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资本化及属性探索

2014-06-19 07:17许秀梅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外部性要素资本

许秀梅

引言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素。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充分证明了技术是利润增长的根本来源。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时,主要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发展,在此之后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飞跃。近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与政策鼓励下,国内企业已充分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企合作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以获取竞争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不少企业虽有雄厚的技术,但对价值影响甚微,甚至出现亏损。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重工)便是如此。该公司是行业龙头企业,曾获得几十个国家以及省部级科技奖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多项,并多次被评为首批创新企业、拥有多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但其财务情况并不乐观。可见,只有技术创新不行,还需要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让技术真正地转化为技术资本,这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技术资本的内在属性,抓住技术资本的内在特点,结合企业战略发展合理地配置技术资本,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技术的资本化过程

技术要想发挥出资本的内在属性,必须从根本上实现资本化,这是产生价值的前提,要实现这个过程,以下条件必须同时满足:首先明确界定技术的产权归属。只有将技术的责权利界定清楚,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对技术的占有热情,技术才有可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稀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否则处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状态的技术是不可能成为资本的。私有化是第一要件。

界定了产权,技术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共同参与生产过程。马克思资本论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这里的劳动是一个泛化概念,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物化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统称。沉淀的技术永远成不了资本,必须投入生产。技术投入生产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既可作为劳动工具,间接创造价值,也可作为劳动对象直接形成价值。总之,生产是技术资本化的第二要件。

而无论是私有化,还是生产,从根本上讲都少不了市场的参与,这是第三要件。这里的市场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提供货币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人力市场、技术市场等。这些市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技术的资本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技术市场的功能是配置技术资源,促进技术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技术市场的完备程度决定了技术资源配置的效率与速度。目前我国技术市场还很不完善,限制了技术的流动。此外,人力是技术创造价值的必要合作要素,产品是技术价值的载体。因此,人力市场、产品市场状况也会影响到技术要素的资本化进程。

可见,技术资本化的过程就是产权所有者将技术投入生产过程(通过技术市场交易进入其他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与物质、货币、人力等要素相结合生产出市场接受的产品进而创造价值的过程。

技术资本的一般属性

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是所有资本的本质属性,也是要素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要求,它又可细分为增值性、商品性、产权专有性。除共性之外,每一种生产要素资本还具有自身特性。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要素,技术资本同样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以及独特的内在属性。技术资本的一般属性有:

(一)增值性

增值性是对所有资本的最基本要求。这是资本的内在本质。具体到每一种资本上,增值能力又有很大差异。资本的增值能力是由资本特性、以及配置效率决定的。就特性而言,技术资本增值能力最强,人力资本次之,货币资本最弱。而配置效率因企业而异。很多企业拥有大量设备、人力、专利、账面沉淀大量货币资金,但并没有真正运转流动,这并不是企业的资本,只能称为资源。因此,要评价一个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首先看它具有多少资本,而不是看拥有的资源量,更进一步讲,将资源与资本相对比还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商品性

商品性是资本的检验出口,它衡量资本被经济人接受的程度。商品性越强,价值实现能力越强,越能激起人们的占有欲望。一些科研人员研发出一些发明专利,及时登记了产权,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大家普遍接受不了,此时这项专利就不具有商品性,无法成为资本。但过了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很可能原来无法接受的专利现在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此时这项专利才具有了比较强的商品性,才真正成为资本。

(三)动态性

资本的动态性是指物质、人力、货币、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在历史某个时间成为资本并不代表永久性,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企业发展状况等不断变化,随时有可能失去资本属性。例如,企业投资的货币资金,在投资过程中发挥着资本的作用,在收回投资后很可能拿出一部分放进了保险柜,就失去了资本属性;此外,一些企业花重金招聘的高层人才,刚开始进入企业时全身心投入生产运营,创造了不菲的价值,若此时这部分人贪欲享受,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与生产脱离,让自身的人力闲置,也失去了人力资本的属性;相比而言,技术资本的动态性更为明显。技术资本投入生产,对价值创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若任其闲置,不仅对价值创造毫无用处,而且最初大量的投资成本都将成为收不回来的损失。因此,资本的动态性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发展,及时对资本的配置状况进行盘点,必要时调整资本的存量结构。

技术资本的特有属性

每一种资本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比如货币资本具有同质性,可分离性,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且具有异质性。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资本同样拥有个体特性。罗福凯(2011)指出了技术资本的三个内在属性:发明性、模拟自然性与复制性特征,除此之外,技术资本还可能存在以下方面的内在特有属性:

(一)创新性

任何技术的诞生都伴随着创新的出现,这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根本需求。此过程保证了技术资本的新颖与独特,并作为新发现或产生的生产要素,得到大家的认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是技术进步,就是基于技术的创新性。所有的技术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创新,都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波动。当一系列技术创新涌向市场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当技术创新步入低谷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经济的低迷。技术的创新行为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远超过货币、人力等要素,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货币、人力充裕,但重大的技术创新明显不足的问题,所以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难以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endprint

(二)垄断性

垄断性是由创新性和复制性衍生出的属性。技术资本是依靠创新的特点创造价值的,若被市场主体获得了平等的拥有机会,就失去了价值创造的预期潜力,为防止被复制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技术资本所有者具有垄断技术的内在需求。在国际贸易的政府间谈判中,我国政府总是呼吁欧美国家取消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对华出口的禁令,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有垄断技术,才能获得超额价值。但从经济学意义上,这种垄断性的技术市场并不有利于技术资源的配置与合理的定价,也不利于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创造,技术落后国家也由此承担了高额的技术引进成本,并且很多都是已经外溢的二手技术,增值潜力有限。

(三)时效性

技术资本的时效性指技术资本更新的速度。技术资本更新非常快,一项很新颖的技术若没有及时投入运营过段时间很可能已经被其他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资本的替代周期越来越短。这从企业面向市场推出的新产品速度就可看出。电子信息软件产品的平均更替周期不到2年,计算机平均约为一年。企业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作出更替,以保持产品的活力。可见,技术资本必须适时投入生产运营,否则很可能在短期内就失去创新性,价值也会大幅降低。例如上海重工虽有大量技术,但没有及时投入生产运营,致使很多技术被其他企业赶超,失去了创新性。

(四)外部性

技术资本的运营过程不可避免存在外部性。战后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外部性,高价从西方引进技术,然后进行整合二次创新。外部性也是技术垄断的一个内在因素,它又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技术投入运营后,创新因子与成果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模仿与借鉴,促进其技术进步,这是正的外部性。另一方面,技术运营过程很可能伴随着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环境的破坏。以手机为例,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信息的高效流通,但也有少部分人过分依赖手机,购物、金融、沟通,甚至离开微信和QQ就不会与人交流,严重地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此外,手机对人体也存在辐射,损害人体器官。尽管如此,技术资本运营所带来的正外部性要远远大于负的外部性。它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可分离性

可分离性指技术资本实物与所有者可以分离,这一点有别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人体是不可分的。技术资本的分离性使得其进行资产经营成为可能,将自己闲置的技术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其他企业使用,并收取一定的让渡费。国内很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发达国家的技术使用权。通过此方式获得的技术基本属于二手技术。我国可借鉴日本的经验,进行二次技术创新。在技术资本运营中,企业需动态地调整运营战略,对于那些内部运营效率低、或处于闲置状态的技术及时让渡资产使用权,继续保持资本活力。

(六)异质性

技术资本的异质性是指每一项技术资本都具有独特性,这是由技术本性决定的。异质性创造了市场需求。有些企业花费较大代价去获取某项核心技术,就是看重的该项技术资本的异质性。这有别于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似。异质性是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若两家企业所拥有的技术资本完全相同,即使技术非常先进,也失去了竞争优势。基于此,为了获取市场优势,企业极力获取技术资本并保持垄断。

(七)价值动态减损性

考虑到时效性与外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资本的价值有减损的趋势。短期内技术的创新性保证了技术资本能够带来一定时间内的超额价值增值,但随着时间推移,新技术的出现、技术外溢、被效仿者模仿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技术资本的价值,此趋势不可避免。20世纪80年代末,18寸电视机约1000元,现在同样型号的电视机价值仅剩不到300元。价值的动态减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为了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发展活力,需要充分把握技术资本的以上属性,全面衡量自身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程度并与技术资本高效融合,站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实现技术资本的配置效率、效益最大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部性要素资本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