疆扩土的美国殖民建国史被一再重演;而在《明日边缘》里,我们几乎就看到了一场披着机甲外衣的二次世界大战。

事实上,《明日边缘》也虚构了一个世界大战的大背景,时不时通过台词也会交代两句中、俄军队在欧亚大陆战场上的进展,给人的感觉是这场地球反击战是由美、中、俄三家主导的(这似乎也符合当下世界大势)。不过片中的美军并非直接出战,而是成为了联合抵抗军的领导,这又跟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基本相符——苏联红军从东边,美军领导的盟军从诺曼底,两路夹击最终消灭了纳粹。

由于无意间被外星怪物赋予了重启时间的能力,阿汤叔在片中不停地通过死亡重演诺曼底登陆,直到最后他找到了解决之道,英明神武的他最终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在科幻动作的娱乐面纱后面,《明日边缘》显然藏着一张美国主旋律的脸。好莱坞有着强大的文化吞吐能力,全世界的文化资源都能为其所用,不过被其加工塑造过之后输出的产品,一定会高扬美国主旋律的旗帜。

至于所谓的时间循环,从物理上当然不可能说通——量子力学理论是不能在经典物理世界里说通的,而对角色来说,记忆消除成为最重要的煽情利器,发展下去几乎就是《初恋五十次》的套路。不过《明日边缘》在感情戏上浅尝辄止,结尾部分的绝地反击也很缺乏悬念,观众的情感投入和对人物命运的担忧都没有被充分调动,从而使整部影片呈现高开低走的观影感受,殊为可惜。

影片推荐

导演道格·里曼代表作

《谍影重重》

杰森·伯恩在意大利被人从海上救起,失去了记忆。他完全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杰森从瑞士银行找到了大量的现金,六本护照,一把枪,同时他发现自己格斗、枪械和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他开始追查自己的身份并面对着重重危机。

《史密斯夫妇》

约翰和简已经结婚了7年多,过着死水一潭的生活。然而这仅仅是表象。背后他们各有刺激惊险的职业——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秘密杀手机构,但彼此却不知道对方的职业身份。直到他们同时接到一个任务,刺杀目标竟是同一人。身份的真相才开始慢慢揭开。

《心灵传输者》

羞涩内向的15岁高中生戴维·莱斯有着灰暗的童年。某天,他不慎跌入冰窟中,却由此发现自己拥有心灵传输的神奇能力。这项能力可以让戴维凭借想象瞬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地与地之间从此没有障碍。

《公平游戏》

瓦莱丽是CIA“打击核扩散”部门的一名秘密特工,正受命在伊拉克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可能,然而却根本没发现任何核武器计划。瓦莱丽的丈夫乔是一名外交官,被委托在非洲调查当地是否曾向伊拉克贩卖浓缩铀,同样无果,随后,乔在《纽约时报》发表了社论,但他们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猜你喜欢
重演诺曼底边缘
基于Qt的雷达信号记录重演技术研究
奥马哈海滩诺曼底战役登陆地(环球360)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诺曼底之战军力对比
诺曼底的70年
在边缘寻找自我
历史在重演
走在边缘
边缘艺术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