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水榭图研究

2014-06-19 05:35张晓南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微山县画像石

张晓南

摘要:

在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水榭图无疑是汉画建筑题材中一个新颖的亮点,虽然数量极少,但分布地区集中。以山东微山县出土的汉画水榭图为例,将水榭图的概况、出现的原因,作用以及与同时期出现的陶水榭进行对比,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榭;画像石;微山县

水榭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类型。水榭最早是由“榭”演变而来。榭这种建筑形式始建于何时,已不得而知,但是在《尔雅﹒释宫》中有记载说:“无室曰榭”。榭是建在高台上的木构建筑物,可以说,在古代台与榭是不可分割的群体。榭一般有屋顶、楹柱,没有墙壁。临水而建的榭称为水榭,往往是架临在水上,悬立水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吴越春秋》中记载:“吴王阖闾,治宫室,立台榭于安华池。”所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贵族已有兴建池榭的风气,而且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汉代。当时的精美建筑,我们已无缘观看研究,现在我们可以从汉代丰富的画像石资料入手,直观地接触画像石中仅存的水榭图。

画像石中的水榭图目前仅见于山东微山县、藤县、邹县以及江苏徐州地区,造型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据统计,现在所搜集到的水榭图共有9幅,其中,有8幅出土于山东境内(6幅出土于山东微山县两城乡),1幅出土于江苏徐州。由于搜集到的水榭图集中在同一地区而数量极少,所以在这里以山东微山县两城乡出土的汉画水榭图为例来进行分析。山东微山县两城乡出土的水榭图,大致结构为:水岸边有一倾斜的登梯,登上梯子至顶端有一亭子,几人位于登梯之上,另有几人位于亭中;亭下从登梯中间伸出弯曲粗大的立柱承托,其上还有三层出挑的斗拱,其下由一立墩支撑;另外,亭下水中有鱼、或者岸边有捕鱼人等。这种形式的水榭图在山东的藤县、邹县均有发现,不过水榭结构较为简单。画像石中只有水榭的侧面形象,也没有表现出其细部的结构,所以,对当时建筑实物的认识还有一段距离,但也不失为研究汉代建筑艺术和技术的形象化的材料。

针对此地区集中出现的带有水榭图的画像石,而其他地区无见此图的发掘的原因,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此地区属于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据信立祥先生所著《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一书中将画像石分为五个分布区,其中豫东、山东、苏北和皖北一带,是发现最早、分布最广(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山东微山县北部的两城乡是山区,盛产青石,具备刻制画像石的原料。两汉时期此地属山阳郡,分布有大量的汉墓群。自清代以来,在两城乡陆续出土了400余件汉代画像石,属于鲁南出土画像石的大区域。由此可知,此地不仅具有刻制画像石的原料,具有保存画像石的大量汉墓,而且在两汉时期此地经济较为发达,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也较为先进,水榭此种形式的建筑也会出现。据《西京杂记》记载:梁孝王“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州凫诸。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必备。”可见,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私家园林的出现,而水榭可以作为园林中的一个景点。由此可知,当时的画像石可以具备刻制水榭图的条件。

微山县的两城乡西部为南阳湖,南部为独山湖,有大片水域,水资源丰富,使水榭临水而造有了依托。水榭图中对鱼的刻画即是对水的描绘,并且常常伴有捕鱼或者观鱼的情景。汉画中出现的捕鱼图有的是表现生产活动,有的是垂钓场景如同人们观看百戏一样,令墓主喜爱这项娱乐活动。汉画中的构图都是为墓主服务的,贵族是不会从事体力劳动去垂钓的,所以观钓者才是主要描绘的人物,刻画墓主临榭观鱼的闲情逸致。

水榭图不仅是墓主临榭观鱼的日常生活的写照,而且还有着深层含义。鱼与水是仙界或者阴间世界的象征,所以水榭图就不仅仅是刻画墓主平时悠闲富贵的生活,也多了一层引人升仙的意思。信立祥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中说,徐州铜山县出土的画像石有三条神鱼拉车的情景,说明此事是发生仙界。这表明鱼在为天神效力,是天界的象征。《后汉书﹒范式传》记载,范式在梦中见到好友张劭给其托梦说:“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在古代,阴间也称“黄泉”。黄泉为水为阴,所以水是阴间的代表。有的水榭图分为左右两格,左格为伏羲像,右格为水榭图。伏羲身着长襦,头戴帽,腰系束带,双手托日。伏羲是传说中的古帝王,他发明了渔猎工具,发明八卦,是始祖神和生死神。因为他能够再造生命,所以受到渴望长生不死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还有的水榭图分为上下两格,上格为仙人骑龙,下格为水榭图。由此可知,汉画中的水榭图也起着引导墓主升仙、渴望长生不死的美好愿望的作用。

两汉时期,其他美术题材也涉及到水榭。河南地区出土了汉代的陶水榭,其中以豫西出土的最具特色,数量最多。从豫西汉代陶水榭的高超技法,华丽装饰,以及榭内主人惬意的生活,可见汉代的水榭成为人们游艺、休憩的场所。河南西部与山东微山县邻近,在西汉高帝二年为河南郡,汉武帝元鼎四年为弘农郡,在经济上较为繁荣,紧邻黄河,水资源丰富。所以,河南西部与微山县两地都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居住在这里的贵族修筑水榭提供了条件,充分说明了水榭是这一地区最显著的建筑特色。不管是汉画中的水榭还是陶水榭,就图面观察,实际的建造工程是否可能,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在视觉效果上却是颇有巧意,仿佛在仙境之中。

山东微山县的水榭图为我们展现了两汉时期,特别是东汉时期墓主悠闲游乐的惬意场景,以及希望升仙的美好愿望,是反映当时贵族生活、思想的写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汉代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

【参考文献】

[1]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2]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3]张勇.豫西汉代陶水榭[J].中原文物,2003(03)

[4]微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微山县志[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5]朱英.迟延璋水榭图画象略说[J].四川文物,1995(05)

[6]侯锐.汉代画像石建筑题材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微山县画像石
微山县人民医院:党建引领学科建设 打造区域技术高地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近49年微山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微山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探析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微山县造林绿化工作的相关探讨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