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
在人类文明史中,创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农耕文明,到蒸汽机和电力使用的工业文明,再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既有石破天惊的科技突破,也每每不乏划时代的创意。科学与艺术,科技与创意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是交替接力或并肩前行,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跨越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以全面深化改革来释放发展“红利”的阶段。始于30多年前的那场改革,是通过“松绑”解除束缚来获得“红利”,今天的“新红利”则不再是“松绑”型改革所能实现的,需要更多的创意和探索,所以我们进入了创意型改革驱动发展的“新红利”时代。
创意型改革呼之欲出。“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在经济一线的企业家,感受到世界不仅仅是平的,世界还是可塑的,历史正走进广义虚拟经济时代。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拉响了警笛,谁来拯救经济繁荣?开始人们无一例外地想到高科技,人们渴望突然冒出一大批高新技术,来拯救世界经济。不过,企业家首先感知到了,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做不到。人们问,推动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主要应来自哪里?生物基因领域麻烦太多,我认为最靠谱的还是新材料。过去无数新技术的诞生,正是缘于新材料的出现,今后仍然只能指望新材料。而新材料技术要突破,则要依赖粒子科学的发展。至今所有材料技术取决于人们对微观粒子的了解程度。化学技术突飞猛进时,人们了解了分子和原子;当打开原子核,了解了中子和质子时,人们拥有了核能;而人们了解了充满活力的电子后,进入了电力时代。今天可以打开原子核取得能量,还可以无休止地驱使电子为我们创造财富。那么下一轮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能了解哪些更小的微观粒子呢?我们能像驾轻就熟地驱使着电子“奴隶”那样,去奴役那些构成电子的更小的基本粒子吗?毫无疑问,这尚需时日,我们不能坐等这一天到来后再去发展经济,这一点是企业家最先认识到的。因此,企业家们率先绕过障碍,取道“创意”的新途径去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过去“松绑”型的改革,只要放松计划管制、植入市场元素就成功,但今天传统的市场体系也面临挑战;过去它对实物财富的配置卓有成效,对非实物财富则未必能发挥作用,所以新的改革需要用创意去实现。如果说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的“红利”,那么今天“创意”型改革将开启我国的“新红利”时代。
创意与互联网是天然的同盟军,是互联网技术最广泛地满足了人们的创造欲望。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就迎来了“创意”这个同盟军。造就了一大批企业新贵,产生了移动支付、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正加速“触网”。互联网正在把地球“一网打尽”,其分布式、自主式的特点,把人类带向“自工业化”时代,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巨变,营销从“渠道为王”变为“粉丝为先”和“自媒体”下口碑传播式的销售,“大规模集中生产”向“分布式自生产”转变,昔日的制造中心正在被颠覆。很显然,这一切更多依靠的是创意。所以“新红利”时代的改革,最关键的就是不能遏制创意。
“泛文化产业”支撑危机后发展。世界进入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人们不只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多地追求精神满足。马克思当年提出的“生活对象化”创造财富的论断,在今天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社会总需求中,各种各样非物质性的欲望日益增长,体验、服务、品牌、人气、信心等泛文化内涵,已与物质商品浑然一体。这些趋势使得产业形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价值塑造等日益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创意的喷发和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
创意经济以“生活对象化”为基本的经济活动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文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价值的“容介态”进化,形成满足心理需求为主的新经济形态。所以,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追求,构成了其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侧重人文创新和心理需求满足,创意经济能有效突破传统物本经济中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约束,开辟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没有创意就没有经济发展。创意推动了科技对资源的整合、生活和艺术的交汇、浪漫和理性碰撞,注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能量。从世界范围内看,创意经济催生了许多新型企业。1996年苹果公司因巨额亏损而陷入困境,1997年乔布斯回归后,凭借其独特而旺盛的创意,取得巨大商业成功,成为创意经济的全球典范。当前来势迅猛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同样是以创意为先导,集时尚与优越性能于一身,处处体现了科技和艺术的“容介态”,颠覆了对汽车的传统定义。
我国也正在迎来激情迸发的创意经济时代。众所周知的小米科技,在2010年成立时,手机市场已是巨头林立的局面,但小米科技确立了“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首创依托互联网平台“众创”开发手机、无数发烧友参与研发改进的模式,创造了“零工厂、零专卖店、零库存”却实现年收入316亿元的商业奇迹,其商业模式已经带有“自工业化”的特征。
然而,在创意经济倍受推崇的同时,却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不少创意产品,成为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出现了一些禁止使用创意产品的呼声。但我认为,对这些创意产品,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将遏制整个社会创意的热情。对此,我们要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标准去考量,以更加包容的态度鼓励支持各类创意。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创意经济一定能够蓬勃发展,迎来一个惠及13亿国民的“新红利”时代,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