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的活动最初是在1970年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的确立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校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不久,海斯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并确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
1970年的美国“环保人士”凤毛麟角,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漏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却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包括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兴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1970年4月22 日的“地球日”活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成立了环保署,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有力地推进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首次地球日的活动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称为地球日之父。
由于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范围的兴起,1990年第二十届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希望将这一美国国内的运动向全世界范围扩展,为此他们邀请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举行会晤缔结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多边协议,地球日活动组织者的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最终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来自140多个国家超过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此次以后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保护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并确定一个主题。2014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为了争取达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34%这个雄伟目标,英国国会正寻求议会关于房地产的意见,打算给大笨钟穿上一层太阳能电池板,以此来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大笨钟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6米的钟楼上,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2012年,国会将其更名为伊丽莎白塔。
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公布了2013年第六年度美国25大城市能源之星认证建筑的排行榜,并同时展示了这些建筑大楼在使用了节能措施后获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洛杉矶、华盛顿特区、亚特兰大、纽约、旧金山、芝加哥、达拉斯、丹佛、费城和休斯顿。
再过不久,加勒比海巴巴多斯岛就能用上由废物发电厂提供的电了。位于格恩西岛的卡希尔能源公司,近期宣布将与巴巴多斯政府签署一项协议,在2014年3月15日时建成一个把废物转化为能源的工厂并实现同期运营。工厂使用等离子气化技术将每天产生的固体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该国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
恐鸟生活在新西兰,是一种高约3.5米(12英尺)而不会飞的巨型鸟类。整个恐鸟家族,包括九个种类,都在13世纪——新西兰人的到来不久后灭绝了。科学家们一直在追究大鸟灭绝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在人类到来之前的环境巨变或是火山爆发所致,但今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公布的一项研究将矛头直指人类—人类的肆意捕杀导致了恐鸟的灭亡。
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日产LEAF,这款低碳又低价的小汽车将要迈向自己的10亿公里程碑啦!与传统汽车相比,LEAF的每公里花费只有汽油燃料车的1/6,全球的10万名日产LEAF车主总共为自己节省了5千万欧元的燃料费,同时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万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则由1250名国际专家撰写并几乎获得了全球每一个主要的政府批准的报告:我们必须快速转向可再生能源使用,以此避免灾难性全球变暖的发生。报告有三条显著结论:
1. 目前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力度还远远不够;
2. 能源消耗不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唯一原因;
3. 要避免灾难性的局面出现,我们必须做出巨大的改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 IT)的科学家们正在与他们的同行一起,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研制一种“经济又高效”的净水系统。该系统通过植物木质部来过滤微生物细菌,并且还能汲取和输送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这种新技术不仅可以消除东亚的水源性疾病,还能解决太平洋地区的1.8亿人的用水问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新发现,著名艺术家的落日绘画作品可以用来估测当时地球大气的污染水平。油画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出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溶胶粒子(包括一些气体和火山灰)在阳光下的散射程度,强散射会使落日显得更红。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并会在全球范围内迁移和输送,正因为这样,在火山爆发后的三年,欧洲的落日都会呈现非常明亮的红色和橙色。
科学家们称,食品包装、存储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化学物质会危及人类健康。发表在《流行病学和社区卫生》杂志的一篇论文称,大多数有害化学物质都是那些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材料,比如罐头、纸类压制品以及密封玻璃罐的内层涂层。少量的化学物质还会通过直接接触慢慢渗透进食品中,并且这一过程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美国一个全国性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为正确的节水方法所困扰。专家称,最好的节水方法应该是提高效率,比如通过更换马桶,改造洗衣机等等,但是在参与调查的民众中有4 3%的人都认为减少淋浴时间是最佳省水办法,而且大部分人都严重低估了日常生活中的水使用量,比如洗车,淋浴,冲马桶,人们往往更容易关注如何减少水的使用,而不是提高其利用率。印第安纳大学助理教授A tta ri说,淡水资源越来越缺乏,我们应该向公众传递正确的节水信息,从而帮助人们适应临时或长期的淡水供应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