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源+郭跃+何太蓉
“地理创新”谈何容易!在我国,“地理”问世已有几千年历史,原本出自战国时代《系辞》中的一句:“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好像我国所有的地理书籍都是记叙过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实践成功的经验,有实践失败的教训,似乎没有可言创新之处。
在我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句可谓家喻户晓。在《系辞》中那是“仰以观……,俯以察……”,“观”与“察”之后,达到“知幽明”的境界。而现在的理解是说某人无所不知;意在赞扬那些学识渊博、博学多才之人,不是代指懂天文和地理的人;有的说其同义词是学贯中西或通古晓今等。其实,“是故知幽明之故”与“学识渊博”、“博学多才”、“学贯中西”、“通古晓今”等说法是有重大差别的。今借《地理教育》讨论“地理创新”的方向与目标问题。
一、国外的geography(地理学)基本概念
据查,geography源自希腊文γεωγραφíα,geographia,ge·o-的原意为大地、地球,-graphein的原意为描述,所以geography其原意可能是描述地球(表面)。
1.geography 概念
最早使用“geography”的是曾任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图书馆馆长的Eratosthenes(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前193),他曾发现尼罗河中游的Syene(西恩纳,即今阿斯旺)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直射深井井底,而其正北约800千米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夏至日正午的太阳光线与该地方尖塔身之间的交角为7°12′,于是判定上述两地之间为弧形地面,进而计算出地球的圆周长约39 360千米。埃拉托色尼将自己的调查研究编写成两本书,即《地球大小的修正》和《Geography》。前者探讨地球赤道的长度、回归线与极圈的距离、极地带的范围等;后者着重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等。
埃拉托色尼之后,Strabo(斯特拉博,公元前64/63—公元24)及Ptolemy(托勒密,公元90—168)分别撰写了《Geographica》与《Geographia》。前者描述当时已知世界各地人文方面状况。后者据亚历山大城图书馆中的希腊及罗马相关资料编写。托勒密认为,Geographia研究整个地球,即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经纬度的测定与地图投影的方法等。
欧洲人为了发展贸易,在天文—测地成果及《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马可·波罗,1254—1324,一位意大利商人,其名著为《马可·波罗游记》 )指引下,从15~17世纪,他们屡屡远涉重洋,“发现”了许多当时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国家与地区,为此历史上称这几百年时间为“Age of Discovery”或“Age of Exploration” 或“Age of the 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y”(地理大发现时代)。
Alexander von Humboldt(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 是德国人,著名的博物学家(naturalist)和探险者(explorer)。他曾游历世界许多地方,在1808—1827年间与邦普朗合作完成了30卷《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晚年还撰写了《宇宙:物质世界概要》。他将植物的分布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联系起来,提出植物如何受环境影响之问题,把植被依景观的不同而将全世界分为16个区。洪堡在柏林大学创设了全世界第一个Department of geography(地理系)并担任系主任,因此他被誉为Father of modern geography(现代地理学之父)。
国外的geography研究归结为自然与人为现象的空间分析(分布的研究)、区域研究、人-地关系研究与地球科学研究。
2.因-果关系与圈层关系
20世纪以来,国外的geography研究特别重视自然界因-果关系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以及地球圈层关系研究等,后来又迅速增加信息与数据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如某地的洪水泛滥是因为之前下了暴雨。“人地关系”研究如某地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是由于人为砍伐森林(或农田开发等)造成。“圈层关系”研究如世界海平面变化由地球构造运动及地球气候变化造成等。
据百度百科,geography(地理学)即“地球科学理论”,是关于地球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
据维基百科(Wikipedia),geography即地球描述(earth description),或描绘地球(to describe or write about the Earth),现已被称为“全球科目”或“人类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桥梁”(Geography has been called“the world discipline” and “the bridge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physical science”)。
3.在中国的传播
在我国,一直把geography译作“地理学”。外国的商人、传教士与某些专家以及许多在国外学成归来的专家学者,带着在外国课堂使用的教材,在我国大学课堂上宣讲,翻来覆去讲的都是外国geography的概念、术语、理论及实例,导致这些“舶来品”在我国近现代地理科学界占据着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他们还把geography中的许多概念和术语,似是而非地套在我国的山水河川上,甚至标注在我国地图上,如“黄土高原”名称等。实际上,因为九州大地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我国地形具有山高水深、地势起伏特别大等特点,我国的季风气候多强风暴雨及严寒冰冻,我国地表的风化剥蚀速率特别高且变数特别大,我国人口众多,九州大地开发历史悠久,所以人类活动对自然过程的影响也特别深刻等,因此geography中的许多概念和术语并不完全符合我国九州山水的实际状况。
例如,我国北方的厚层黄土堆积分布区,由于侵蚀切割程度的不同等多种原因,造成该地由黄土构成的地形比较复杂,当地百姓有区别地把它们分别称之为“塬”、“梁”、“峁”等。“黄土塬”顶面宽阔平坦,周缘常呈花边状。可是,踏上黄土塬的“洋”专家,视其又高又平的特点,张口就称其为“高(平)原”,从此“黄土高原”名称就在学术界流行开来。其实,那是气候寒冷时期特别强劲的北风流,经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及现在的毛乌素沙地等地,扬起大量的风尘物质,向南吹送到陕西泾河、北洛河、延河及无定河等中游侵蚀盆地中及其较大范围的山丘坡地上,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经过几百万年才形成的比较广阔的风成黄土堆积区。将该地区称为“黄土高原”并不合适,因为它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高原面”,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高原边界”,既不是“厚层黄土在高原上堆积”,也不是“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为高原”。
又如,长江中下游两岸,有沙山及黄土状堆积的分布。江苏南京—镇江地带的黄土状堆积,李四光等1932年将其命名为下蜀土,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1901—1989)曾提出它们是风成堆积。可是,因为它们沿着长江断断续续地分布,并构成相对高度25米上下的平台,所以,按geography中的概念,它们又被说成是长江的第二级阶地,进而根据阶地的分布,又提出南京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具有间隙性抬升特点,为此还要论证新构造运动对构筑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影响。后来,经过反复多次的调查研究,认为下蜀土确实是风成堆积,根本就不应将下蜀土台地称为河流阶地。
二、中国的地理思想和传统
中国的“地理”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无数地理著作,始终没有以“地理”二字来命名,导致外国人编著的地理学思想史,很少提到中国人对地理科学发展的贡献。
1.大禹治水
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在《史记》中描述了尧舜禹时代的“洪水滔天”及“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曾“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曾“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所述为大禹一路爬山涉水,竖木牌做标记,定山丘河川的相对位置并用绳子和规尺丈量距离;他一路挖渠,沟通河道,疏干湿地,排涝泄洪;还一路指导当地人或种水稻,或植卑草。司马迁将大禹的行为小结为“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也就是说大禹做的是“相地”和“宜”,即仔细做地形测量,并因地制宜实施工程和指导当地人开发利用。短短几句描述,使用了一系列地理名称,还突出了“因地制宜”设置工程和开发利用之地理思想和基本原则。
2.《周易》(八卦)
《系辞》原是一本阐述《周易》(八卦)的书。据1972年出土的《先天八卦》,其中的“干、坤、震、艮、坎、离、兑、巽”(八卦)等,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个方面,“八卦”即八个方面的物质与物质运动;“八八六十四卦”即八个方面的物质与物质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每卦六爻所示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发展变化过程。《系辞》中所描述“地理”,那是“俯则观法于地”与观“在地成形”,即“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始作八卦”的缘由,在《系辞》中述为“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简言之即君子可以实现“安居乐业”,还可得到“天佑”而“吉无不利”。所以,《周易》的地理思想即其目标是实现“安居乐业”并获得“天佑”。
《周易》的伟大,还在于如《系辞》中所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地理思想就在于自然界的“变动不居”与人为的“唯变所适”,后者指人为的改造自然(或自然过程)一定要做到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
3.古代地理名著
1959年公布了顾颉刚、谭其骧、候仁之与任美锷四位教授受委托而遴选出的四部古代地理名著,即《尚书·禹贡》、《汉书》、《水经注》与《徐霞客游记》。
有“(竹)简”为证的《尚书·禹贡》是战国时代的魏国人士托名大禹所编写,全书1 193字。《禹贡》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并对每个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描述。《禹贡》全书分5部分:①九州,扼要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②导山,将九州山脉分为四列,列出九州四列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③导水,记述 9条河流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情况;④水功,综述治理后九州水系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⑤五服,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
《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32—92年)之著作。在《汉书》之《地理志》中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等,其中有石油天然气(火井)的分布,载有盐官共36处、铁官共48处,载有水道和陂、泽、湖、池等共300余处。《汉书》之《食货志》记述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汉书》之《沟洫志》记述上古至汉朝的水利工程,并说明治理水文的方略。
《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70—527),他用四十卷约30万字描述了1 252条河流。郦道元在《水经注》序言中提出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法是反对“虚构”而重视野外实地考察,现代评价其《水经注》是开创了“写实地理学”。
《徐霞客游记》是明人徐霞客用30年有余,历尽艰辛,往来于我国名山大川,完成的几百篇纪实性质的旅行考察日记手稿,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神遗产。其中的《溯江纪源》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他考察长江源的思想动机、路线选择、步步艰险的行程、夜夜记录并对比分析、最终推定金沙江为长江源的举世创举。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于1954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赞“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比较像是一位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撰写的考察记录。”指《徐霞客游记》是超越时代的地理考察的科学成果。
4.“风水”与“堪舆”
相比古代地理名著,更为国民耳熟能详、体现中国地理思想和传统的是“风水”或“堪舆”。“风水”实际上是给宫馆、村落、住宅、墓地等选址、选座向及其实施建设的方法与原则,是一门“选址—建设”的学问。“堪舆”与风水类似,是勘察分析地形特点并提出适合的用途。《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说是本有仰观天象并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后世有称看风水的人为“堪舆家”。“风水”地理思想与传统后来演绎为规划建设选项。这一序列的根本在于确保生态安全、生存安全与百姓健康。我国世代传承的地理思想与传统是以国民的“安全”与“健康”为重,从周围地理环境实际出发,进行对比分析与过程分析,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
5.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教授的实践
任教授(1913 — 2008)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院士。他一生共发表200余篇论文,从30~90年代,他的关注点一直是我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1933:东坝考察记,方志月刊第6卷12期;
1934:首都之地象,方志月刊第7卷7期;
1935:中国北部之黄土与人生,中国建设第12卷4期;
1942:甘南川北之地形与人生活动,地理学报第9卷;
1945:建设地理新论,商务印书馆;
1948:我国最近对黄河问题之新研究,地理学报第15卷1期;
1954:山东苏北南四湖区域的地理概况,地理学报第20卷2期;
1962:中国的准热带,南京大学学报·地理学;
1962:喀斯特学现状与展望,地理第5期;
1964:珠江河口动力地貌特征及海滩利用问题,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8卷1期;
1979: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
1982:中国的潮汐汊道及其在海港建设中的意义,北京:海洋出版社,全国海岸带和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
1983: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地理研究第4卷2期;
1983: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4:海岸带国土整治的若干问题,海洋开发第1卷6期;
1986:黄河泥沙输送及其对渤海和黄海沉积作用的影响,地理科学;
1987:任美锷主编,江苏省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考察报告,海洋出版社;
1991: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卷1期;
1996: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院士论坛第18卷3~4期《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任教授一生在中国大地和海洋上坚持不懈地考察,从事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他的论述,从30~40年代的“记叙”和“描述”到50~60年代的“揭示问题”和“科学探讨”,再到70~80年代的“整治”和“建设”与到90年代讨论“可持续发展”等,这个序列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着步步深化的进取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
三、 “地理创新”的目标
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自然生命”之根本或“生生不息”的缘由。据《系辞》对《周易》的解释,《周易》是探讨人周围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方面的物质与物质运动(八卦)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八八六十四卦);据说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能“所居而安”与“所乐而玩”,即安居乐业也。
后来,据我国地理思想和传统,又将复杂多变的自然过程演绎为“气、水、土、生、地”的物质与物质运动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在经过几千年的人口增多与土地开发利用之后,中国大地地表的物质运动具有下列特点,即速度比过去更快、变化比过去更多,且通量与总量都比过去更大等。因此,中国人的安居乐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中国大地地表的物质与物质运动做自己的调查研究。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说明,其中提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习总书记的讲话更为精辟更为实在地阐明了中国大地自然生命过程的性质和特点。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过程中,“山水林田湖”的物质与物质运动及其能量转移与它们之间互为依存又相互激发活力的复杂关系,使之有机地、十分紧密地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田者出产谷物,人类赖以壮阳生命;水者滋润田地,使之永续利用;山者吞云吐雾凝聚水分,涵养土壤;山水土地(涵盖气候与地形等)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而树者依赖阳光雨露,郁郁葱葱,在生态系统中是最基础的生产者。
在“山、水、林、田、湖”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存在一定的通量与总量,如果人类的攫取或消耗超过这个限度,该共同体的运行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异,甚至断链停歇。实现“人地和谐”最起码应做到,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要攫取并消耗物质与能量不应超过上述限度。例如,20世纪后期,我国黄河下游几乎每年都有断流,在有关专家查明实情之后果断决定,必须确保每年有200多亿方水通向黄河河口,确保黄河下游不再断流。这个“200多亿方水”即所谓确保黄河下游不断流的“限度”。
新世纪中国大地最需要构建新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例,三峡库区的民众为三峡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的三峡库区,山岭依旧,水更丰满,所以当前急需造田、造林和造湖。再如,季风气候区夏半年多暴雨洪水,而冬半年则比较寒冷干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城市过去的规划建设,一方面“排”字当头,快速排涝泄洪;另一方面“防”字为先,严防江河洪水的侵袭。“排”者排尽了雨水资源后就严重缺水;“防”者防住了城里城外的水循环,城里的河湖仅有雨污水与生活污水补给,于是城区有时就会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危难局面。这些城市当前急需储蓄雨水和改善水循环。因此,我国“地理创新”的目标:首先是新世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其次是参与并推进世界geography的研究。 “地理创新”有着宽阔天地,有着美好前景!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11102);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400030)
小资料
植物能消除PM2.5吗
近日,网上出现一种说法:室内养一些植物,可以有效消除室内空气的PM2.5。
对此,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系田野教授认为,任何植物对氮、硫氧化物都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而且叶片会有一定的滞尘作用,可以适当减轻PM2.5的危害。但这个效果都是基于植物数量来说的,一个房间的PM2.5是不可能通过几盆植物就能够改善的。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白建辉解释得更清楚:植物可以吸附PM2.5,主要是大气中的颗粒物可以被植物叶片表面的茸毛、分泌物等吸附,而并不是能清除这些颗粒物或将它们转化为非污染物。另外,大气中的颗粒物因为受到重力作用会沉降在植物表面、地面,如植物表面比较粗糙,则有利于颗粒物附着在其表面,而后可随雨水被冲刷到地面。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室内绿植是不能清除PM2.5的。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吸附而不是转化来实现的。
摘自2013年《中国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