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军
(汉川市人民医院骨外科,湖北 汉川 431600)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椎间盘退变过度,会导致椎体运动不稳,进而形成腰椎间盘突出并最终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1]。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保守治疗方式效果不理想[2]。为了进一步研究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笔者收集了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39.8岁。病程70天~14年,中位病程6.7年。L3/L4段突出者5例,L4/L5段突出者20例,L5/S1段突出者5例,8例患者多个部位突出。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后路椎体植骨融合(PLIF)加后外侧融合(PLF);研究组接受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TLIF)加加后外侧融合(PLF)手术。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ODI评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效果 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椎间植骨均融合,均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对照组发生2例并发症,1例硬脊膜撕裂,1例神经根牵拉。
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与OD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与O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随访6个月评分均优于治疗后(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与ODI评分比较
现代医学发展认为,几乎整个身体的活动都会在腰椎上产生负荷,腰部是整个脊柱的承载区域。形成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变过程,一方面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以及腰部生理结构较为薄弱,一方面是超负荷活动、超负荷腰部荷载(包括长期姿势不良引发的脊柱弯曲,或积累性劳损、外伤等等)导致脊柱平衡失调[3]。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失稳,椎间盘内压提升,进而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神经根受累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腰腿痛、腰腿功能性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单纯性的椎间盘摘除,有可能加剧椎间失稳程度,进而发生医源性腰痛[4]。所以,在本研究中选取腰椎植骨融合术方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腰椎前凸和前柱结构恢复的重要性,由单纯的减压融合固定,积极转化为减压融合固定以及对腰椎前凸和前柱结构恢复的综合考虑[5]。TLIF技术的优点为:能降低对脊膜囊的牵拉,只需要暴露单侧神经根就可以。这种入路方式通过一侧进入,相对于PLIF来说创伤比较小,有利于保护脊柱韧带复合结构,进一步提高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另外,由于其保留了棘突与椎板等骨性组织,为接下来的植骨融合奠定了基础。在理论上分析,TLIF与PLF相互联合,几乎不会对椎管内神经造成干扰,可以有效避免硬脊膜损伤与神经根损伤的发生,进而避免了硬膜囊纤维化的风险。经椎间孔入路的方式,很容易显露神经根,能够非常彻底的减压神经根管。另外,对于神经根压迫所导致的腰腿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非常适合椎间盘极外侧突出者。通过本研究证实,两组患者的椎间植骨融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与O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随访6个月评分均优于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和O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治疗中两种治疗方式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治疗中,若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PLIF+ PLF以及TLIF+ PLF两种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性。
[1] 方国华,曾青东,骆建敏,等. 腰椎不稳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 2) : 82-84.
[2] 海涌,邹德威,马华松,等. 单节段腰椎退变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手术治疗的初步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 8) :607-609.
[3] 蔡明,郦志文,何腾峰,等.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中应用单枚融合器和自体骨移植骨融合的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 6) : 605-608.
[4] 胡有谷,陈伯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行腰椎融合的指征[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 16(4): 247-248.
[5] 方大标,张平,孙洪体,等.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32例[J].人民军医, 2006, 49(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