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那般潜移默化,国民对雾霾的感受更为直观。每日出门,看到灰蒙蒙的天、棱角模糊的远景,戴上口罩,心中难免生起几分雨云之意。
环保部气象检测数据显示,2013年1月-10月,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多达29.9天,同比2012年增加了10.3天,达到52年来最高,入冬以来越发严重,而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
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名单上,污染最严重的前十个城市,往往超过半数来自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市更是连续上榜。多数研究者认为,河北省近年来野蛮生长的钢铁行业,是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雾霾重灾区的罪魁祸首。
钢铁河北
2012年,河北省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6575亿元,位居全国第六,支撑这份成绩单的是该省快速发展的重化工产业和位居全国第二且仍在迅猛增加的能源消耗量。
由于历史原因,河北的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比较集中。根据2012年末的调查,河北全省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共计148家,产能、产量均超过全国的1/4,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产钢大省。
去年3月,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对河北钢铁业进行全面调查,发现60%的钢企存在环保问题,七成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八成企业生产废水违规排放。其中紧邻北京的廊坊文安县新钢钢铁公司、廊坊安次区洸远金属制品公司最为典型。《中国青年报》近日也披露,河北钢铁行业3.1亿吨的钢铁产能,有2亿吨属于违法上马,多数根本没有任何环评手续。即便是有环保手续的企业,其环保设备开与不开,全看政府领导来与不来。
资源浪费、产能过剩、雾霾祸首,河北钢企一时为千夫所指。而这其中,体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钢铁巨无霸——河北钢铁集团自然也是干系难脱。
自2008年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合并为河北钢铁集团以来,该集团年钢产量由3108万吨增长到4284万吨,营业收入由1248亿元增长到2478亿元,涨势惊人。然而2011年度,河北钢铁净利润为13.8亿元,2012年净利润只有1.09亿元,到2013年三季度末,净利润又同比下降了68%,几乎为零。在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低下的情况下,仍旧埋头苦炼,恐怕不是一句管理失职便能揭过。
2013年年底,河北钢铁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王义芳“因工作调动”辞去在该公司的所有职务,而副总经理彭兆丰亦因“工作变动”在同日辞去职务。稍早前,河北钢铁集团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国贸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泽军被免职。
有媒体称,此次高层调整与贪腐丑闻有关,王义芳的弟弟王义平控制的斯利矿业,多年来一直在河北钢铁麾下的庙沟铁矿大摇大摆“盗采”高品位矿石,导致国有资产巨额流失,而彼时,田泽军正是该矿矿长。
以此为契机,对一直以来地方保护、监管失灵、官商勾结的河北钢铁业的整治大幕终于拉开。
斩断“铁腕”
目前,《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已上报发改委。方案称,将用5~8年时间,通过压减产能规模,到2020年将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左右,其中前5年压减到2.2亿吨,全省钢铁企业数量减少60%以上,通过推进节能减排,使吨钢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方案未定,突击政策先行。2013年12月11日,邯郸市的钢铁企业开始被拉闸限电,武安地区钢厂按照1月~10月平均用电量的50%进行限电限产,随后唐山、石家庄等地也传出政府突袭限电的消息。从高炉到轧机,钢铁企业的生产全部受到影响,正常的排产无法进行。
年终之际,河北省减排任务难以完成,政府部门不得不“一刀切”——不论企业是否环保达标,一律限产,“先把今年的盖子盖上再说”,措施力度远超以往。
河北省此次拉闸限电的主要对象是民营钢企,对此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解释称,主要是民营钢企相对于国有钢企而言,产能比较分散,在电量总量控制上的清算比较有难度,所以此次限电主要是针对那些民营钢企。
然而,2012年河北省民营钢企的钢铁产量约为4500万吨,占河北省钢铁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在刚过去的2013年至多占到四分之一。显然,短时间内的民企限电对减产与治污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限电只为能在年底缓解一下环境压力,控制用电总量,持续时间可能也只有半个月左右。”分析人士说道,“这对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整体而言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目前,京津冀地区民众想要望一望蓝天,还是只能寄希望于大风吹走雾霾。大风时来时去,河北钢铁只需适时地避一避风头。
王慕乐根据《财经》《证券日报》、财新网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