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艺术的现实情怀与生存焦虑——常德鼓书艺术论略

2014-06-25 01:16王亚平WANGYaping
价值工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常德乡土民间

王亚平WANG Ya-ping

(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咸宁 437100)

(School of Education,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China)

0 引言

在《说唱:乡土艺术的奇葩》一书中,著名曲艺理论家汪景寿先生将说唱艺术与乡土文化紧密勾连。在他看来,曲艺“长期以来,流传发展于广大的农村,深深地扎下了根,即使在进入城市之后,依然以浓郁的乡土风味为人们所喜闻乐见。”[1]初读此作时,笔者曾不以为然,认为汪老作为相声理论家怎会有如此判断。众所周知,相声这种曲艺形式与乡土之根隔得较远,而与城市市民社会及娱乐空间的成熟息息相关。因而依相声来看,汪老的判断可能并不成立。但细细思量便可发现,汪老的说法并非专指相声,而是关乎曲艺的另一大门类——鼓书。他将说唱艺术称为“农民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指的便是鼓书,因为只有在鼓书这里,我们才可体会“说唱艺术发端于乡土,生命力来自乡土、未来前途系于乡土”的论断,而常德鼓书展演似乎让人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关于常德鼓书的历史及其传承,许多论著中都有清晰的阐述,笔者不再赘言。单就其展演而言,相信各位观众都已深切地感受到表演本身所蕴含的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深深植根于乡村社会的民间伦理与情感。概括来说,常德鼓书这种地方技艺正在依赖“说”与“唱”的趣味形式,讲述民间与乡土社会的一整套价值观,包括讲述民间的神话与信仰体系,传达民间的情感与现实焦虑。而在这个过程中,久远的传说口口相传,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如果按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说法,“文化”所表现的是具体的社会与社区各自的理念和生活样貌,那么常德鼓书正是这样一种“有机的文化”形式。细细观来,这种乡土的文化形式大致展现了如下方面的艺术特质:

1 彰显传统文化,表达乡土民间价值观

常德鼓书中孝鼓、丧鼓的大部分内容本就与传统价值观的建构密切相连,其中大部分理念都已随时代的变迁而宣告失效,但仍有一些顽强地留存,依赖故事的形式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娘教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传统伦理价值观的载体,但却并未让人感受到封建“三从四德”之类腐朽的气息,而只是讲述贫与富,勤劳与坚守的观念,这恰是传统文化中坚韧和质朴的一面,是值得留存并传播下去的文化价值。薅草锣鼓《郎是包谷梗》是一首愉快的劳动歌谣,也是民间劳动价值观的集中呈现。它将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到艰苦的劳动当中,让辛勤的劳作具有了一种激情飞扬的感觉,也展现出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而从功能上看,薅草锣鼓本身便在于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劳动的愉悦和快乐。在这个意义上,《郎是包谷梗》显然达到了目的。除此,这个作品的打唱方式也极为率真、质朴,其中不乏民间歌谣小调必不可少的乡土性意味,这些也恰恰是民间活力的源泉所在。

2 表现现实情怀,讲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鼓书的魅力就在它的现实性。它是一种质朴的手艺,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灵感与激情都是从生活中而来,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去。这是一种“有机的文化”,一种植根在民间的“活的艺术”。《西瓜的秘密》反映现实工作难找的状况,也包含了“送礼”等富有戏剧性的社会见闻,体现出某种讽刺意味。孝鼓《赈酒也烦恼》是一则简短的讽刺剧,在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彰显了极富趣味的社会批判意义。《边三梭卖器官》讲述赌博佬边三梭因长期赌博而透支身体,想卖器官都卖不出去的故事,在此体现的是鼓书作为民间艺术的讽喻劝善功能。作为一种民间的声音,常德鼓书并不避讳民间俚俗的话语和价值观,比如对金钱的向往等等,这也使它更具现实意味。

3 旧词新唱,展现“传说”的传承与新变

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曲目新唱的作品,比如《刘海砍樵新唱》、《姜女情》、《东施效颦》、《武松大闹观音堂》等等,这些作品都在传统风格曲目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将现实生活的因子融入其间,从而体现出新的时代特色。比如《刘海砍樵新唱》中有这样一段:“你不去攀高官/你不把富豪亲/你不张海口要彩礼/你不问学历和出身/你不贪级别和金钱/你不看职称炫身份/你不以青春作抵押/你不拿爱情当商品”。这便将“刘海砍樵”这个常德民间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曲目,以颇富趣味的方式进行了旧曲新唱,也无意间唱出了新时代的价值观。由此也可看出,将新的生活元素融汇到传统故事的讲述之中,进而迸发出一种新的活力,这才是“新唱”的要义所在。而在这个作品中诸如“此事很快网上传,引来围观亿万人”等唱段,也体现出十足的谐趣风格,令人久久回味。

其实从表演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些见多识广的城市观众可以轻易地指责展演中的诸多弊病。比如相对于高雅的城市艺术,常德鼓书讲的都是难懂的方言土语;他们的歌声并不悦耳,或过于粗犷,或仍显稚嫩;他们的表演还有些粗糙,亦不乏浮皮潦草的地方;而乐器更是简单,确实难登大雅之堂。但就是这样的形式,传递给我们一种温暖的情怀,激活久远的乡土记忆。他们讲述的是乡土中国的故事,和寻常百姓的生活相关,并努力使观众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在笑声中调整自己的生活,这是真正“接地气”的艺术,它用一种质朴的方式,唱出真正的乡土中国和民间社会的声音。

然而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终究不是鼓书曲艺繁荣的时节。当今的城市文化已呈席卷之势,乡村的消逝让那些独属于乡村的民间技艺濒临消亡,即便是进入城市,也只是依赖于久远的乡村记忆顽强生存。鼓书艺人走街串巷的胜景不再,富有魅力的民间艺术已然“非遗化”、“博物馆化”,而只有依靠擂台赛这种“强心针”的形式才能短暂地重新激活,这确实是令人无比忧虑,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对此,这次展演中的孝鼓《传承》值得一提。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精品鼓书节目,其故事的设置极为精巧,讲述得也极为生动,“撒尿宝”、“咬卵犟”、“狗日的舫吧”等语汇,皆是地道的方言表述,这无疑也是一种“接地气”的手法,虽不免俚俗但却极富韵味。这个作品从笔者与几个同学在街头的相遇开始,展现的不仅是有趣的戏剧性场面,更是不同人群及其价值观的碰撞,由此也体现出“打鼓匠”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再加之艺术家的完美演绎,使我们得以清晰地看到,《传承》在故事与说唱之外,表达了一种凄然的微妙情绪。

在很大程度上,这个作品可以看作是鼓书这样一种即将消逝的民间艺术的深情自况,节目的“说”与“唱”之中皆包含无奈中的坚守与期待。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甚至演唱本身便是民间艺人在金钱社会、名利成就的诱惑之外的执着与坚持的体现。当然,作品还隐隐地表达着对鼓书艺术美好前景的热切期待,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那“接过爸爸的棒”的民间艺人,他们“把欢乐送到别人的心上,就等于你的生命在放光芒”,则正是这些自称为“打鼓匠”的艺人们最大的艺术价值。因而这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作品,却包含着对整个时代,对整个艺术门类前景反思的复杂况味。这个作品便是整个常德鼓书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夫子自道”,它使我们相信,只要有故事,有讲述的欲望,有生活的渴念与倾诉的激情,有现实的情怀与对生存焦虑的执着探寻,那么鼓书这种质朴的艺术形式就不会消亡。

[1]汪景寿.说唱:乡土艺术的奇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2]高俊成编著.民俗文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3]高星著/摄影.中国乡土手工艺(续篇)[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常德乡土民间
《扶琴》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清溪雅集》
乡土中国
美丽常德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芬芳乡土行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