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农艺性状间关系

2014-06-29 05:31
大豆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粒重农艺生育期

刘 威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浅析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农艺性状间关系

刘 威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辽宁省是大豆主产区,探索和研究辽宁省大豆主栽品种的演变规律十分重要,为了实现良种生产,必须研究品种的使用年限、特征特性、适宜区域等因素,以便于及时进行品种更新。对东北地区分亚区——辽宁大豆产区30 a来大面积种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生育期、产量及其组成成分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生育期经历了由短到长的变化,目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生态地区的需求。产量性状也随着品种的更新逐步提高,且生育期越长,品种产量越高。

大豆品种;不同年代;农艺性状;产量

种子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在诸多的生产措施中良种所起的作用占全部增产措施所起作用的20%~30%,是其他任何措施代替不了的。随着生产条件和栽培条件的改善,良种将会显现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优良品种要在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能维持较长的推广年限,除其本身的优良种性外,还要经常进行防杂保纯,不断进行品种的种子更新。

长期以来辽宁省大豆生产始终存在着品种混杂退化、农民盲目引种等严重问题,大豆栽培技术一直落后,良种良法不能很好的配套,给大豆生产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致使大豆的产量水平得不到大幅度提高。辽宁省是大豆主产区,探索和研究辽宁省大豆主栽品种的演变规律尤为主要,为了实现良种生产,必须研究品种的使用年限、特征特性、适宜区域等因素,以便于及时进行品种更新。

试验对东北地区分亚区——辽宁大豆产区三十年来大面积种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生育期、产量及其组成成分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其演变趋势,比较不同年代主推品种的共性及不同之处,解析品种更替原因和趋势,以便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择了分别在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三个不同年代,辽宁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11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具体品种名称见表1。

表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置在辽宁职业学院试验田内,选择地势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无重迎茬,且无菟丝子、无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的田块。

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设置为5m行长、0.6m垄距、6行区,小区面积为18m2,密度同当地大田生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足墒播种,播种时间为2012年4月25日,各试验材料同一天内完成播种工作。播种要求深浅一致,确保一次全苗,及时间苗、定苗。

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管理。管理水平与当地中等生产水平相当,及时中耕、施肥、排灌、治虫。

1.3 分析方法

1.3.1 调查项目及方法 试验调查项目有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小区产量。收获时,每个小区于生长均匀处连取20株,进行室内考种;取中间4行收获计算产量,小区实收面积为12.0m2。

1.3.2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及DPS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生育期变化

试验品种均在同一天播种,出苗期生态条件完全一致。通过对各年份不同品种生育期的调查,1980年代品种开育8号、长农4号、吉林20号生育天数较短,且变化幅度不大均在120~125d之间;1990年代品种开育10号、长农5号、吉林30号、铁丰29号、九农22号生育天数比1980年代均有增长,在120~135d之间,品种间变化幅度增大;2000年代品种吉林47号、铁丰31号、吉育57号品种间生育期变化幅度较大,最长生育期品种为铁丰31号,生育期141d,最短生育期品种吉育57号,生育期117d(见图1)。2000年代品种生育期变化说明大豆品种选育已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可以满足不同生态地区的生产要求。

图1 不同年代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2.2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化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见表2。由表2可知,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在各品种间变化无明显规律;株高随着育种发展,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以长农5号、吉林30号为最大,开育8号最小,1980年代品种单株粒重均在30g以下,1990年代品种在25~37g之间变化,2000年代稳定在31g以上。

表2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部分品种间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2.3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产量性状变化

2.3.1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产量表现 不同年代平均产量表现如表3,1990年代品种由于产量不稳,所以平均产量不稳定,2000年代品种产量最高,达到245.38 kg/667m2。

表3 各年代大豆品种产量

2.3.2 不同年代大豆种植品种的产量与生育期的关系 图2表示11份供试材料产量与生育期的对应关系。由图2可知,除长农5号与铁丰29号外,其余品种产量与生育期长短变化趋势相同。生育期长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多,有利于产量的形成。由此可知,除个别品种外,随着生育期延长,产量有所增加,一定范围内,选育生育期长的品种有助于提高产量。

图2 各品种产量与生育期对比图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生育期经历了由短到长的变化,目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生态地区的需求。产量性状也随着品种的更新逐步提高,且生育期越长,品种产量越高。

目前辽宁省大豆生产推广的大豆品种很多,这些大豆品种有的已推广多年,种性发生变化,有的新育成品种推广面积较小,有的品种因本身适应区域的限制而不宜大范围推广。在品种更新要求迫切的情况下,试验研究结果对品种生育期、株高、单株粒重、产量等品种特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个别品种生育期与产量的不对应关系,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1]韩秉进,金剑,等.“黑农35”大豆有效营养面积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77-81.

[2]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2):117-122.

[3]张子金.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4]马玉华.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M].南京:农业出版社,1978.

[5]张继君,陈红,李泽碧,等.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575-578.

[6]仲义,鄂成林,孙发明,等.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2):1-3.

[7]梁江,陈渊,程伟东.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0(3):126-128.

[8]于凤瑶,辛秀君,张代军.黑龙江省东部垦区1980~2008年主栽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演化趋势[J].大豆科学,2009(4):628-631,640.

S565.1

B

1674-3547(2014)04-0022-04

2014-03-26

刘威,农学硕士,讲师,现任教于辽宁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E-mail:wsy99999@163.com

猜你喜欢
粒重农艺生育期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