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冷战的起源

2014-06-30 15:20宋良
山东青年 2014年4期
关键词:冷战苏联危机

宋良

摘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之中和结束之后,苏联制定的最高战略目标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努力在苏联的西部边界建立一个安全地带。在伊朗危机和土耳其危机中,苏联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地缘政治利益,而在希腊危机中,苏联在本国国家利益和希腊共产党的利益取舍中选择前者。从纵向的历史线条来看,在这三次危机中苏联所表现出的对安全的追求,加速了西方国家对苏政策的调整,也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的重要原因,双方各自从安全利益出发,从而引发战后长达四十年的冷战格局。

关键词:冷战;苏联;危机

二战结束之后的几年间是历史的一个转折期,世界主要国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这种定位就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未来世界的格局。其中,“苏联的对外政策的战略目标世纪上有三个方面,或者说是三个层次,即和平共处-世界革命-国家安全利益。”①而在和平共处和世界革命的基础上,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始终处于最高地位。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斯大林的最终目的都是保障其国家安全利益,一切对外政策都要服从苏联的这一终极目标。从这一基点出发,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从维持大国合作、同时进行有限扩张的政策,逐步发展到实行两大集团对抗的政策。尽管苏联奉行大国合作的政策,但在雅尔塔体系和《波茨坦协定》尚未顾及的地方,苏联还是不时的表现出一种有限扩张的意图。这种有限的扩张政策可以从战后苏联对待伊朗危机、土耳其危机以及希腊危机中体现出来。本文尝试从档案文献的角度,梳理冷战初期的这三次区域性危机,以期探究冷战的起源。②

一、 伊朗危机

伊朗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临近波斯湾,靠近从苏伊士运河到印度的英国“生命线”,也是沙俄通向印度洋暖水港的最短通道。伊朗盛产石油,又靠近南高加索、沙特和伊拉克的大油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使它成为各强国利益交汇的战略要地。

早在1921年2月26日苏联和伊朗签署《苏伊条约》,在保证双方安全的同时,条约中第6条写到:“如果任何第三国企图在波斯领土内实行侵略政策,或者使波斯领土成为在军事上攻击俄国的根据地,从而威胁苏俄或与其结成联盟的国家的边界,而且如果苏维埃政府要求波斯政府消除此种威胁未遂时,则苏维埃政府有权派军队进入波斯,以便为自卫采取必要的军事步骤。”③这让苏军在特定的条件下有进入伊朗的合法权利,为以后的伊朗危机埋下了伏笔。

二战期间,美英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了保障盟国间交通运输线的畅通,美国以维修和保护主要由伊朗铁路组成的运送租借物资的运输线为由,派数万军队进驻伊朗。④1942年1月2日,苏联、英国和伊朗在德黑兰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许诺同盟国军队应在和德国及其盟国停止军事行动之后6个月内撤出伊朗。⑤1943年12月1日,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德黑兰签署了“美苏英三国关于伊朗的宣言”,称:“合众国、苏联和联合王国的政府对于伊朗政府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表示完全赞成。”⑥在之后的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在首脑会议中同意从德黑兰撤军,但应在对日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内,斯大林对杜鲁门承诺:“我们向你保证不采取反对伊朗的行动。”⑦

1945年8月,曾流亡苏联多年的皮沙瓦里把阿塞拜疆的人民党改为“阿塞拜疆民主党”,并在苏军的保护下一度控制了大不里士。⑧20-21日,“阿塞拜疆全民大会”在大不里士举行,要求准许阿塞拜疆在伊朗国家范围内实行自治。⑨11月29日,莫洛托夫指责“反革命分子”在阿塞拜疆挑起事端,为了保障苏联驻军的安全,苏联可能会向伊朗增派军队。关于撤军问题,苏联声称它坚持“关于伊朗的宣言”,但该宣言既未规定驻伊苏军的人数和时间。苏联驻军的时间长短既取决于“三国同盟条约”,也取决于1921年的《苏伊条约》。鉴于当时发生的事件,苏联认为没有理由在1946年1月1日前从伊朗撤军。⑩这是自1942年“三国同盟条约”签署以来,苏联第一次援引1921年的《苏伊条约》,成为驻军伊朗的理由。

12月12日,“阿塞拜疆民族议会”在大不里士开会,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皮沙瓦里任“阿塞拜疆民族政府”总理。3天以后,库尔德民主党在西阿塞拜疆的美哈巴德宣布建立“库尔德人民共和国”,卡齐·穆罕默德任总统。伊朗危机由此爆发。

在莫斯科外长会议期间,斯大林表示苏联没有干涉伊朗内政,但根据1921年的《苏伊条约》,苏联有权在伊朗驻军。在伊朗敌视苏联、巴库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苏联在1942年“三国同盟条约”规定的时间届满之前不可能从伊朗撤军。自此,伊朗把希望转向国际舆论和联合国,迫使苏联撤军。同时,杜鲁门政府全面推行对苏强硬政策。

3月18日,伊代表阿拉在联合国指控苏联在3月2日的最后期限后仍不撤军,继续干涉伊内政,并要求把这个问题列入3月25日的议事日程。面对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和美国的强硬态度,莫斯科于3月24日突然宣布,根据伊朗与苏联达成的协议,苏联从即日起开始从伊朗撤军;“如果没有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撤军将在5周或6周内完成。苏联此时的“谅解”有效的缓解了国际压力,以撤军为筹码,迫使伊朗在石油租让权和阿塞拜疆问题上进行妥协。4月4日的苏伊协定规定:苏军将在1946年3月24日后1个半月内撤出伊朗。另外,成立苏伊开采北伊朗石油的合营公司。5月9日,苏军全部撤离伊朗领土。

在此次危机中,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动用政治、军事和联合国等各种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巴列维国王为首的伊朗统治集团依靠美国,终于将苏联排挤出伊朗。伊朗危机,最终以伊苏关系全而恶化、伊美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式结束。在美国的扶持下,伊朗逐渐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

二、 土耳其危机

1945-1946年间,正当伊朗危机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另一场危机在逐步形成和激化。土耳其危机源于苏联与土耳其之间的争端。同伊朗一样,土耳其也是毗邻苏联南疆软腹部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它濒临地中海和黑海,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特别是黑海海峡扼住黑海通往爱琴海和地中海的咽喉,战略意义重大。endprint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鉴于黑海的重要战略地位,一再向土耳其施加压力,要求与土耳其共管黑海海峡,并要求在海峡地区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1945年3月19日,苏联单方面宣布废除1925年订立的《苏土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6月7日,莫洛托夫提出了签订新约的4项条件:把卡尔斯、阿尔达汉和阿尔特温归还苏联;允许苏联参加对海峡地区的监管,并允许苏联在海峡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修改《蒙特勒海峡公约》;土耳其政府应调整与保加利亚的边界。苏联的条件相当苛刻,卡尔斯和阿尔达汉的归属问题早在1921年就已解决,苏联此时明显有惩罚土耳其之意。至于监管海峡与在海峡建立海军基地的要求则更侵犯了土耳其的切身利益。土方表示不考虑让苏联在海峡建立基地;至于《蒙特勒公约》,那是由国际协商解决的事。此后双方均开动宣传机器,相互进行攻击。两国关系日趋恶化。

“在当时的土耳其人当中,恐惧沙皇俄国扩张主义的情绪又重新抬头,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进入中东的美国当作他们的依靠。”针对苏联对土耳其的要求,美国也阐明了自己的立场:海峡随时向各国家商船开放,随时向黑海沿岸国家军舰开放,海峡只对非黑海沿岸国家军舰有条件地开放。土耳其也认为原则上可以接受。

美国国务院根据多米诺骨牌的推理,认为一旦土耳其落入苏联的势力范围,那么,希腊、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也将面临同样的后果,西方有失去中东北部的危险。对此,杜鲁门说:“我们最好现在就搞清楚俄国人究竟是想现在,还是在五年、十年后着手独霸世界。”美国海军司令部于1946年3月5日宣布,派遣当时最强大的巡洋舰“密苏里号”组成的一支舰队,护送早在16个月前已死于美国的土耳其大使的遗体回国,这种姿态很鲜明的反映了美国在全球战略上对土耳其的重视。

但苏联并不甘心,于1946年8月8日再次要求修改《蒙特勒公约》,建议原本由土耳其单独管辖的黑海海峡,改为土耳其和其他黑海沿岸国家共管。同时还提出修改条约的五项原则:海峡应该允许各国商船通航;海峡应经常允许黑海沿岸各国的军舰自由进出;非黑海国家的军舰不得通过海峡,特殊规定的情况例外;作为出入黑海的惟一海上通道的海峡航行制度的建立,其权利属于土耳其和其他黑海国家;土耳其和苏联作为最有利害关系和最能保障贸易通航自由和海峡安全的国家,应采取共同措施来组织海峡的防务工作,以防其他国家利用海峡来达到敌视黑海沿岸国家的目的。这是苏联对海峡最直率的要求,此后苏联又以军事演习为由,在苏土边界集结重兵。苏联的举动引起美、英等国的强烈反响。

1946年8月15日,美国代理国务卿艾奇逊、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和陆军部长罗伯特·帕特森联名向杜鲁门提出报告,认为如果同意苏联的要求,无异于任其控制土耳其,而如果苏联政府控制土耳其,就极难阻止它控制整个希腊和整个中近东;一旦苏联控制中近东,它实现在印度和中国的目标就会处于一种极为有利的地位。报告认为,美国只有表现出在必要时准备以武力回击侵略的决心,才能遏制苏联的扩张。杜鲁门完全同意报告的观点,认为如果“让俄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建立军事基地,或者将军队开进土耳其……结果就一定使希腊和整个中东陷入苏联的控制之下”,决定在土耳其问题上展开与苏联的斗争。美国警告苏联,如果苏联政府单方采取行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会对此事采取行动。8月22日,土耳其正式回复苏联8月7日的照会,有保留地同意以苏联建议的前三项原则为基础讨论修改《蒙特勒公约》,但拒绝接受后两项原则。9月,美国派遣“罗斯福”号航母率7艘战舰组成特遣舰队开赴东地中海,以声援土耳其。

1946年9月24日,苏联再次照会土耳其,强调黑海海峡对于黑海国家的特殊意义,重申苏联在海峡问题上的立场和要求,呼吁两国在召开修订《蒙特勒公约》的国际会议前直接对话。土耳其与美国和苏联磋商后,决定以强硬的态度进行回击。美英于10月9日表示:波茨坦会议建议的苏土之间的直接会谈业已达到交换意见的目的,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了;美英两国政府仍准备参加蒙特勒公约缔约国的会议,以考虑该公约的修订。10月18日,土耳其复照苏联,大致重申自己的立场,不承认海峡问题是黑海国家的专有特权。10月26日,苏联复照英国,否认波茨坦会议建议的苏土直接对话已经完成,同时声称召开修订海峡制度的会议条件不成熟。鉴于黑海海峡问题已经无协商的余地,苏联再未提出新的建议。此后,海峡问题被搁置起来。至此,土耳其危机实际已经结束。

在此次危机中,“苏联政府对土耳其采取以威慑为主的政策,……在国际上采取孤立和打击土耳其的手段,加上提出共管海峡和建立军事基地、要求归还领土、支持土境内少数民的‘叛乱和反政府的力量等一系列方针策略。”但在美英强硬的态度下,回击了苏联对土耳其的打压。土耳其危机使美国将势力伸入该地区,组建地中海舰队,向土耳其出售大量武器,并派遣军事顾问等等,在东西方冷战局面最终形成时,把土耳其纳入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阵营之中。

三、 希腊危机

希腊国内在二战中诞生了众多武装抵抗组织,二战结束后,由希腊共产党控制的民族解放阵线(Ethniko Apelevtherotiko Metopo,简称EAM)成为除了希腊流亡政府之外的唯一强大组织,其军队被称为民族解放军。希腊流亡政府自知无法对付由强大的民族解放阵线,不得不寻求国外的支持。1943年8月18日,希腊国王致电请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英国一直视希腊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于1944年4月24日任命民族解放阵线的反对者乔治·帕潘德里欧为希腊首相,让民族解放阵线以少数派加入开罗流亡政府,并把其部队置于英国控制之下。

1944年5月5日,艾登同苏联驻英大使商谈希腊和罗马尼亚的问题时说,“希腊处于英国指挥的战区内,我们认为有权要求苏联支持我们在那里,作为我们支持苏联对罗马尼亚政策的报答。”5月18日,苏联驻英大使告诉艾登,苏联愿意遵守这一安排。1944年7月25日,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格雷戈里·波波夫告诉民族解放阵线“同意国家政府的任何要求”。 9月1日,民族解放阵线派出的两名共产党员和三名社会党人到达开罗,参加帕潘德里欧政府。与此同时,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自行宣布解散,交出已经掌握的政权,并且民族解放阵线把民族解放军置于希腊内阁控制之下。endprint

10月9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丘吉尔,丘吉尔称罗马尼亚“主要是俄国的事情”,但希腊是另一回事,他希望“斯大林元帅允许他在希腊拥有主要的发言权,就像斯大林在罗马尼亚拥有的地位一样”。斯大林表示同意:为保证地中海航线,英国“应该在希腊拥有主要的发言权”。接着他们又讨论了两国在其它巴尔干国家的利益问题,形成了“百分比”谅解:苏联在罗马尼亚占90%,其它国家占10%,英国(包括美国)在希腊占90%,苏联占10%。这就是著名的划分巴尔干的“百分比协定”。苏联牺牲在希腊的利益来换取在罗马尼亚的利益,这是由于罗马尼亚对苏联来说更具战略意义。斯大林对巴尔干的瓜分,不仅表明斯大林对得到的份额满意,也显示了他对希腊的漠视。

随着希腊共产党加入政府内阁,政府与共产党代表的争论日益激烈。12月1日晚,民族解放战线的部长们集体辞职并游行示威,他们期待苏联会提供帮助,但殊不知苏联已将希腊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斯大林不鼓励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夺取政权,1945年1月10日,斯大林说:“我建议在希腊不要开始这项斗争,希腊人民解放军的人不应该从潘帕德里欧政府中撤出。看来,他们指望红军会南下爱琴海,但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也不能向希腊派遣自己的军队,希腊人干了傻事。”

由于英国的主动及苏联的漠视,希腊政府和民族解放军于2月12日签订“瓦尔基扎协定”,矛盾得到暂时平息。当民族解放军按照“瓦尔基扎协定”交出武器并解散之后,一个反革命浪潮迅速袭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右派”恐怖。1945年5月希腊共产党领导改组之后,在奉行合法斗争的政策之外,再一次组织武装部队。2月12日,希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正式决定开始内战,22日决定抵制选举。10月28日,希腊游击队总司令部在希腊山区成立。到1947年春,民族解放军控制了大片山区和农村,希腊共产党得到了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援助。

在希腊共产党的顽强抵抗下,英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请求美国向希腊政府提供援助。美国认为,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他首先详述了希腊和土耳其的局势,说明美国给予希、土援助以及监督这些援助涉及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然后他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这两个非此即彼的对立营垒,并明确提出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必须在这两种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他宣布,美国将通过援助希腊和土耳其,表明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的明确态度;为此他要求国会批准对希腊和土耳其的4亿美元的援助;最后杜鲁门再次表明了美国要领导和支持“世界各地自由民族”抵制“极权政权”的决心。这就是著名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4月,该法案获得批准,确定向希腊政府提供3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在美国的指导下,希腊民族解放军损失惨重。对希腊民族解放军更致命的打击是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恶化。从意识形态来说,希共是与苏共一致的,但又离不开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帮助。如果支持铁托,巴尔干其他共产党国家就不再支持希共;但如果支持斯大林,南斯拉夫又要切断一切联系。从1948年11月起,希腊共产党内部产生分歧,并导致最后分裂。1949年8月30日,政府军占领民主军在格拉莫斯的最后一块阵地,民主军退至阿尔巴尼亚境内。这时,巴尔干各社会主义国家也表示不能再支持希共,斯大林要求民主军停火。10月16日,希腊临时民主政府通过电台发布《告人民书》,宣布“停火”。

希腊在内战中付出15.4万余人的代价,给战后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的安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据统计,从1947年8月到1949年8月,仅美国运往希腊的军火就达30余万吨,给予希腊政府的援助达6. 48亿美元,其中5. 29亿美元用于内战中的军事需要。而苏联对临时民主政府及民主军无任何援助,反而利用希腊共产党,牺牲希腊换取在罗马尼亚的利益,也不愿意在希腊问题与美国发生冲突,其原因主要是苏联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准则。

四、 结语

二战之后,苏联和西方在如何安排战后世界新秩序方面的观点有所不同,双方都把对方视作竞争对手,按照各自的思维模式改造世界,因此分歧和冲突也在所难免的升级。雅尔塔体系尚未予以确定或调整的地区,苏联表示出不满意以及扩张意图。1941-1947年的伊朗危机、1945-1946年的土耳其危机中苏联希望从对方国家获得更多的地缘政治利益,而在1944-1949年的希腊危机中苏联在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希腊共产党的利益取舍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在历史上,近东地区是沙皇俄国与欧洲列强进行角逐的场所。沙俄从19世纪以来,就把控制土耳其两海峡以及南下波斯湾取得一个重要的不冻港作为既定的对外政策。二战期间,控制土耳其和伊朗不但能保证苏联南部的安全,而且能为苏联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提供基地,因此它们在斯大林的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雅尔塔体系中,这两个国家都未被列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因此,苏联在土耳其和伊朗的行动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然而,虽然苏联有扩大在近东势力范围的动机,但并不想从根本上改变与西方合作的基本政策。因此,在这三次危机中,苏联最终采取了退却和调和的方针,以避免和西方产生直接的对立。然而,苏联的外交举措促成了西方国家间的联合,也加速了西方国家对苏政策的调整, 美国提出“遏制理论”和杜鲁门主义并得到其他西方国家的认同。因此,这三次危机为苏联与西方大国之间形成集团对抗的局面开启了一道门缝。

[注释]

①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②关于冷战的起源,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三派,即“正统学派”(Traditionalism)、“修正学派”(Revisionism)和“后修正学派”(Post-Revisionism)。“正统学派”认为冷战的起源责任在于苏联,由于苏联的扩张,美国被迫转向遏制苏联的政策;“修正学派”认为冷战的责任在于美国,美国通过“经济侵略”的方式迫使苏联不得不进行防御;“后修正学派”不注重冷战爆发的责任在哪一方面,更加看重地缘政治和均势的重要性,探讨两大阵营以及对战后国际体系的影响。参见Melvyn P. Leffler, “The Cold War: What Do ‘We Now Know?”,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4, no.2, April 1999, pp.501-524; 沈志华:《冷战的起源: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转变》,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张胜发:《斯大林与冷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endprint

③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第613-620页。

④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⑤(苏)米·谢·伊凡诺夫:《伊朗史纲》,三联书店1973年中译本,第466页。

⑥方连庆等编:《现代国际关系资料选辑》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4-315页。

⑦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以下均缩为FRUS), Potsdam, 1945, II, pp.309-310.

⑧George Lencaowski, Russia and the West in Iran. 1918-194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68, pp.286-287.

⑨伊凡诺夫:《伊朗史纲》,三联书店1913年中译本,第503页。

⑩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以下简称FRUS),1945, Vol. 8, pp. 468-469.

伊凡诺夫:《伊朗史纲》,三联书店1913年中译本,第504页。

Kuniholm, Bruce R.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the Year Ea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280-281.

FRUS, 1946, Vol. 7, p365.

FRUS, 1946, Vol. 7, p379.

George Lencaowski, Russia and the West in Iran. 1918-194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68, pp. 299-300.

(美)乔治·伦乔夫斯基:《世界事物中的中东》,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4版,第135页。

Kuniholm, Bruce R.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the Near Fast: Great Power Conflict and Diplomacy in Iran, Turkey, and Gree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256-258.

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3页。

(美)沃尔特·拉弗贝:《1945-1975美苏冷战史话》,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2页。

(美)哈姆·萨基德:《中东和美国》,新泽西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65页。

(苏)安·菲·米列尔:《土耳其现代简明史》,三联书店1973年,第400-401页。

(美)哈里·杜鲁门著、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三联书店1974年,第109页。

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14页。

FRUS, 1943, Vol. 4, pp. 142-143.

Wittner, Lawrence S.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Greece, 1943-1949, pp. 4-5.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34页。

O'Ballance, Edgar. The Greek Civil War, 1944-1949, New York: Federick A. Praeger, 1966, p78.

Wittner, Lawrence S.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Greece, 1943-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p9.

(俄)奥·阿·勒热舍夫斯基,王仲宣等译:《斯大林和丘吉尔(1941-1945)》,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477-490页。

季米特洛夫著,马细谱等译:《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8-329页。

C. M. Woodhouse, the struggle for Greece, 1941-1949, Chicago: Ivan R. Dee, 2003, p. 169.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436页。

(美)哈里·杜鲁门著、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三联书店1974年,第115页。

“杜鲁门主义”的全文见国际关系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45-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260-295页。

C. M. Woodhouse, the Struggle for Greece, 1941-1949, Chicago: Ivan R. Dee, 2003, p285.

Sweet-Escott. Bickham, Greece,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urvey, 1939-1953,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105.

[参考文献]

[1]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3](苏)米·谢·伊凡诺夫:《伊朗史纲》,三联书店1973年中译本.

[4]Kuniholm, Bruce R.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the Year Ea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5]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O'Ballance, Edgar. The Greek Civil War, 1944-1949, New York: Federick A. Praeger, 1966.

[7](美)沃尔特·拉弗贝:《1945-1975美苏冷战史话》,商务印书馆1980年.

[8](美)哈姆·萨基德:《中东和美国》,新泽西大学出版社1980年.

[9](苏)安·菲·米列尔:《土耳其现代简明史》,三联书店1973年.

[10]Wittner, Lawrence S.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Greece, 1943-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冷战苏联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