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

2014-06-24 21:22张艳李莉
地理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商业中心空间布局布局

张艳+李莉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为物流货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说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并认识交通运输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武汉为例,归纳在不同历史阶段,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青岛市区商业中心的布局特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商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交通运输及其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表1为青岛某物流公司的货物清单,请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量和运输物品性质。

【过渡】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在区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出示武汉地理位置图和景观图,并简单介绍武汉目前的发展成绩,从而进入合作探究一。

合作探究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以武汉为例

*江城

师问:据图1分析明代武汉城区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生答:特点:①沿长江、汉江分布;②由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部分组成。原因: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运便利,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

*九省通衢

师问:民国时期,武汉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何变化(图2)?对其空间布局有何影响?

生答:出现了铁路。部分城区沿铁路干线扩展,城区面积扩大。

【过渡】引出武汉长江大桥,过渡到“桥都”时代。

*桥都

师问:根据图3分析,从1958—2000年,武汉城区的空间布局有何变化?为什么?

生答: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武汉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由条带状演变为呈“蝶”状分布,城市功能结构日趋完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交通促进了武汉的发展,武汉的发展也带动了交通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铁时代

【教师引导】高铁会给武汉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图4)?(播放视频予以了解)

引出“武汉都市圈”,让学生认识到交通发展不仅促进了武汉城市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分析该都市圈在我国的地位。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与聚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聚落;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表现在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过渡】交通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青岛的发展,进入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以青岛为例

【学生活动一】找出青岛市区的商业中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中山路、台东、香港中路、李村;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学生活动二】随着地铁2、3号线的建设开通,青岛市区哪些地方可能成为新的商业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可能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住宅区,形成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但也要考虑诸如政策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三】老城区的中山路能否再度崛起重新成为商业中心?(从交通、人口角度考虑,但也要注意老城区改造、打造自身商业特色、定位等方面)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便利、商业密集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商业网点;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影响商业中心的繁荣或衰落。

【课堂总结】

【课后探究】分析交通运输对青岛城市发展和市区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

(1)老青岛的形成与交通有何关系?

(2)现在青岛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线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3)预测青岛市未来的发展中心在哪里?城市空间布局将会如何调整?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布局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专家点评:本内容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该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课标展开,设计思路清晰,创设了较为丰富和充实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该设计的突出亮点在于:选取武汉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案例,形式新颖,又具有典型性。以时间发展为主轴,以交通运输与武汉的关系为线索,“江城”时代—“九省通衢”时代—“桥都”时代—高铁时代,每个时期通过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巧妙串起“交通对聚落影响”的发展史。对该设计也有一点建议:“交通对聚落和对商业的影响”的比例安排是否合适,同为本节课的重点,可否缩减前者,增大后者的笔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特级教师 冯秀珍)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为物流货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说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并认识交通运输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武汉为例,归纳在不同历史阶段,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青岛市区商业中心的布局特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商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交通运输及其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表1为青岛某物流公司的货物清单,请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量和运输物品性质。

【过渡】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在区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出示武汉地理位置图和景观图,并简单介绍武汉目前的发展成绩,从而进入合作探究一。

合作探究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以武汉为例

*江城

师问:据图1分析明代武汉城区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生答:特点:①沿长江、汉江分布;②由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部分组成。原因: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运便利,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

*九省通衢

师问:民国时期,武汉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何变化(图2)?对其空间布局有何影响?

生答:出现了铁路。部分城区沿铁路干线扩展,城区面积扩大。

【过渡】引出武汉长江大桥,过渡到“桥都”时代。

*桥都

师问:根据图3分析,从1958—2000年,武汉城区的空间布局有何变化?为什么?

生答: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武汉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由条带状演变为呈“蝶”状分布,城市功能结构日趋完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交通促进了武汉的发展,武汉的发展也带动了交通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铁时代

【教师引导】高铁会给武汉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图4)?(播放视频予以了解)

引出“武汉都市圈”,让学生认识到交通发展不仅促进了武汉城市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分析该都市圈在我国的地位。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与聚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聚落;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表现在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过渡】交通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青岛的发展,进入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以青岛为例

【学生活动一】找出青岛市区的商业中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中山路、台东、香港中路、李村;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学生活动二】随着地铁2、3号线的建设开通,青岛市区哪些地方可能成为新的商业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可能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住宅区,形成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但也要考虑诸如政策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三】老城区的中山路能否再度崛起重新成为商业中心?(从交通、人口角度考虑,但也要注意老城区改造、打造自身商业特色、定位等方面)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便利、商业密集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商业网点;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影响商业中心的繁荣或衰落。

【课堂总结】

【课后探究】分析交通运输对青岛城市发展和市区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

(1)老青岛的形成与交通有何关系?

(2)现在青岛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线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3)预测青岛市未来的发展中心在哪里?城市空间布局将会如何调整?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布局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专家点评:本内容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该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课标展开,设计思路清晰,创设了较为丰富和充实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该设计的突出亮点在于:选取武汉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案例,形式新颖,又具有典型性。以时间发展为主轴,以交通运输与武汉的关系为线索,“江城”时代—“九省通衢”时代—“桥都”时代—高铁时代,每个时期通过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巧妙串起“交通对聚落影响”的发展史。对该设计也有一点建议:“交通对聚落和对商业的影响”的比例安排是否合适,同为本节课的重点,可否缩减前者,增大后者的笔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特级教师 冯秀珍)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为物流货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说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并认识交通运输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武汉为例,归纳在不同历史阶段,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青岛市区商业中心的布局特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商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交通运输及其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表1为青岛某物流公司的货物清单,请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量和运输物品性质。

【过渡】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在区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出示武汉地理位置图和景观图,并简单介绍武汉目前的发展成绩,从而进入合作探究一。

合作探究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以武汉为例

*江城

师问:据图1分析明代武汉城区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生答:特点:①沿长江、汉江分布;②由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部分组成。原因: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运便利,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

*九省通衢

师问:民国时期,武汉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何变化(图2)?对其空间布局有何影响?

生答:出现了铁路。部分城区沿铁路干线扩展,城区面积扩大。

【过渡】引出武汉长江大桥,过渡到“桥都”时代。

*桥都

师问:根据图3分析,从1958—2000年,武汉城区的空间布局有何变化?为什么?

生答: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武汉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由条带状演变为呈“蝶”状分布,城市功能结构日趋完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交通促进了武汉的发展,武汉的发展也带动了交通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铁时代

【教师引导】高铁会给武汉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图4)?(播放视频予以了解)

引出“武汉都市圈”,让学生认识到交通发展不仅促进了武汉城市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分析该都市圈在我国的地位。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与聚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聚落;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表现在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过渡】交通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青岛的发展,进入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以青岛为例

【学生活动一】找出青岛市区的商业中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中山路、台东、香港中路、李村;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学生活动二】随着地铁2、3号线的建设开通,青岛市区哪些地方可能成为新的商业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可能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住宅区,形成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但也要考虑诸如政策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三】老城区的中山路能否再度崛起重新成为商业中心?(从交通、人口角度考虑,但也要注意老城区改造、打造自身商业特色、定位等方面)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便利、商业密集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商业网点;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影响商业中心的繁荣或衰落。

【课堂总结】

【课后探究】分析交通运输对青岛城市发展和市区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

(1)老青岛的形成与交通有何关系?

(2)现在青岛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线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3)预测青岛市未来的发展中心在哪里?城市空间布局将会如何调整?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布局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专家点评:本内容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该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课标展开,设计思路清晰,创设了较为丰富和充实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该设计的突出亮点在于:选取武汉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案例,形式新颖,又具有典型性。以时间发展为主轴,以交通运输与武汉的关系为线索,“江城”时代—“九省通衢”时代—“桥都”时代—高铁时代,每个时期通过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巧妙串起“交通对聚落影响”的发展史。对该设计也有一点建议:“交通对聚落和对商业的影响”的比例安排是否合适,同为本节课的重点,可否缩减前者,增大后者的笔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特级教师 冯秀珍)

猜你喜欢
商业中心空间布局布局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安装的技术要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