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刚
2010年,厄瓜多尔首都一所高中因为两名学生科雷苏和法尔拉申请出国留学的事,受到了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
科雷苏是这所高中学习成绩最优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不太爱说话,好静喜欢读书,至从他进入这所高中起,历次考试都是学校第一名,高中毕业再次取得全校第一的成绩。凭着这个成绩,他可以进入厄瓜多尔任何一所名牌大学。可他的父母觉得外国的教育要更好,便决定让他申请留学,并帮助科雷苏精心列举了高中时期的成绩和获奖学金情况,一共申请了6所世界知名大学。一个月后,他得到了其中3所大学的面试通知。可令人遗憾的是,面试后没有一所大学愿意接收他,给他的理由是:我们不需要一个只会读书的学生。
法尔拉也是这个学校的高中毕业生。他学习一般,凭成绩在厄瓜多尔只能读一所普通大学。他的父母都是商人,家境不错,也都有意让他到国外深造,便找人托关系希望能把他送出去。可法尔拉并不太愿意去外国读书,一来自己成绩并不好,二来他在这里有自己的事业。在课余时间,他在社区创办了一个公益组织,专门募集高原药品,然后送到贫困乡村,几年来,他们奔走于各大公司,坚持不懈讲述贫穷地区的生活,打动了许多人,多家公司和自愿者加入到他的组织,并有了自己的网站。三年的时间里,他已为贫困地区募捐了近十万美元的药品。
尽管他不愿意出国,可还是在父母强烈要求下填写了简历。但他早已打定主意:“找两个门坎最高的大学,估计他们看了我的成绩绝对不会录取我。”带着这个想法,他向两所大学投递了申请。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其中一所大学几天后便邀请他去面试。面对主考官,他很坦然地说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当考官问他的爱好时,法尔拉来了精神,他对考官说:“我在简历上写了,我倡导发起了一个公益组织……每当我们把高原药品送去的时候,村民们都会站在离家很远的地方等我们,拿他们最好的食物犒劳我们……每次我到那里都要流泪,我觉得,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可以给他们健康,这件事很有意义。”法尔拉说着说着便哭了。
那位面试的考官也哭了,她直接对法尔拉说:“亲爱的,我正是看了你的简历才决定邀您面试,不管你愿不愿来,我们都愿意接收你……因为,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将来能对社会有用的学生,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你学医,或是学经济……你学成后再去改变那里,我们给你提供奖学金……你做的事真的很有意义!”法尔拉被考官的真情所打动,热情地与她拥抱在一起,这所大学就是美国的哈佛大学。
法尔拉坚持做公益的梦想打动了哈佛大学,也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事,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摘自《滁州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