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
在南京有一家特殊的小店,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销售的商品颇让人感到惊讶——泡面。这家小店仅仅开了一年多的时间,不仅收获了近数千名忠实的粉丝,而且日均销售额在两千元以上,每月的净利润达到2万元。
百种泡面,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这家泡面专卖店销售的泡面大约有100多种,既有康师傅、统一、华丰等常见的大众品牌,也有南街村、农心、牛头等小众品牌,甚至连山西沁源县一家食品厂推出的“地皮菜荞麦”方便面也可以找到。
另外,店里有超过6成的泡面来自国外,诸如来自韩国的辛拉面,来自泰国的冬阴功汤面等等。
可以说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泡面,只要你吃过的泡面在这里绝对能找到!店中最贵的泡面为新加坡的一款泡面,单包售价35元。
大众进货渠道,细节属于商业机密
店主之一惠雯介绍,总体而言店里销售的泡面还都是以市场中人们少见的泡面为主,这样才能满足“吃货”们的好奇心,保证粉丝们的忠诚度。为了让顾客们保持持续的好奇心,现在小店中产品月更新率约30%。
那如何保证如此高的更新率呢?惠雯表示,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自己平时关注各个美食论坛以及各种泡面论坛,寻找新的品种;二是,与小店的粉丝们进行微博互动,将别人介绍在国外吃过难忘的泡面记录下来,然后再重点关注;三是,查阅大黄页,寻找各地泡面生产企业,然后咨询品种,下单订货。
至于海外泡面的进货渠道,惠雯表示,基本上都是通过进出口贸易市场进货,至于进货细节,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也就不便透露了!
微博成为唯一推广手段,
效果好忠诚度高
快消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速的翻新率,只有能不断提供消费者喜欢的新口味,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怎样找到消费者喜欢的品种呢?惠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答案,“通过微博的互动”。
其实依赖微博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由于资金的有限,她们无法选择任何“花钱”的宣传。2013年4月,她们在新浪申请了名为“泡面联盟”的公众账号,并开始转载微博。
由于泡面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微博的维护就需要考虑到年轻人的特点。“他们每天花费在新媒体上面大量的时间,同时,他们又很喜欢‘晒单。”负责微博微信维护的王娇蓉(店主之一)尽量每天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有关新产品的话题。同时,每当有新品上架,她们都要先试一试,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将吃货的心得贴上去,告诉粉丝们口味如何,吃的时候感觉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她们吸引了一批粉丝。如今,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她们的粉丝已经达到了5000多人。
当初选择用微博做推广,她们看重的就是微博强大的互动能力。这也是她们之所以更倾向于把微博而不是微信作为自己的推广工具。
王娇蓉认为微信的那种一味地被动式推送很难把用户黏住,保持他们的忠诚度。手机上的订阅号太多,每天发的信息又很杂,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点开来看。
另外,在微博上,经常有买家拍摄他们吃面的场景,秀一秀。对于这些微博,泡面联盟会很留心搜集。通过这些“买家秀”的互动,她们能很容易地捕捉到消费者对于泡面的真实消费感受,哪种泡面是“大众情人”,哪种泡面只能迎合小众,天热的时候,大家想吃什么面,天冷的时候,大家又喜欢哪种泡面,这成为她们区别于一般的超市或者零食店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服务有特色,老板把自己当成客人
在服务方面,王娇蓉和惠雯其实考虑得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当作客人。
王娇蓉表示,任何一个人都肯定喜欢去比较熟的店家买东西,这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优越感,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买家有一种荣誉感:我是这家店的熟客,在这里买东西很舒服很称心,老板是懂我的。
在泡面联盟的微博上面,你可以经常看到买家贴出来的一些对于泡面的晒单。在微博上,这些“亲”会抱怨也会撒娇,面里面的肉太少了,或者价格太贵了,或者味道很好吃,但是分量不够等等问题,都被放在微博上。
一位买家拍了一组照片放到微博上并留言:“我得吃两包才能吃饱,分量有点儿少。”王娇蓉看到了之后,立刻给他推荐一些分量足又适合买家口味的泡面。
在这种“你来我往”之中,王娇蓉渐渐能摸得清楚这些泡面“发烧友”对于什么样的泡面会比较“来电”。她也会询问了对方口味和情况之后,根据消费者不同情况推荐不同的泡面。“比如说,有的喜欢吃辣,那我就会问你对于辣的接受程度怎么样等等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的泡面辣的等级也分好几种,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种类。”
在这种换位思考的服务下,小店一天最低也能销售200多包泡面,这个数字甚至可以和一些大型超市的专柜媲美,不过由于小店销售的泡面多为市面少见的,所以利润也更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