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聪
关键词:温州鼓词;地方文献;数字化
摘 要:文章通过温州鼓词的特点来试论其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及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3-0044-03
1 引言
温州市图书馆选择了在温州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瓯剧与鼓词作为推广主题。瓯剧与鼓词无疑是温州传统文化中的翘楚,囊括了温州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温州市图书馆参照《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运用400码流压缩比对馆藏2,000多片鼓词数据进行了处理,专设瓯剧等多功能文化艺术展示区,形成了集温州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资源,成为弘扬瓯越文化的良好载体。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文化行推广模式充分衔接了图书馆各类系列活动,大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化被动的平台展示为主动的吸引,积极提升数字化资源推广中的群众参与性。比如温州市图书馆的老年分馆选择世界非遗日开展“籀园谈艺”,面向老年读者推出温州鼓词与瓯剧讲座与表演活动,满足老年读者的文化生活需要。另外,温州市图书馆还致力于推进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的多元化、高质化以及公益化进程,即大力拓展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实现多元化供给,未来的数字化文献平台不仅仅是提供给读者免费的检索、咨询等信息服务功能,还将为温州教学与科研敞开大门,与教育机构共建教育基地,争取向教育、休闲、娱乐一体化公益性平台过渡,同时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实现数字化资源服务的高质化,比如启动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开通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等,强化文化型推广中的科技化服务含量。
2 温州鼓词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温州鼓词是温州的“特产”,是传统艺术,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温州鼓词的发展面临困境,演出很少,传人断代,急需保护。沿袭数十年的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很难适应和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只有利用计算机在资料的储存、整理、检索、数据统计以及索引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 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进程, 才能使更多、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1 有利于继续发扬地方方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口的流动,普通话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推广,同时,方言使用的人群也逐渐减少。温州城区孩子不会说温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但真的如果温州人不会说温州话,或说不好温州话,对于继承温州的历史传统,对于乡土文化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温州方言网(www.lesson.com.cn)曾在线调查“温州儿童要不要学温州话”结果如图1。
从图1中表明了将近40%的人认为不需要学温州话,这表明了将会有40%的温州儿童可能就不会说温州方言了,按这种趋势延续下来的话,几百年以后在温州这个地区温州话也将逐渐“淡出江湖”,甚至会消失。因而温州鼓词这种用温州方言来表演的剧种的数字化有利于保障温州方言的存在和发展。
2.2 有利于保护珍贵的地方文献
温州鼓词用温州方言来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方言的特殊性(地域面小,读者面窄),导致鼓词发行量少,随着时间地推移,介质的因素,鼓词存世量会越来越少。在保护和利用文献的这对矛盾中,唯有采用现代技术——数字化,才能使这一矛盾迎刃而解。
2.3 有利于促进文献资源共享
温州鼓词作为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数据在各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网络中是唯一的,每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对于因特网也是唯一的。这种“双重唯一”的价值,可在“以特色参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中得到最大地发挥,为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加快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步伐。正是这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促进了地方文献的价值提升。
3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和措施
3.1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
鼓词音像资料开发的原则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需求性分析原则。①读者群需求分析。对于读者群的成分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②社会需求分析。要了解本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需求,了解鼓词在相关领域的音像资料开发状况、技术水平,需求情况。③馆藏结构需求分析。图书馆在进行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时,要认真对自身结构进行需求分析,选择出具有需求针对性,鲜明本馆特色或本地区特色,本馆馆藏鼓词音像资料比较系统而完整的专业领域,从而作为鼓词音像资源数字化的内容。其二,规范化原则。规范化是图书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也是图书馆实现馆际网连接的基础,是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过程中,在数据格式、数据标识语言、数据描述语言的使用上必须遵循国际、国内公认和通用的规范标准,以便实现在不同的通讯网络中跨库检索,资源共享。
3.2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3.2.1 扩大收集渠道,提高鼓词音像资料的质量
图书馆要围绕鼓词音像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鼓词音像资料。图书馆员除了要了解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最新资料信息外,还应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有关出版信息,在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请专家提供信息或协助收集有关的鼓词音像资料,以提高鼓词音像资料的质量。如温州市图书馆就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引进了一批有温州人文特色的鼓词音像资料供读者欣赏,如《高机与吴三春》《王十朋中状元》《南阳大案九更天》等。
3.2.2 适时增加数字化投入,提高硬件设备
为了做好鼓词音像数据库,图书馆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鼓词音像数据库资料的开发和管理。并切实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落实。由于音像资料不能直接阅读,它的使用必须要配置相应的场所和设备,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鼓词数据库的建设采用流媒体技术来实现。其优点是采用统一业务平台,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平台上可扩展多种流媒体应用;用智能的调度算法,实现了就近服务与负载均衡,大大地提高了节目点播率。温州图书馆数字存储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其中为读者提供流媒体服务器,是以支持1,000个以上的MPEG4并发流。整个系统以银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为主,加上相关的管理工作站组成,包括流媒体服务器部分、视频采集与媒体数据管理部分、系统管理与监测等部分组成。“银鲨SS流媒体视频服务器”作为硬件平台,针对大并发流视频处理的应用需求,对服务器体系结构、硬件工艺结构、存储结构、网络服务I/O、节点互连I/O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作出了专业设计和测试,为流媒体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见图2)。相信这些科学的规划,采用以流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势必开拓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
4 结语
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温州地方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及温州鼓词特色数据库,覆盖温州市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以成熟规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于民。因此,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第一,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瓯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本质是保护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深度开发与挖掘地方经济、政治、人文内涵,对于地方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地方文献数字化有利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它基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内涵,要求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实现技术与资源合作。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利用数字化途径打破传统的空间与时间局限,构建全国读者共同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将自身优秀的地方文献资源纳入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一部分。第三,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温州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地方性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地方人才、技术以及资源,图书馆地方文献不仅是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人才储备、技术提升的基础力量,温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为温州经济决策与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为其经济活动搭建历史借鉴与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以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瓶颈”及发展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2-23.
[2] 赵小娟.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 2003(2): 57-59,62.
[3] 张敬宇.网络环境中自建专题数据库的选题原则[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4(2): 23-24.
[4] 唐晓阳,林英.我国古粤方言词典数字化系统设计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3(3): 53-57.
(编校:严真)endprint
关键词:温州鼓词;地方文献;数字化
摘 要:文章通过温州鼓词的特点来试论其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及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3-0044-03
1 引言
温州市图书馆选择了在温州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瓯剧与鼓词作为推广主题。瓯剧与鼓词无疑是温州传统文化中的翘楚,囊括了温州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温州市图书馆参照《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运用400码流压缩比对馆藏2,000多片鼓词数据进行了处理,专设瓯剧等多功能文化艺术展示区,形成了集温州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资源,成为弘扬瓯越文化的良好载体。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文化行推广模式充分衔接了图书馆各类系列活动,大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化被动的平台展示为主动的吸引,积极提升数字化资源推广中的群众参与性。比如温州市图书馆的老年分馆选择世界非遗日开展“籀园谈艺”,面向老年读者推出温州鼓词与瓯剧讲座与表演活动,满足老年读者的文化生活需要。另外,温州市图书馆还致力于推进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的多元化、高质化以及公益化进程,即大力拓展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实现多元化供给,未来的数字化文献平台不仅仅是提供给读者免费的检索、咨询等信息服务功能,还将为温州教学与科研敞开大门,与教育机构共建教育基地,争取向教育、休闲、娱乐一体化公益性平台过渡,同时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实现数字化资源服务的高质化,比如启动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开通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等,强化文化型推广中的科技化服务含量。
2 温州鼓词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温州鼓词是温州的“特产”,是传统艺术,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温州鼓词的发展面临困境,演出很少,传人断代,急需保护。沿袭数十年的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很难适应和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只有利用计算机在资料的储存、整理、检索、数据统计以及索引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 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进程, 才能使更多、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1 有利于继续发扬地方方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口的流动,普通话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推广,同时,方言使用的人群也逐渐减少。温州城区孩子不会说温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但真的如果温州人不会说温州话,或说不好温州话,对于继承温州的历史传统,对于乡土文化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温州方言网(www.lesson.com.cn)曾在线调查“温州儿童要不要学温州话”结果如图1。
从图1中表明了将近40%的人认为不需要学温州话,这表明了将会有40%的温州儿童可能就不会说温州方言了,按这种趋势延续下来的话,几百年以后在温州这个地区温州话也将逐渐“淡出江湖”,甚至会消失。因而温州鼓词这种用温州方言来表演的剧种的数字化有利于保障温州方言的存在和发展。
2.2 有利于保护珍贵的地方文献
温州鼓词用温州方言来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方言的特殊性(地域面小,读者面窄),导致鼓词发行量少,随着时间地推移,介质的因素,鼓词存世量会越来越少。在保护和利用文献的这对矛盾中,唯有采用现代技术——数字化,才能使这一矛盾迎刃而解。
2.3 有利于促进文献资源共享
温州鼓词作为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数据在各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网络中是唯一的,每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对于因特网也是唯一的。这种“双重唯一”的价值,可在“以特色参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中得到最大地发挥,为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加快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步伐。正是这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促进了地方文献的价值提升。
3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和措施
3.1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
鼓词音像资料开发的原则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需求性分析原则。①读者群需求分析。对于读者群的成分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②社会需求分析。要了解本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需求,了解鼓词在相关领域的音像资料开发状况、技术水平,需求情况。③馆藏结构需求分析。图书馆在进行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时,要认真对自身结构进行需求分析,选择出具有需求针对性,鲜明本馆特色或本地区特色,本馆馆藏鼓词音像资料比较系统而完整的专业领域,从而作为鼓词音像资源数字化的内容。其二,规范化原则。规范化是图书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也是图书馆实现馆际网连接的基础,是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过程中,在数据格式、数据标识语言、数据描述语言的使用上必须遵循国际、国内公认和通用的规范标准,以便实现在不同的通讯网络中跨库检索,资源共享。
3.2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3.2.1 扩大收集渠道,提高鼓词音像资料的质量
图书馆要围绕鼓词音像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鼓词音像资料。图书馆员除了要了解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最新资料信息外,还应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有关出版信息,在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请专家提供信息或协助收集有关的鼓词音像资料,以提高鼓词音像资料的质量。如温州市图书馆就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引进了一批有温州人文特色的鼓词音像资料供读者欣赏,如《高机与吴三春》《王十朋中状元》《南阳大案九更天》等。
3.2.2 适时增加数字化投入,提高硬件设备
为了做好鼓词音像数据库,图书馆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鼓词音像数据库资料的开发和管理。并切实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落实。由于音像资料不能直接阅读,它的使用必须要配置相应的场所和设备,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鼓词数据库的建设采用流媒体技术来实现。其优点是采用统一业务平台,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平台上可扩展多种流媒体应用;用智能的调度算法,实现了就近服务与负载均衡,大大地提高了节目点播率。温州图书馆数字存储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其中为读者提供流媒体服务器,是以支持1,000个以上的MPEG4并发流。整个系统以银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为主,加上相关的管理工作站组成,包括流媒体服务器部分、视频采集与媒体数据管理部分、系统管理与监测等部分组成。“银鲨SS流媒体视频服务器”作为硬件平台,针对大并发流视频处理的应用需求,对服务器体系结构、硬件工艺结构、存储结构、网络服务I/O、节点互连I/O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作出了专业设计和测试,为流媒体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见图2)。相信这些科学的规划,采用以流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势必开拓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
4 结语
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温州地方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及温州鼓词特色数据库,覆盖温州市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以成熟规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于民。因此,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第一,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瓯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本质是保护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深度开发与挖掘地方经济、政治、人文内涵,对于地方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地方文献数字化有利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它基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内涵,要求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实现技术与资源合作。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利用数字化途径打破传统的空间与时间局限,构建全国读者共同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将自身优秀的地方文献资源纳入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一部分。第三,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温州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地方性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地方人才、技术以及资源,图书馆地方文献不仅是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人才储备、技术提升的基础力量,温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为温州经济决策与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为其经济活动搭建历史借鉴与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以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瓶颈”及发展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2-23.
[2] 赵小娟.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 2003(2): 57-59,62.
[3] 张敬宇.网络环境中自建专题数据库的选题原则[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4(2): 23-24.
[4] 唐晓阳,林英.我国古粤方言词典数字化系统设计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3(3): 53-57.
(编校:严真)endprint
关键词:温州鼓词;地方文献;数字化
摘 要:文章通过温州鼓词的特点来试论其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及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3-0044-03
1 引言
温州市图书馆选择了在温州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瓯剧与鼓词作为推广主题。瓯剧与鼓词无疑是温州传统文化中的翘楚,囊括了温州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温州市图书馆参照《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运用400码流压缩比对馆藏2,000多片鼓词数据进行了处理,专设瓯剧等多功能文化艺术展示区,形成了集温州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资源,成为弘扬瓯越文化的良好载体。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文化行推广模式充分衔接了图书馆各类系列活动,大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化被动的平台展示为主动的吸引,积极提升数字化资源推广中的群众参与性。比如温州市图书馆的老年分馆选择世界非遗日开展“籀园谈艺”,面向老年读者推出温州鼓词与瓯剧讲座与表演活动,满足老年读者的文化生活需要。另外,温州市图书馆还致力于推进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的多元化、高质化以及公益化进程,即大力拓展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实现多元化供给,未来的数字化文献平台不仅仅是提供给读者免费的检索、咨询等信息服务功能,还将为温州教学与科研敞开大门,与教育机构共建教育基地,争取向教育、休闲、娱乐一体化公益性平台过渡,同时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实现数字化资源服务的高质化,比如启动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开通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等,强化文化型推广中的科技化服务含量。
2 温州鼓词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温州鼓词是温州的“特产”,是传统艺术,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温州鼓词的发展面临困境,演出很少,传人断代,急需保护。沿袭数十年的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很难适应和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只有利用计算机在资料的储存、整理、检索、数据统计以及索引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 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进程, 才能使更多、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1 有利于继续发扬地方方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口的流动,普通话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推广,同时,方言使用的人群也逐渐减少。温州城区孩子不会说温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但真的如果温州人不会说温州话,或说不好温州话,对于继承温州的历史传统,对于乡土文化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温州方言网(www.lesson.com.cn)曾在线调查“温州儿童要不要学温州话”结果如图1。
从图1中表明了将近40%的人认为不需要学温州话,这表明了将会有40%的温州儿童可能就不会说温州方言了,按这种趋势延续下来的话,几百年以后在温州这个地区温州话也将逐渐“淡出江湖”,甚至会消失。因而温州鼓词这种用温州方言来表演的剧种的数字化有利于保障温州方言的存在和发展。
2.2 有利于保护珍贵的地方文献
温州鼓词用温州方言来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方言的特殊性(地域面小,读者面窄),导致鼓词发行量少,随着时间地推移,介质的因素,鼓词存世量会越来越少。在保护和利用文献的这对矛盾中,唯有采用现代技术——数字化,才能使这一矛盾迎刃而解。
2.3 有利于促进文献资源共享
温州鼓词作为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数据在各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网络中是唯一的,每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对于因特网也是唯一的。这种“双重唯一”的价值,可在“以特色参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中得到最大地发挥,为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加快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步伐。正是这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促进了地方文献的价值提升。
3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和措施
3.1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原则
鼓词音像资料开发的原则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需求性分析原则。①读者群需求分析。对于读者群的成分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②社会需求分析。要了解本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需求,了解鼓词在相关领域的音像资料开发状况、技术水平,需求情况。③馆藏结构需求分析。图书馆在进行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时,要认真对自身结构进行需求分析,选择出具有需求针对性,鲜明本馆特色或本地区特色,本馆馆藏鼓词音像资料比较系统而完整的专业领域,从而作为鼓词音像资源数字化的内容。其二,规范化原则。规范化是图书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也是图书馆实现馆际网连接的基础,是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过程中,在数据格式、数据标识语言、数据描述语言的使用上必须遵循国际、国内公认和通用的规范标准,以便实现在不同的通讯网络中跨库检索,资源共享。
3.2 鼓词音像资料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3.2.1 扩大收集渠道,提高鼓词音像资料的质量
图书馆要围绕鼓词音像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鼓词音像资料。图书馆员除了要了解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最新资料信息外,还应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有关出版信息,在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请专家提供信息或协助收集有关的鼓词音像资料,以提高鼓词音像资料的质量。如温州市图书馆就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引进了一批有温州人文特色的鼓词音像资料供读者欣赏,如《高机与吴三春》《王十朋中状元》《南阳大案九更天》等。
3.2.2 适时增加数字化投入,提高硬件设备
为了做好鼓词音像数据库,图书馆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鼓词音像数据库资料的开发和管理。并切实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落实。由于音像资料不能直接阅读,它的使用必须要配置相应的场所和设备,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鼓词数据库的建设采用流媒体技术来实现。其优点是采用统一业务平台,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平台上可扩展多种流媒体应用;用智能的调度算法,实现了就近服务与负载均衡,大大地提高了节目点播率。温州图书馆数字存储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其中为读者提供流媒体服务器,是以支持1,000个以上的MPEG4并发流。整个系统以银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为主,加上相关的管理工作站组成,包括流媒体服务器部分、视频采集与媒体数据管理部分、系统管理与监测等部分组成。“银鲨SS流媒体视频服务器”作为硬件平台,针对大并发流视频处理的应用需求,对服务器体系结构、硬件工艺结构、存储结构、网络服务I/O、节点互连I/O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作出了专业设计和测试,为流媒体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见图2)。相信这些科学的规划,采用以流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势必开拓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
4 结语
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温州地方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及温州鼓词特色数据库,覆盖温州市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以成熟规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于民。因此,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第一,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瓯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本质是保护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深度开发与挖掘地方经济、政治、人文内涵,对于地方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地方文献数字化有利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它基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内涵,要求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实现技术与资源合作。温州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利用数字化途径打破传统的空间与时间局限,构建全国读者共同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将自身优秀的地方文献资源纳入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一部分。第三,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温州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地方性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地方人才、技术以及资源,图书馆地方文献不仅是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人才储备、技术提升的基础力量,温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有利于为温州经济决策与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为其经济活动搭建历史借鉴与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以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瓶颈”及发展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2-23.
[2] 赵小娟.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 2003(2): 57-59,62.
[3] 张敬宇.网络环境中自建专题数据库的选题原则[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4(2): 23-24.
[4] 唐晓阳,林英.我国古粤方言词典数字化系统设计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3(3): 53-57.
(编校:严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