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琴
《蓝色的树叶》一文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各种理由不愿意借。李丽用自己的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不由得脸红了。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传统课文。教材编写的目的旨在借此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因此,以往的教学设计,大家无一例外地在课文第五自然段上进行深度挖掘,研读讨论:“林园园看到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想什么?”这样借“林园园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来达到文道结合的目的。
这样处理教材无可厚非,但有失偏颇。笔者认为:课文中的李丽错误更多,更应该脸红,理由有三。
其一,良好习惯有待养成。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绿铅笔找不到了,有可能在之前整理学习用品时疏忽了检查;也有可能带了,但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丽做事不够细致,良好的习惯有待养成。低年级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做好课前准备,检查第二天应该带齐的学习用品是睡前必须养成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常常丢三落四,今天忘带这个,明天又忘拿那个。还有,低年级学生不善保管物品的现象也很普遍,教师常常拿学生捡来的铅笔问:“这是谁丢失的?”却无人认领。以上种种,事虽小,但从学生养成教育来看,却是大事,“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尽管偶有失误可以理解,但有必要指出,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其二,耐挫能力不强。课文中的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有明说不愿借,李丽从林园园的话语中感觉到了她的不情愿,就“没有接她的绿铅笔”。林园园尽管不情愿,舍不得,但还是伸出了援手,只是提了条件,这让李丽很受不了。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林园园不愿借,是她的权利,没有错。如果林园园大方些,那就更理想了。李丽看似很有志气,其实也可以说耐挫能力不强。在现实世界中,很多时候你有求于人,是要有心理承受力的,否则就不能达成所愿。
其三,知错而为之,不明智。课文第五自然段写道:“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李丽明知画蓝树叶是错的,可为了赌气不用林园园的绿铅笔,画了蓝树叶。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指出李丽这种“明知有错而为之”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李丽在面对林园园不情愿借的情况下,没有积极地想一想更好的解决方法,她这种赌气的做法是消极的、错误的,我们不应该让小学生去效仿。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阶段,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只有让自己更加完美,而不能苛求别人完美。不从自身查找原因,一味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笔者认为,在对林园园口诛笔伐的时候,却让错误多多的李丽置身事外,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失偏颇的。它与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悖的,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也是不利的。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笔者认为,我们一贯沿袭采用的《蓝色的树叶》的教学设计与之有些背离。
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让学生想一想“怎么办”,激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和不同层次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当笔者再次执教《蓝色的树叶》一文时,没有在“林园园脸红”上深度挖掘,而是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段,让学生们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师:李丽没带绿铅笔,林园园又舍不得借绿铅笔给李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李丽解决这个难题?
生:向其他同学借呗,肯定有同学愿意帮忙的。
生:直接找好朋友借。这点小事好朋友怎么会不帮忙呢?
师:除了借,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李丽可以用自己的红铅笔画红树叶。秋天枫叶红了,也很美丽。
师:你的办法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不用麻烦别人,只是换种思路而已,真是个好办法!
生:还可以不画树叶,画别的美丽的东西。
……
师: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那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不错。可见,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还是有的。所以,我们不能像李丽一样,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就赌气,而应该多动脑筋。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培养学生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笔者对课文《蓝色的树叶》提点个人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删除课文第五自然段“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换成“怎么办”。课题也改成“怎么办”,可以作为“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尝试动脑筋解决身边的问题,对培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和不同层次去分析、解决问题或许更有帮助。
(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 32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