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剑平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22)
面向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服务技巧研究
肖剑平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22)
专题地图是人们接触自然、了解自己活动空间的基础,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非专业用户对专题地图的需求空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态势,如何进行专题地图服务成为地图生产单位和地图研究人员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的现状、特点、服务技巧和应用前景4个方面进行论述,详细剖析其特点和服务技巧,为该类地图的社会化应用提供参考。
信息载体;服务意识;应急保障;预测评价
传统观念认为地图仅是专业性特别强的狭隘的应用范畴,其生产、设计、制作只是专业人做专业事而已。然而人类生产、生活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空间属性,所有的活动都与地理空间有关,只要与地理空间相关联的信息,都能通过地图这个载体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当地图设计者们将各专业的设计、分析、管理等依附空间而存在的信息定位在空间框架上,形成各行各业都用得着、易接受的专题地图时,非专业用户的大门从此向地图专业敞开。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科技的发展,地图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着质的变化,地图的应用需求随处可见。
非专业用户,顾名思义是对地图了解较少或是接触不多的地图需求者,其涉及的社会面广、专业杂、年龄结构跨度大、基本素质差别大、对地图的需求差异大、对地图的了解程度不一。如果说常规地图是大型工厂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由设计师决定市场走向;而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就像是个性服装店,布料是现成的,根据用户的品位来量体裁衣,由用户和设计者共同决定最终效果,更具有个性化。
与其他有形产品一样,地图产品要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具备消费者所需要的具体的产品特征和规格,地图设计者们必须具备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跟上时代步伐。
专题地图作为各学科长期研究积累的知识的高度概括,是一种最直观、用途最广的信息载体,为深入研究和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专题地图依托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和表现形式,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用得最多的有国土规划行业、城市建设与管理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电信通信行业,以及气象、地质、水文、农业等方面,尤其在国防、防灾等应急保障方面作用凸显。如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对于灾情探测、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航摄影像图和规划选址图起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2009年武汉东西湖、新洲等禽流感突发,市政府组织编制疫情分布专题地图,为农业局有效控制禽流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解决武汉江南三区历史遗留问题,江南三区插花地工作地图为民政局现场办公提供了参考依据。
时代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的实体,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变化着的实体组成的,变化是永恒的主题,而人类又是一个喜新厌旧、最易受外界刺激和约束的变化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专题地图虽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是其在稳定中透射着变换,就像人类在传宗接代和自然更替中不断地前进,但是人体器官结构的变化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虽然载体不断改进,但在使用新的载体的同时,最传统的纸质、布质地图依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专题地图的现状是多种载体、多种表现形式、多种用户需求,其应用结构如图1所示。
透过专题地图的应用领域来分析其用户构成,其实就是分为专业用户和非专业用户两大类。并且,这两大类用户中,非专业用户的比重远远大于专业用户。非专业用户群的不断发展扩大给地图设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专题地图与GIS行业的紧密结合与嵌入,让地图专业人士重新研究地图的设计与制作,既然专题地图的受众面多数为非专业用户,那地图设计者必须跳出专业的圈子来重新审视和分析周围的世界。
图1 专题地图应用结构
非专业用户的专题地图,服务对象在消费方式和视觉角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以应用性专题地图为主,要求具有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这类地图分为普及的(大众版)和特殊的(专题版)两类,其中前者如交通旅游图、互联网地图等,是地图编制单位组织专业人士通过自己所拥有和收集的资料,在借鉴本行业技术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适合大众需求的模板地图,地图内容涉及普通用户生活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设计者根据自己所搜集到的相关专题信息,依据相关通用标准进行分类和设计,满足专业用户需要的同时满足非专业用户的需要,用户对地图的需求是主动的,而对专题的利用是被动的。因此,此类专题地图的生产流程一般是单向的:资料收集—设计—生产—出版—发行—使用,只有当地图公开展示出来后,用户才能看到地图成品,用户一般不会参与到设计流程中。这种仅靠设计者的经验和专业素养来决定最终成果的市场需求,其最终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很受用户追捧,出现脱销,要么出现市场需求疲软而滞销。
本文将重点介绍专题版非专业用户的专题地图,其服务对象以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研究、政府服务管理为主,专题原始资料都是文字报告、统计图表、照片等形式,设计者必须通过对资料的专题提取、整合、加工,尽量用非专业用户最易理解的表达形式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规范、标准、专业术语等,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何将这些长篇累牍的学术报告及工作成果进行有效表达,是地图设计人员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这类专题地图是在用户存在需求的情况下,在用户的全力配合和参与下进行设计和生产的,专题资料由用户根据需要全面提供,设计者在专题地图相关设计标准和成果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在对基础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专题信息实际情况,以及用户的喜好、接受和理解能力等进行专题要素的设计、配赋。专题要素的表示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地图图式图例的约束,用非专业用户比较好理解的图片、影像、徽标、图表、颜色、线条、文字等进行突出表示,具有直观、醒目、明了等特点。归纳起来,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注重图面的视觉冲击效果
为使用户能够接受并乐于使用,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在设计方式上尽量摆脱地图意识的束缚,因图制宜,不拘一格。在满足地图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枯燥乏味的各类专题文字、图表等通过点、线、面、体、注记等多元化的图面元素协调合理地搭配,将地图信息表现力与艺术表现力统一起来,将地图的艺术设计与内容设计融合在一起,要素之间互相补充、互相衬托。与常规的专题地图相比,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更强调专题要素的表达,有时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地理底图只是作为示意性的背景存在,仅起方位指示作用;有时甚至只保留其中的水面或路网框架,将用户熟悉的统计图表、写真图片、徽标等专题信息通过夸张的手法,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图片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使用户首先看到自己所需要的专题,然后才是背景定位信息。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淡化背景,突出专题效果图
2.专题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并存,专题信息一目了然
非专业用户虽然对地图的认知度不高,但是很大程度上对自己专业范围的文字说明、统计图表、图片信息等熟记于心,将这些专题内容如图片、图表、文字说明等穿插于图内,用户自然而然能将自己的专题进行定位,易于理解和掌握。以武汉城市桥梁分布图为例,其是武汉市城管局桥梁维修管理处的管理用图,从图面内容来看,此图以基础地理数据为背景,保留水系、路网、行政界线和地名注记,用醒目的专题符号和文字说明将桥梁相关专题突出表示,同时将专题属性如分类、分级、分片表格置于图面适当位置,也就是说将专题信息的空间几何特征与属性信息有机结合,这样用户能第一时间获取每个桥梁的定性、定量信息,且管理和维护起来更有针对性。
3.专业性强,是用户与地图编制设计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
由于专题地图所涉及的专业和行业很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标准等,很大程度上是地图编制设计人员知识库中的空白。面向非专业用户的专题地图的研制,让地图专业人士告别了闭门造车的时代,将置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行列,参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既然地图设计者了解自己手上的数据,而非地图专业用户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那么两者充分融合,就能产生出地图专业人员能设计的、非地图专业用户能理解的专题表示方式。以图3地质专题效果图为例,地图设计者在地理底图的基础上,在地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岩土图式规范设计地类颜色、等值线符号和专题说明等,将地质专业的专题信息详尽、细致、直观、通俗地表示出来,得到地质专业人员的认知和认可。
图3 地质专题效果图
4.超越语言和专业局限,是各行业、各民族信息交流的载体和平台
不管是国防、水文、地质,还是国土规划、文化教育、工商行政、工农业布局与规划等,都与地理信息挂钩,都是通过多年的时间积淀和历史发展,都是在地球这个共同的空间中,所有的信息都能通过地图语言来进行说明和简化,都通过简明的专题地图进行时空双重属性的表达。另一方面,地图作为一种科学文化工具,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财富,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等特性,通过专题符号展示专业内容,超越文字语言的局限,逐渐成为国际交流的空间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
面向非专业用户的专题地图的服务对象以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研究、政府服务管理为主。用户一般不了解地图的实质用途和实用价值,在地图设计之前不能提供很好的需求意见,但在很多情况下又迫切需要专题地图的服务。由于服务对象在消费方式和视觉角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地图设计及制作者捕捉需求者的真正需求意图,用专业语言(地图语言)十分鲜明地阐明对方的观点,从而让消费者从思想上能够接纳、欣赏并由衷喜欢上这种服务。概括起来,地图研究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1.注重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采取学习、培训、交流等方式,让地图设计者首先学会走出专业的圈子,不断开阔眼界、积累知识,能够站在不同专业的的角度、不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人员不仅具备地图专业知识、美学修养、文字功底,熟悉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知识,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具有相当强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对信息提取和综合处理的技术等;通过与不同用户沟通,有效表达自己想法,捕捉用户真实目的,迅速获取有效信息,同时通过对资料的信息提取、整合、分类、分级等,将抽象信息具体化、形象化、空间定位,从而转化为实体模型。
2.强化需求调查与分析
任何需求均来自于生活,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就像中国的汉字发展、农历24节气,都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经过多少代人长年累月地观察、感悟、定性出来,并通过最直观、最形象的表达形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其实,非专业用户对专题地图的原始需求也就是直观、形象、简单、易懂而已,只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剧、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先进设备和软件的产生、互联网技术的使用、GIS系统的开发、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信息所表达的载体不断升级,尤其是电子地图和互联网地图的问世,地图的受众面发生了跨越性的提升,只要有点知识文化层次的电脑、手机用户都加入到专题地图的用户行列,而增加的用户当中绝大部分均为非专业用户。
要想编制出非专业用户看得懂、用得上、实用性强的专题地图,地图设计者必须深入到各行业里面去,掌握相应服务领域的知识,与服务对象进行密切、有效的沟通,全面了解用户的资料状况、设备情况、人员情况及应用导向,并通过资料、现状等对比分析,采纳各方的合理化建议,吸收各行业的思想精华,确定其专题内容选取和分类模式,设计版式、界面、符号及色彩表达方式。
3.调整思维模式,改进设计方式
如何将一堆杂乱无章的资料、不同渠道的信息、不同形式的信息通过提炼、精化,直观、高雅地表达成用户喜爱的产品,编制成非GIS专业人员易懂的专题地图图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细节,而是涉及相关信息能否有效传递、研究成果能否通过符号来直观表示的重大问题,是当今地图专业技术人员迫切研究的方向。设计时必须拟合相关专业的传统表示和习惯性思维,选择灵活的界面和符号设计,通过生动实际的符号、语言、图表,将专题信息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的空间布局等融合在一起(如图4所示),在满足用户的最基本需求的同时,从思想上完全接纳专题地图这种信息管理方式,将专题地图作为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图4 多要素专题设计效果图
4.调整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深入和推进,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闭门造车、等米下锅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地图的生产模式和产品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图生产单位要想占领市场,必须与时俱进,调整服务模式,改变服务方式。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地图产品,如信息系统型的、傻瓜似的(立体的、三维模拟的、手绘简易型的)、与专业挂钩的手提式的(桌面用纸质的、可折叠的布质的、挂式的相框型的);在服务类型上,采取直接提供成品、定期维护、送货上门、适时提供等多种服务方式;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业积累的地理信息越来越多,地理信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分布存储,亟待基础地理信息与各行业专题信息的整合,面向不同层次的非专业用户提供地图服务。由于全球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航电子地图服务面普及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可以说是惠及全民、全球、全方位。因此,对导航电子地图的专题制作与信息实时更新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区域性差距很大。目前,信息化在很多地方出现盲区,大量的与人类活动地理空间相关联的信息都没有被挖掘出来,尤其是农村和山区。其实这些信息变化频率不高,依托现在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实现图形化,从而进行有效的分析、管理与利用。如根据山体、岩层分布现状,分析地质灾害可能性;通过水利设施分布情况,地下水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分析哪些设施需补加、修缮、改造,研究人畜饮水工程分布及合理开发;针对地势、地貌、气候情况,分析涨水、积水分布时间与区域,制作山体分布、地质结构情况专题图,分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根据土质、植被、森林分布情况,以及基本农田利用等,对基本农田分布范围、等级状况进行分析,合理种植农作物,判断蝗虫、毛虫易发区域、森林火灾隐患区域等。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不可预期的病毒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水旱、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以及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所产生的基本上是连锁反应,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如何在危急关头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变措施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专题地图在这些应急事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能够根据相关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损失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制作应急保障专题地图,将这些信息表达到地图上,可以让这些空白区信息化建设由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让人们更能直观地了解和对比分析。由此可见,专题地图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面越来越广,面向非专业用户的专题地图的应用存在很大的空间和可挖掘性。
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具有实效性和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其需求和表示方式不断地变化,服务方式应随着需求进行改进,服务必须跟着用户走才会产生活力。
[1] 廖克.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J].测绘科学,2004(1):5-9.
[2] 陈述彭.新型地图产品前瞻[J].地球信息科学,2005 (2):8-10.
[3] 郑贵洲,王欣.地图制图发展及地图可视化[J].测绘通报,2002(S1):58-60.
[4] 韩雪培.基于GIS集成技术的水资源系列图编制[J].测绘通报,2002(9):55-56,64.
The Service Skills of Thematic Map to Non-professional Users
XIAO Jianping
P28
B
0494-0911(2014)07-0094-04
2013-04-01
肖剑平(1975—),男,湖南武冈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与建立,以及GIS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办公自动化等工作。
肖剑平.面向非专业用户专题地图服务技巧研究[J].测绘通报,2014(7):94-97.
10.13474/j.cnki.11-2246.2014.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