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取其质 “美”取其饰

2014-06-19 05:35李影影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装饰性构图线条

李影影

摘要: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历史最悠久的画体,它的形式特征之一是装饰性。从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特征进行理性分析。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装饰性风格发展的核心动力,即“工”取其质,“美”取其饰的审美观,论证了装饰性特征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工笔人物画;装饰性;线条;构图;色彩

工笔人物画可以说是我国绘画的始祖,是我国绘画体系中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式特征之一就是装饰性。所谓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是指画家在塑造艺术形象中,采用装饰图案的手法,将现实对象加以组织提炼和归纳总结,之后形成的艺术风格。这种装饰的手法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写实手法,这就是中国工笔人物画之精髓。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珍宝,它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中国工笔人物画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正是它有别于西方绘画以光色体面造型和写实人物画表现形式之处。与西方写实风格的人物画相比,中国的工笔人物画用笔工整细致,极富装饰趣味,画面的线条、构图、色彩均以条理化、图案化、理想化的处理方法取得装饰效果,使装饰性的风格特征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手段的主要特色。下面,笔者谨就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特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富于装饰美的线条

“装饰风是东方艺术解决艺术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一种最巧妙的艺术手段。”线的装饰美主要表现在线条的排列组合,如线条的反复、连续、节奏、韵律等。就如古人创造的“十八描”,有的混厚苍劲、沉着稳重,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洒脱飘逸,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情趣;有的劲健流畅,如烟云舒卷,龙蛇出没……在多变中就和谐,在和谐中求多变,使线条的表现形式充满了装饰感。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其造型匀细秀润、简练生动,运用委婉圆润、流畅飘逸,富有节奏感的线条进行生动的描绘,在质感和动势的表现上都具有很强烈的装饰韵味。

宋代的《八十七神仙卷》,整个画面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人物繁多而有条理,既统一又不单调,人物服装的衣袖、裙褶、披肩、飘带一般都是用长线来表现,并采用秀雅飘逸,长垂均匀的“高古游丝描”线条。这些人物的服装好像在随风飞舞,让人感到整个乐队在吹奏中缓缓地飘移,整个效果致而不嫌繁琐,富丽清秀,这种富有音乐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一种装饰美的艺术享受。

二、平面化的意境构图

工笔人物画的布局所表现出来的装饰性也是相当强烈的。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构图与西方人物绘画构图不一样,它突破了西方绘画模仿自然的焦点透视,而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对艺术对象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整体把握,从而拓展了画面的意境。中国画一提到意境,往往使人很容易想到山水画或花鸟画,似乎人物画并不需要意境,其实不然,人物画也有意境。

薛永年在《关于意境》一文中说:“总而观之,中国画家的意境论,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但又要求寓‘表现于描述中,使‘意造景生,令‘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通过‘摄情和‘写貌物情,达到‘发人思,凭借有限的视觉感性形象,在虚实结合中,诱发联想和想象,使览者的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受到感染,领会其‘景外意以至‘意外妙,潜移默化地发挥审美作用。”从这得到一个道理,即意境最终是通过“有限的视觉感性形象”来表现的,其方式是合理的构图安排,而这个构图“应使人感到画外有画,无画处亦有画意”。这里的“无画处”就是画面的留白,由此可见一幅画意境的好坏全在构图。意境构图处理也取材于自然,但不会受自然的约束,而是注意画面平面化的处理。以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例,作者大胆突破了空间的局限,运用传统的长卷构图,用散点透视法将不再同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以叙事的手法,一段一段地展开铺陈。这种平面化的意境构图有节奏,有段落,有层次,隔而不断,断中有连的把繁杂的夜宴整理成一幅画。图中采用屏风隔断的结构,屏风是古代室内一种装饰家具,在室中既起室内环境的空间作用,又增强了装饰美。此外,图中的道具、陈设、服饰都很工致精美,体现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成为画面中必不可少的构图因素。中国工笔人物画意境构图的平面化就是要力求洗练单纯、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显得格调高雅,真正体现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特征。

三、色彩的主观应用

中国传统色彩历经各朝代的发展与演变,其中工笔人物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观和色彩体系。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处理自由灵活,讲究主观化、单纯化的装饰性。谢赫的“画有六法”,名为画法,实为画理。传统绘画中六法之一的“随类赋彩”是对前人和当时工笔人物画色彩实践和理论的总结。传统工笔人物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强调在光源的照射下呈现出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而是画家根据主观想象描绘,自己进行色彩的组合,目的不在于写实,而是作为主体画家把个人艺术修养反映到作品里,反映到色彩上,为了起到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

其中唐代画家张萱所绘《虢国夫人游春图》,整幅画文化底蕴厚重,共有八人骑马,色彩明亮鲜艳与沉实素雅相结合。在明艳之间有黑色和白色的相隔相融,使整个画面色调稳和,艳而不跳,亮而雅致。骑马的三位侍从,与仕女们的服装形成鲜明的对比,层次清晰。因此,杨玉环的姐妹虢国夫人的形象在色彩的烘托中得以很鲜明的突出。从张萱作品中很好的体现出,传统绘画用色节制、单纯,装饰性强,体现尚简尚雅的审美准则。也正是因为这种用色的主观性,使的传统绘画的设色尤为重要。古人强调三矾九染,用色混厚而明艳,既对比鲜明又和谐统一,富有装饰美,使之“华贵中见淳朴,厚重中见明快,达到薄而不漂,厚而不浊,重而不腻,浓而不艳,艳而不俗,色重气清”。

四、结语

当今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取决于当代多元的文化背景,也是工笔人物画自身发展的必然。在工笔人物画装饰性的研究和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特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线条、构图、色彩等因素,也正是它的独具特色才长久屹立于世界艺坛。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仍然要在装饰性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工笔人物画家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 薛永年.中国绘画历史和审美鉴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装饰性构图线条
黎洁仪“装饰性泥沽沽”主题创作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线条之美
装饰性镀铬用低纹波可调控高频开关电源设计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谈构图法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列车涂装功能性与装饰性及站内导视系统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