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2014-06-12 19:54龙宪章岳宇萌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

龙宪章 岳宇萌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中国作为世界出口贸易第一大国,导致中国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程度日渐加深。反倾销的对象逐渐从发达国家转为发展中国家,并且案件逐渐增多,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另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形式的出现,也要求中国讨论并研究在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时应有的对策。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出口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6203

中国的国际贸易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路上“丝绸之路”,将西汉的丝绸、精美瓷器等物品销往中东、欧洲等地区。不过当时更多的是以交换为主,并不以贸易盈利为目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兴盛,以增加国家财富为目的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各种贸易保护主义也层出不穷。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和对进口商品数量的控制,来达到本国企业不受或少受进口商品竞争的目的。不过,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普遍放缓,继续采用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将导致其贸易伙伴国家的不满,甚至加深贸易摩擦。因此,发达国家开始采用更为隐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寻找除关税壁垒以外的有效保护工具。毋庸置疑,不管是传统贸易保护主义,还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贸易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1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背景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经济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货币危机、石油危机、债务危机以及世界性的经济衰退给发达国家以沉重的打击,各国又重新考虑对国内市场保护的问题。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税壁垒不同,新贸易保护主义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护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和技术转让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更加重视。同时,为了少受或不受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各贸易伙伴之间为维护本国利益进行的较量,势必造成贸易摩擦,继而造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和盛行。

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经济面临巨大灾难,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救市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导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产生。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1.2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

1.2.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在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助推下,部分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相应的,其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等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新兴出口产品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造成干扰,导致国家间摩擦升级,国际竞争加剧,各国开始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指导,利用WTO相关协定以及本国的法规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企业以及国民就业免受外国商品和外国劳务人员的竞争。

1.2.2双边贸易的兴起和区域经济体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协定”在双边层面中形成,其在初期有促进双边贸易增长,消除贸易壁垒的作用,被很多国家广泛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缓解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各国纷纷利用双边协调和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实行自由贸易。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其贸易伙伴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事实上,全球经济就被分割成了多个小经济体。各个经济体之间依然存在着贸易壁垒并同时加剧了贸易摩擦。

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的发展明显加快。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区域经济联盟的发展,实际上对非成员国的进口构成了障碍,对外构筑了新的贸易壁垒,既保护了成员国的市场,提高整体竞争力,又共同应对外部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毫无疑问,这一行为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色彩,也说明新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向双边化、集团化和区域化发展。

1.2.3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高

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即使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上升的经济增速。与此同时,以“金砖四国”和越南、墨西哥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原料。在一些中低端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对发达国家的原有份额造成冲击。

在发展较为成熟的国际体系里,存在着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划分,核心区代表着世界经济增长集中的地区,往往处于世界经济的主导支配地位,而边缘区处于从属地位,并向核心区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等。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其出口产品对以前拥有绝对优势的核心区,即发达国家造成一定影响,而发达国家也不再拥有绝对优势,由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不断增加。此外,核心区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获得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的支持,而采取一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或建立起有益于本国经济的体系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及新特征

2.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1)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国家贸易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速度而做出的反应。特别是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地区或国家,在对华贸易中,总是以产品技术上的严格标准来限制进口。2004年,欧盟出台了一项规定,即中国在欧盟的中医药企业必须在规定时期内完成注册,否则将会被强制退出欧盟市场。而6年过去后,到2011年,大多数在欧中医药企业没有完成注册而被迫退出了广大的欧盟市场。究其原因,除了部分中医药企业对注册积极性不高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欧盟变相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对所有中药药材成分的标准做了严格的要求,但是事实上,很多中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些标准,这一客观因素决定了中医药企业在欧洲市场的黯然退场。

(2)反倾销。

由于部分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远低于进口国的市场价格,使进口国的国内相关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通过反倾销这一合法的方式去实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

就全球的情况来看,反倾销的案件逐年增多。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现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韩国、墨西哥等,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据WTO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2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数分别是78、78、44、51和60。从1995年1月1日至2012年上半年底,印度共发起反倾销诉讼案件数为513,比传统的反倾销诉讼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盟的各自318和293要高出很多。

(3)绿色贸易壁垒。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损失尤为严重,美国对华征收“碳关税”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主要是因为在中美贸易里,中国出口产品中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和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的比重较高。美国征收“碳关税”,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但在现阶段其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4)蓝色壁垒。

蓝色壁垒,即劳工壁垒。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从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社会条款的争论开始,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各国采用相同标准的社会责任认证条款,发达国家积极推进SA800标准,即社会责任标准的直接动机,并不在于维护劳工的权利和消费者的权益,而是为了维护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但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履行SA8000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企业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劳工条件;另一方面,企业对产品生产中应遵循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漠,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力也不够。

(5)金融保护主义。

金融保护主义是指金融行业里的贸易保护,主要出现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日等国家中央银行要求本国的商业银行不能将贷款贷给国外,只能贷给国内企业。这也是商业银行能否得到央行救济的首要因素。因此,许多商业银行只将贷款业务瞄准国内企业以获得央行给予的救济补贴(王旭,2010)。除此之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央行决定抵制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表示质疑,且认为其主权财富基金由政府控制,不利于遵守市场规则运作。

2.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

(1)保护对象的领域扩大。

传统的贸易保护存在于实物产业,或是弱小的新兴工业,主要涉及有形货物和农产品。而新贸易保护的对象,除了一些正在衰落的垄断产业,如钢铁业,还有看不见的第三产业,如上文中提到的金融保护主义,还有劳动力雇佣的领域。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来源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相比外国的短期合同工,它们更愿意招聘本国的劳动者。这就减少了其他国家的劳务输出,相应地减少了资金的外流。此外,新贸易保护主义还鼓励出口,由国内市场的消极防御转为向国外市场的积极进攻,并形成出口信贷、国家信贷担保等一系列的体系化制度。

(2)政府干预增加。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为了尽快度过萧条期,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本国企业的支持。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决定对美国国内的钢材产业进行补贴保护,限制进口使用其他国家的钢材产品。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经济复苏。但是,在不同时期,经济学家们对一个国家是否应该执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各有见解。不过,在对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进行国家和世界福利分析时,得到的结论总是自由贸易使国家和世界的福利水平增加,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时,各国因各自在贸易中的角色不同而福利有所不同,但是世界的福利水平都下降。因此,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过多的政府干预带来的只能是世界福利水平的下降。

(3)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新贸易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始终具有超前性,但是不可否认,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发展本国贸易又减少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旦相关区域经济策略制定,成员国的相互协作使其可利用区域经济来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这可谓一举两得,既可以增强区域内部经济实力和国家间的关系,还可以有效地限制区域外的国家贸易对本区域的影响(张立,2010)。

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3.1出口贸易量下降,增速放缓

金融危机后的低迷状态,让许多国家更加注重国内市场和企业的状态,还有本国公民的生活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国家开始运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降低进口,保护本国企业。因此,对于外贸依存度较大的国家,例如中国,短期内会受到很大影响。各个国家都对进口产品制定了更加高要求的标准,对进口产品的生产过程、包装、环境生态等因素都考虑到其中,实际上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但对中国企业来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达到这些要求的,因此,贸易量下降,增速放缓。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上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萎缩,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同比下降16%,虽然中国政府的救市措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影响仍在蔓延,201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下降到个位数,不超过3.5%,2012年的出口增速继续下滑,出现负增长。

3.2贸易摩擦频发

发达国家应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而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激烈。中国曾连续13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10年1至5月,共有14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制造”发起31其贸易救济调查,总案值达到18亿美元。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案件数量也在上升中,比如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国。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反倾销调查站到了总案件数的41%。中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和最大受害国。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针对知识产权、劳动福利、产品安全等问题上,提高对中国的检测标准和进入门槛。

3.3增加了出口成本并导致出口企业失业率上升

对外贸易量和贸易额的下降,都体现出中国贸易行业的萎缩状况。由于市场上不需要这么多产品,为了维持一定量的出口额,出口企业必须花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去生产产品,出口成本大大提高。相应的,因为国际市场需求变小,企业不再需要这么多员工,所以很多企业选择了裁员。这在中国沿海地区更是普遍。很多民工或者临时工甚至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都被解雇,失业率居高不下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3.4金融保护主义导致吸收外资困难增加

因为金融保护主义的出现,许多国家的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其他国家。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兴经济体迫切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国内建设的各个行业,由于本国不能创造足够多的财富,而有能力的国家又不愿意将贷款外流,这就让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面临了一个困境。中国现今的经济发展绝大部分归功于外商的直接投资,由于金融保护主义,中国的投资环境不再有足够吸引力,外商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海外投资,无疑放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4中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4.1国家角度

(1)积极扩大内需。

金融危机造成各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这使中国一部分企业海外订单减少,并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企业甚至破产倒闭。因此,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宏观调控的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加大公共投资,拉动国内消费,积极扩大内需,消化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以抵御世界经济衰退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尽快走出低谷。

(2)建立贸易预警及对话机制。

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如果信息不畅,就无法适应变化。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有关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组织专门的人力和物力,加强对国外贸易保护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和绿色贸易壁垒等,建立起有关贸易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和面向社会公开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站。根据国际市场的新动向,及时向国内企业发布预警信息,并帮助知道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3)加强金融体系管制和优化。

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从有形产品转至无形产品,那么掌握这一国财富资源的金融体系就应该进行优化升级。我们应该出台相应的金融保护政策,在本国国内需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财富的外流。不过,金融创新虽然会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也有着风险,如果政策不合理或者政府过度干预,那么对国内市场甚至国外市场都有着负面的影响。

4.2行业角度

(1)健全自身管理和协调机制。

首先,完善行业协会的组织机构,健全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和日常职能部门,健全和强化决策机制,充分体现协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其次,行业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电子网络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库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奖惩制度和人才流动。最后,行业协会应该根据国际市场发展动态,及时向相关出口企业发布最新信息,调整其出口规模,规范出口秩序。

(2)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各国对进口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行业协会要加强国内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标准化法规和实施细则,增强企业标准化意识,规范其市场行为。同时,广泛收集和研究国际上相关技术法规、标准和认证制度的信息,加快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接轨,通过技术和学术交流提高行业内产品标准化的整体水平。

4.3企业角度

(1)开拓新兴市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特点非常明显,即出口目的地很集中。而且多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这样其实很有风险,就如同“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要是我们的出口目的地太过集中,那么受到的风险也就增大。因此,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争取将出口目的地的范围扩大,例如非洲、南美、中美。这些国家对于中国的产品需求很大,而且出口地分散的话,风险也就降低了(李武歌,2010)。

(2)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建自主品牌。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企业主要依靠低价多量的贸易方式获得利润,参与国际竞争。这种竞争方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导致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反倾销案件的迅速增长。

首先,企业应该意识到单纯的低价并不是长远之计,要有变“以价取胜”为“以质取胜”的观念,跳出低价竞争的圈子,这也是规避反倾销的关键之处。

其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实施出口品牌战略。这需要企业拿出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同时,研究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偏好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含量。最后,企业也需要学会运用相关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陈传兴.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原因及对策[J].国际商务,2006,(4):4446.

[2]程小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2,(7):3031.

[3]栾信杰.国际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3356.

[4]王旭.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8):3335.

[5]张宁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演变及其理论依据[J].当代财经,2005,(1):101104.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我国出口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