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灵敏
在本次香格里拉对话上,中美再次上演了一场唇枪舌剑。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点名指责中国在南海和东海采取单边行动欲改变现状,并称美国不会坐视不管。他强调,即使美国处于财政困境之中,也不会削减在亚洲的国防费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则脱稿发言,指责哈格尔和安倍一唱一和,利用首先发言的优势向中国发起挑衅和挑战,并质问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争端和争论?
香格里拉对话始于2002年,是一项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国际会议,正式名称叫“亚洲安全会议”,因定期于每年五六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办而得名。早期的香格里拉对话更像是学术研讨会。近年来,在美国重返亚洲和南海局势升温的背景下,各国特别是中美均派出高级军事和外交官员参加,对话的性质开始向官方防务论坛转变。
尽管近几年中美在香格里拉对话上一直互不相让,你来我往,但美国像这次这样不顾情面、指名道姓指责中国的做法并不多见。美国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南海问题的最新事态——中国正在南海加强实际控制,在西沙群岛海域架设深海钻井平台,并在南海赤瓜礁周围填海造地建设跑道——给越南和菲律宾吃一下定心丸;另一方面也和美国外交近期在中东和欧洲的受挫有关,美国亟须利用这个场合挽回面子,因此难免有些色厉内荏。
在中东,阿拉伯之春发生时,美国顺应当时埃及的民意,放弃了独裁者穆巴拉克;2011年奥巴马政府高调“重返亚太”,试图将战略重点迁出中东;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奥巴马的应对进退失据,最后连自己划定的“红线”也不遵守了;鲁哈尼上台后,美国又开始和伊朗眉来眼去。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让以色列和沙特这些地区盟友惊惧不安,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对美国在该地区贯彻自身意志的决心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中东盟友对美国的质疑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接着就是去年底开始的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借机吞并了克里米亚。美国国内要求强硬对付普京的声音很大。参议员麦凯恩就批评奥巴马无视普京的野心,是史上最天真的总统。但除了出台一些不痛不痒的制裁措施之外,美国并没有拿出多少有力的反制措施。
应该看到,美国在上述国际事务上的无所作为,有主动的战略调整,也有被动的无可奈何。主动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国内石油和页岩气开采大大增加,这给美国处理中东事务增加了战略和外交上的回旋空间。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最新数据就显示,9月份美国从中东的原油进口为每日624万桶,低于中国的630万桶,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被动的最根本原因是美国的内部治理出现了问题,两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互相拆台看笑话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不得不把大量资源调回国内。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需要收缩战线,集中资源在最重要的外交事务上。克里米亚问题虽然让美国面子上很不好看,但一来克里米亚已经被俄罗斯占领,除非美国出兵,否则现状很难改变。更重要的是,从西方的视角看,俄罗斯只是一个能源和原料供应国,用麦凯恩的话讲就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伴随着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俄罗斯的地位不是在上升,而是在衰落,它无法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根本性的威胁,因此只是“疥癣之疾”。
但中国不一样,2008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2、中美国等称谓开始不胫而走,这让美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而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在外交上时时表现出不妥协的强硬姿态,要求美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关切,这其中就包括南海问题。这样一来,中国就成了美国的“心腹大患”。联想到去年年底拜登访华时对中国防空识别区的指责,奥巴马此前访问亚洲时对《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保证,以及和菲律宾签署的加强美国军事存在的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利用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和挤压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越来越不加掩饰。
而菲律宾、越南在南海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试图利用美国拉大旗做虎皮;日本则乐于做美国的马前卒,借机实现“普通国家”的目标,往后,这几国对中国胡搅蛮缠的指责和抹黑可能会变本加厉。但应该看到,尽管南海问题的声索国众多,主要的玩家仍然只是中美,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基本是在看美国的眼色行事。因此只要中美关系保持灵活性,其他国家要拉美国下水也并非易事。美国遏制中国的心意虽然不会改变,也会继续或明或暗地鼓动一些国家对中国发难,但在目前国内问题成堆的情况下,美国显然也不希望南海局势失控,更不希望发生战争。中美的和平意愿,是南海和平的最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