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波 图/沈海滨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及趋势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nuclear power developm ent in China
文/杨波 图/沈海滨
秦山核电站夜景
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37亿吨,是世界煤炭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煤炭消费量中,一半用于发电,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频发大面积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
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清洁的能源,核能和平利用是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54年世界第一个核电站——苏联O bn insk核电站投入运行至今,全世界已有31个国家利用核能发电,核电发电量的比重已超过11%。核电已经成为世界电力供给主要形式之一,为人类提供了经济、清洁和稳定持续不断的能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为改善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核能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5年开始自主设计与建造我国第一座核电站,一台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的秦山核电站;1987年开始建设引进法国技术与设备的两台9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亚湾核电站。这三台机组分别在1991年至1994年期间陆续建成投入运行。1996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共开工建设四个核电项目,共八台核电机组:它们是自主建设的秦山二期核电站,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继续引进法国技术的岭澳核电站,两台9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引进加拿大技术的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两台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机组;引进俄罗斯技术的江苏田湾核电站,两台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这八台核电机组分别于2002年至200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20 05 年国务院颁布《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提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中国核电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30)》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在运规模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为落实规划目标,我国政府核准了10个核电工程共34台机组,核准规模达3722万千瓦。自此,一批核电工程先后上马,核电装备企业投资改造升级,核电集团纷纷投入资源积极扩张,当地政府对新建核电积极性高涨,掀起了建设核电的高潮。
2011年3月11 日发生的福岛核事故改变了中国核电的发展节奏。福岛核事故发后,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强调要把安全放在核电发展的第一位。会议决定:组织对核设施全面进行安全检查,加强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对新上核电项目要严格审批,按照全球最高的安全标准新建核电项目,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不批准新的核电项目。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组对我国在建和在运的核设施进行了全面综合安全检查。检查结论认为,我国核设施的管理是有效的,总体质量受控;我国核电厂满足我国核安全法规要求,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相关核电集团组织进行整改。2011年,我国没有开工任何核电建设项目。
为了落实国务院常务会的要求,国家核安全局发布了《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试行)》,从八个方面对核电厂改进行动提出要求,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这些要求是针对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在应对地震、洪水等外部自然灾害方面提出具体技术,要求以预防和缓解核电厂由极端外部事件引起的严重事故。
在我国核设施经过全面的安全检查以及基本完成整改的基础上,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批准了核电安全规划及调整后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2020)》,核电新项目建设重新启动。2012年年底之前,福建福清、广东阳江4号机组,江苏田湾3号机组和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四个项目开工,在建核电机组达到30台。
2013年上半年,福建宁德1号机组、辽宁红沿河1号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在役核电机组达到17台。20 13年下半年,广东阳江5、6号机组,江苏田湾4号机组陆续开工,中国在建机组数31台,总装机容量 3385万千瓦。
截止20 13年12月,我国在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辽宁红沿河和福建宁德五个基地共有17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1470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1.19%。2013年核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11%。我国自第一座秦山核电站1991年投入运行以来,所有运行核电站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记录,没有发生一起超剂量辐照事故,核电厂周围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范围内。运行核电厂的主要运行指标达到世界中值以上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核电厂建设得到地方政府与周围群众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随着广东阳江一号投入商业运行,我国目前在运核电机组达到18台,总装机容量1520万千瓦。我国当前在建机组数30台,总装机容量 3265万千瓦,占全球核电在建总数近50%。我国核电建设安全、质量可控,核电建设管理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核电建设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不仅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而且在核电建设和运行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核电研发和设计方面,我国已经充分具备了自主设计、建造、运行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的能力和条件;通过消化吸收,已完成了自主三代的研发,和三代核电技术的再创新。在核电建设方面,建立了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核电多项目管理体系并取得良好成效,核电工程管理自主化能力和总承包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核电后续批量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核电装备制造方面,国家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快核电制造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河北秦皇岛、广州南沙、上海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核电设备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实现了核电设备制造业的战略升级,目前具备年产12套以上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综合能力,成为国际上拥有核电装备最大产能的国家。
根据调整后的《核电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我国到2020年,在运核电规模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3000万千瓦。要达到这个目标,我国核电建设规模从现在起至2020年,每年需要建设5-6台百万级核电机组,我国核电建设将进入稳定、安全、高效的发展期。
为保证核电安全,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第三代核电安全标准。在拟建设的核电项目中,除在建的江苏田湾、辽宁红沿河、福建福清三个项目外,浙江三门二期、山东海阳二期、广东陆丰、辽宁徐大堡、以及湖南桃花江等内陆核电项目均拟选用AP1000技术,AP1000技术有望成为中国未来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但AP1000新项目规模建设不仅取决于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两个依托项目进展情况,也取决于AP1000国产化程度和经济竞争性。同时,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在国内建设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核电“走出去”参与世界核电市场竞争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我国核电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当前挑战之一是来自于公众对核电的认知和接受性。去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政府因公众的反对宣布取消了广东鹤山龙湾工业园核燃料组件制造项目。龙湾工业园项目由立项到快速取消的案例,给核电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理性和正确的认知,支持核电建设是当前核电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核电发展经过30多年的经验积累,实现了核电设计和建设自主化、设备制造国产化,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为我国规模发展核电以及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核电将发挥它应有而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核能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