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玲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项目教学法在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陈夏玲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本文从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 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 教学模式 实施研究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电工、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影像设备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时存在许多问题:(1)在专科阶段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很难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习惯于纸上谈兵,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及方程等。(2)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有些理论知识较抽象,电路原理难懂,由于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电学部分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在现阶段又没有足够的课时让学生三步一回头复习巩固,更没有时间通过检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对教材中各种单元电路,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应用所学的电路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到茫然。(3)现行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及后续课程衔接不明显,专业特色不突出,系统性和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后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时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与后续课程的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科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即以项目带动教学。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相适应的项目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选取适合他们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下面结合我校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项目“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阐述整个过程。
2.1 项目选取。本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选取“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作为教学项目考虑到了三点:第一,从专业理论看,基本覆盖了模拟电子线路中几乎所有的知识点;从专业能力看,这里涉及了各种测量仪表和工具的使用,电路的设计与焊接技术等更广泛的专业能力;第二,收音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比较熟悉,完成安装和调试后,就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第三,收音机所需要的电器元件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或从废旧家电中拆卸,成本不高。
2.2 项目分解。“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项目由两个层次模块组成,第一层次模块是按照收音机工作过程的时序和电路组成而形成的电路功能模块 (也称为子项目),分别是调谐回路模块、混频电路模块、中放电路模块、检波电路模块、功放电路模块和安装与调试模块;将电路功能模块再分解成学习任务模块,它们分别与教材章节的知识点相对应,即学习任务层次模块。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从事简单影像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需要,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知识,例如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模块。
2.3 项目组组成。项目组成员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和老师指派两种方式进行,每组人数在3~5人。但是,无论以哪种形式组成的项目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差异等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的良好学习氛围。在项目分解时,还要考虑让具有某方面能力优势的学生负责该方面任务,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4 制订项目计划。项目组成立后每组学生就是一个小的整体。他们可以相互讨论,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各自承担的任务及工作步骤和程序。在制订项目计划前,先由教师将学习任务模块分解成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成员制定每个成员在项目组中的分工及成员合作的形式。由每个项目组选派一名成员讲解完成项目的思路,其他项目组学生提问、质疑,该组学生解答。学生解答有困难时,指导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在最终得到认可时,完成《项目实施进度表》,以便有计划地实施项目。
2.5 项目方案的实施。项目的实施与各组成员的有效分工与协作密不可分。各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提高个人各种技能的同时实现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分析讨论。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
2.6 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项目完成后,组织成果展示与评价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小组自评主要以演讲报告的形式,每个小组中的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但在做报告的时候不可以报告自己的任务内容,只可以报告小组其他成员的任务内容。报告时要求除了演示成果并对演示成果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一小部分任务,要求他参与到完整的项目活动中。而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演示和演讲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应当在学生做完报告后能及时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1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开课之初,我们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电路部分抽象难懂,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有限,许多学生对《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引入项目教学法,在项目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活动,在开放的、互动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收效明显。
3.2 有效克服教学课时数少的问题。医学高专学生的课程结构使得大部分院校面临教学课时数少的问题,我校《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仅48学时,教学课时数如此之少,要把书中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完比较困难。我们利用项目支撑教学,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电路设计、制作和评价活动过程,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3.3 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念。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会了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过程成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体验过程,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的态度,以及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周晓红,张敏.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60-61.
[2]张小艳,李莲.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项目教学之探究[J].河南科技,2013,1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