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叶企孙
1931年8月的一天,北京清华大学理学院的高级会议室济济一堂。两月一度的理学院内部教授讨论交流会在此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有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等七个系的领导和教授。当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提出“建议升数学系资料室职员华罗庚为教员,并负责讲授本系大学微积分课程”的意见时,现场大部分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有人甚至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华罗庚虽是系里的数学天才,但明显不合格,其中三点很突出:一是仅为初中学历,二是残疾人,三是到校资历尚浅,不足两年。
这时,只有坐在主席位的理学院院长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这位从小接受“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教育的理学院船长,对每一位学生都倾注了阳光般的儒家爱心,而自学成才的华罗庚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止一次的了解华罗庚的事迹,这小伙子家境贫寒,又命途多舛。初中毕业考入职校后,因家贫交不起学费退学。18岁时,因得伤寒病伤了脚,走路要拄拐杖。但是这些困难,在华罗庚眼里不算什么,他反而因此更加热爱学习。熊庆来教授曾讲过过,华罗庚在整理图书报刊、收发文件、绘制图表工作时认真细致,从没出过差错。工作之余,哪里也不去,躲在屋子里博览中外数学书籍。前不久,华罗庚在一本日本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文章逻辑之缜密,语言之精练,让中外数学教授大加赞赏。
看到会议室乱成一片,院长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站了起来,严肃地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为资历所限制。以我个人判断,不久之后,他将成为我国数学界最闪亮的星辰。”有理学院院长的保举,大家还有何意见?于是顺利通过议程。5年后,院长又安排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硕果累累的华罗庚直到晚年还时时感叹:“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这位院长就是被誉为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叶企孙。叶企孙教授一生大爱无私,桃李满天下,为中国培育了很多的科技人才,其中李政道是他最为得意的学生之一。
在1946年,时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接到上级通知,有两个公费留学美国的名额,希望他能推荐有资质的专家去“镀金”。叶院长马上想起正在本校物理系进修的学生李政道。李政道虽然年少聪敏、潜力无限,但没有资历,按说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但是一向大爱无私的叶院长毅然在举荐表上写上了李政道的名字,并在名字下方署“非常支持”的四个字。同时他叮嘱教员要关注李政道在美国的生活,尽量予以帮助。李政道果然不负所望,10年后与杨振宁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好多人都称赞叶企孙教授目光如炬。
除了华罗庚和李政道外,王淦昌、赵九章、吴健雄等科学家也受到叶企孙的教诲和提携。在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之中,有19人是他的学生,2人是他学生的学生,2人是他举荐的。叶企孙仿佛是科学界的一架云梯,许多人“踩”着他爬到数学、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等领域的顶峰,但他却默默地呆在一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