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红
俗话说:“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找到窍门。教学的“熟能生巧”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些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巧不断升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充满教育机智,显得游刃有余,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可是也有一部分教师总觉得教师每天就是备课、上课,工作形式单调、重复,生活方式枯燥乏味,教学时间越长,越觉得厌倦。常常听到有这样的抱怨:“书教了这麽多年了,一本书教了几十遍,真觉得没意思。”那麽为什麽这一部分教师在“熟”的基础上没能生“巧”倒生了“厌倦”、“厌烦”之心呢?怎样才能熟能生巧呢?
首先,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在于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执著的追求,无私的奉献。
“巧”来之于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爱,对学生的一片深情。“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说到底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孔子说:“爱之,能勿老乎?忠焉,能勿悔乎?”于是这些教师是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虽有不同的育人风格,精湛独到的教学技艺,但他们都具有那种敬业、乐业精神,有一颗“育人为乐”的心灵之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何厌之有?“厌”来之于面对社会其他方面的物质诱惑,常常守不住自己心灵的宁静,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处境感到尴尬和无奈,面对善变的学生个体仅仅把他们看成某种符号,缺乏“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由于师生感情的“隔膜”很少得到学生的拥护,时间一长,怎能不生“厌”?“巧”是一种集约型教学,即主要是依靠师生的主体性,以科学性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这些教师积累了广播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能站在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真正做到了自己明白又能使别人明白。杨振宁教授讲“对称与美”,把高深的物理学知识讲得那样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明白,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厌”是一种粗放型教学,投入大、效率低。由于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本学科的难点、重点、知识点,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似懂非懂,于是只好靠布置大量练习题,靠题海战术,应付考试,这样师生身心俱感疲惫,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
巧是一种求真、求美、求精的科学状态。由于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状,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特定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对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正所谓学海无涯。如有一则材料,说鲁人到楚国去卖鞋子和帽子,而楚地由于天气炎热,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是赤足、披发,即不穿鞋子、戴帽子。因此鲁人的所作所为遭到别人的嘲笑。文章本意是批评那些不从实际出发的倾向,但有人在做题时,换一个角度看,鲁人是聪明的,正由于楚人的生活习惯,这里的鞋帽市场是一个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只要广告促销活动跟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再如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认识。我们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但换一角度看,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因为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毕竟是内因而非外因。
至于象数理化试题,可有多种解法,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一种试题的解法,更重要的是教给一种试题最简练的解法;不仅在于教给最简练的解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分析事物一般规律的普通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巧”是一种求“变”、求“活”、求“新”的教学状态,这些教师不拘于一种教学模式,不断变换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技巧,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不断尝试到创新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如魏书生对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教法,他们在课堂上的“举重若轻”,常常来之于课下的“举重若重”。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组织起课堂教学来,生动活泼,挥洒自如。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必然对教师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所以教师自身要有紧迫感,除了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生活的第一需要外,还必须使自己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对自己凝固的甚至是僵化的教学习惯有冲破的勇气和决心,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技艺不断提高,达到一种圆熟的“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