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中杨育苗栽培技术

2014-06-20 19:33郭忠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育苗技术栽培

郭忠华

摘 要:银中杨的选育成功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寒冷地区提供了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本文对银中杨苗木繁育、丰产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

关键词:银中杨;育苗;栽培;技术

银中杨是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1961年以银白杨为母本,中东杨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属白杨派雄性无性系。由于银中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树姿优美、不飞絮等优良特性,自鉴定以来备受青睐。

1 苗木繁育技术

银中杨属白杨派雄性无性系树种,一般扦插生根性较差。为此,无性繁殖育苗技术是该良种广泛推广利用的关键。笔者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银中杨育苗技术,扦插成活率可达到70 %~90 %。

1.1 扦插繁育技术

1.1.1育苗地的选择 要选择地势平坦、易于灌溉、排水良好的沙壤或轻壤土地块作为育苗地,垄作扦插育苗。如秋季整地、起垄效果最佳。

1.1.2 整地时间与方式 秋季整地,翌年春扦插最好。采用机械或人工深翻细耙平整后起垄镇压。

1.1.3 采条时间与贮藏方法 银中杨以秋采春插为好,割完后入窖贮藏。4月初将种条剪成15 cm长插穗,捆好后用干净湿润的河沙埋藏,窖内温度保持在0 ℃以下,在没有贮藏条件的地方,可在背风阴凉处挖埋藏沟,将种条平铺沙埋,要设法降低沟内温度,防止种条发热霉烂。

1.1.4 插穗处理及扦插时间 银中杨插前用清水浸泡可提高成活率。一般浸泡24~48 h即可。用中国林科院研制的 ABT生根粉浸泡插穗基部2 h,效果良好。扦插时间大约在5月10日左右,在气温达到14 ℃~17 ℃,地温达到10 ℃~13 ℃的条件下便可扦插。在药剂处理同时,覆膜扦插,效果更好,可提高成活率10 %~30 %,增加收益约50 %,此法应该在生产中广为推广。

1.1.5 插后管理 要保证合理灌水,扦插前灌透底水,在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特别是在25 ℃以上的高温天气,地表一定要保持湿润状态,整个生长期可按照一般育苗方法管理,适时除草、松土、抹芽;追肥时,要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否则将导致插穗霉烂。根据银中杨生长节律调查,生长高峰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最好是在6月中旬实行追肥,过晚会造成苗木徒长,木质化不好而产生冻害。银中杨苗期主要害虫有白杨透翅蛾和金刚钻。防治透翅蛾的主要方法,一是严格检疫,剪掉蛀段,用火焚烧;二是发生虫害后可用500倍氧化乐果用注射器注入蛀孔;三是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效果较好,最佳防治效果可达80 %以上。防治金刚钻的方法,一是人工捕捉;二是用500倍氧化乐果喷洒杀虫。

1.2 根孽繁殖技术

银中杨具有很强的根孽繁殖能力,而且根孽条发育阶段年幼,苗木生活力强,可塑性大,扦插易于成活。经试验发现,银中杨根孽条0~3代为高成活率有效代数。利用圃地里其它繁殖方法还留下许多苗根,将根桩创除或深挖,保持圃地湿润。这样所留下来的断根,就萌发出新植株。这种方法不但育苗成本低、质量好,而且保证苗木如期复壮,防止苗木质量退化。

1.3 埋条繁殖技术

春季5月中旬左右按行距30 cm把种条一根接一根(种条嫩梢可剪去)地埋入地下,覆土厚度应为种条直径的1倍左右。覆土以后用脚顺着沟踩实,然后灌水;

1.4 留茬繁殖技术

就是用培育出来的银中杨种条,把苗干齐地表割下,作为种条用,根部仍留在土里继续繁殖种条。此种繁殖关键技术要针对不同根龄定2~3个干,不宜留得过多,否则成苗率较低。其产苗量是当年扦插苗的1~3倍。

2 植苗造林

2.1 造林地选择及整地方式

营造银中杨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透气性好的立地条件,以沙质壤土为好。整地方式以全面整地为主,因地制宜地采用开沟整地和穴状整地。银中杨在不同整地方式下,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根系分布差异显著。全面整地效果最好,开沟整地对改善土壤结构要好于穴状整地。开沟整地适宜干旱区,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增强抗春旱能力。

2.2 造林苗木的选择

用二根一干苗木造林,缓苗快,生长量大;二根二干苗当年生长量小,三根二干苗缓苗期长;根桩苗以二年生生长量大,成活率高。因此,造林应选择二年生根桩苗或二根一干苗。

2.3 造林密度选择

密度分为三类:2×4 m为高密度型,3×4 m、4×4 m为中密度型,5×4 m、6×4 m为稀密度型。从个体和群体最大产出出发,3×4 m、4×4 m株行距比较合理;2×4 m以培养小径材为主,或在适当年龄进行间伐,将株行距调整至4×4 m;5×4 m、6×4 m株行距过大,不宜采用。

2.4 合理施肥,促进林木生长

施肥是集约经营的主要措施,合理施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的生产潜力。经试验确定,银中杨对肥料的需求顺序是:N、K、P,而Ca则不消耗并积累起来。施肥最有利的时间以5月份最为适宜,它可以及时补充植物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施肥量:2~4年生,氮肥每株150 g,磷肥每株150 g;9年生时,氮肥每株450 g,磷肥每株75 g;钾肥每株75 g。

2.5 营造混交林,促进林木生长

实践证明:银中杨与胡枝子混交对银中杨生长有促进作用,平均增高0.16 m,胸径略有增长;与沙棘混交银中杨生长略低于对照。银中杨与云杉混交对双方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造林两年后银中杨平均增高0.13~0.21 m,胸径不明显,云杉略有增长。在不影响林份产量的情况下,还可达到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目的。

2.6 合理修枝

银中杨幼树(2~4年生)极易形成卡脖枝,即第一轮侧枝着生在同一节间,而且粗壮,如得不到及时修整,会影响林木的干形和生长势。根据多年的经验,造林第三年开始修枝,修枝的时间在晚秋或早春为宜。这时的树液停止流动或尚未流动,不影响生长。春季整枝与秋季整枝比较,以春季整枝为更好,整枝后便进入生长季,伤口容易愈合。第一次修枝以修去竞争枝(1.0~2.0 m高的轮生侧枝)为目的。第二次修枝约在5~7年,以保持合理的枝下高为目的,平均2 m为宜。林分郁闭以后,可根据生长情况适当修枝。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苗技术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自然栽培的味道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